首页 > 农业新闻 > 正文

走进江西农垦:美丽农场不遥远

apple2014-10-16

  保护生态是否意味着牺牲发展?追求绿色农业是否难实现高效?记者走进江西农垦探寻答案

  美丽农场不遥远(乡村观察)

  本报记者 冯 华

  “快看,白鹭!”车行江西乡间,眼尖的人蓦地发现了绿色稻田里一个个白色的蹁跹身影。越接近目的地——恒湖垦殖场,稻田间飞舞的白色身影越多。一路行来,宛如画中。“早几年可不是这样,稻田里很少看到白鹭、白鹤,现在随着生态环境的好转,不仅鸟多了,青蛙、泥鳅、黄鳝都多起来了。”江西省农业厅副厅长、农垦办主任唐安来颇为自豪。

  江西农垦的75个国有农场,大多同恒湖一样,分布在鄱阳湖湖区及周边湿地。谁能想到,过去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的山区、林区、湖区,如今都成了香饽饽;原来不起眼的山、水、林、湖,如今都成了宝贵的生态资源。如何在保护好这一湖清水和沃土良田的同时,实现垦区现代农业的绿色、高效发展,江西农垦不停探索。

  良好的生态环境从哪里来?

  使用生物农药,开发“稻蛙”共生模式,变砍树为看树

  “这是现在用的生物农药,一亩田的用量很少,否则田里也不会有这么多白鹭了。”在恒湖垦殖场的恒伟农机合作社,社长张恒伟拿着一袋农药仔细讲解。“以前生态保护意识不强,为了追求粮食高产,就使劲儿地打农药、用化肥。现在用这种低毒农药,早稻、晚稻各打两遍就行,效果好,一亩地节省20多元。”张恒伟说,如今合作社提供农药服务的面积多达十几万亩。

  为了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恒湖垦殖场还琢磨起不打农药、不用化肥的“稻蛙”养殖模式——稻田里养青蛙。农场职工徐勇的稻田里,一群群黑色的小蝌蚪游得正欢。“普通稻一般需要3道药4道肥,蛙稻共生的话就不能打药了。对环境的改善还是很明显的。”徐勇高兴地说。

  离恒湖垦殖场不远,与鄱阳湖仅隔一道河堤的康山垦殖场内,党委书记胡少辉也很感慨:“垦殖场地处鄱阳湖湿地,每年秋天,天鹅、大雁、白鹤等候鸟会不远万里来到这里栖息。把好生态关是我们这里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

  “摘莲蓬、捉泥鳅、观候鸟,这些都是鄱阳湖赐予我们的,所以更要保护好她,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场长岳辉告诉记者,近几年,康山垦殖场加大了产业调整力度,从常规农业向绿色农业转型。“我们引进了7个农业龙头企业,首先考虑的就是环保方面,前不久还拒绝了一家有环境隐患的牛蛙工厂化养殖场的落户要求。”

  “原来我们是靠山吃山,现在每年的砍伐指标都用不完。”云山企业集团(云山垦殖场)总经理杨友盛告诉记者,云山多树,过去砍1立方米木头,能卖1100元;现在则是变“砍树效益为看树效益”,鼓励职工造公益林,一亩林地补150元。“好处显而易见,山更青了,水更绿了。即使下上几天的大雨,农场旁边的水库也是清清亮亮的,就凭借着这好山好水,云山评上了国家4A级景区呢。”#p#分页标题#e#

  唐安来表示,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农垦人越来越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守护自己的家园。山、水、林、湖是资源,更是宝贝,要细心呵护。过去单纯追求产量,高投入、高消耗的落后发展路径已经走不通了,必须积极推动传统农业向绿色农业、低碳农业、生态农业转型。


(快乐农民网收集的内容,旨在记录与传播,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站长联系。)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