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内 > 正文

村官"坐班"带来了啥 村干部规范化管理见成效

方 敏2014-11-04
    记者第一次见到刘小荷,她穿着西装,讲起话来滔滔不绝,显得干练自信。40岁的她是陕西省西乡县双厂村的党支部书记。五年来,村里以生猪养殖、茶叶生产、蔬菜种植为主导的产业渐成规模,村民人均纯收入由2260元跃升到7280元。

  有了成绩,也坚定了她继续当村支书的信心。“如今县里推行村干部职业化,工资变高、工作专职、干部坐班,村干部有了制度管,不能再自由散漫了。” 刘小荷说。

  说起散漫,一些穷村的村干部相对更突出。因为工资低,村干部必须先要务农或务工来保证生计,村委会的工作自然就放在了后面。而村里的养老统筹、安全生产、计划生育、合作医疗等都需要村干部来做。“只让马儿跑,不让马儿吃草”的状况让村干部陷入尴尬境地。

  早在2011年,西乡县就开始试行村干部职业化管理。之后,西乡县又出台《村干部规范化管理办法》,先把村干部职数减下来,再为村干部定岗、定编、定责,通过“建立专职化队伍、实施工薪化保障、推行公职化管理”,推进村干部职业化。

  定岗优选,村干部专职化

  村干部定岗定责后,首先面临的问题是:优秀人才从哪里来?县里有个村搞移民搬迁,需要做数据汇总,可是有些村干部连电脑都不会用,让人干着急。在村里,大多数人外出打工后,可供选择的人比较少。

  “我们突破区域、年龄、身份等限制,注重从农村能人选任、返乡创业人员中选配,也从机关干部中选派、退居二线干部中选用。”西乡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张振文说。

  西乡县杨河镇高土坝村的袁久峰以前是县建材产业协会会长,在村里也是个致富能手。后来在村里一致推举下成为村支书。有了村民的信任,组织上也对村干部进行了定岗定责,袁久峰一心扑在工作上,把自己积累的资源都用在了村里建设上。他组织村民新修村、组道路10公里,而后争取水利、土地治理、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等项目资金,使全村2560名村民用上了自来水。

  在村里,村委会的文书、计划生育等工作也很繁杂,村里坚持将干部数量精简,然后由专人负责这些事务。2013年8月,24岁的胡清玲大专毕业,原本只是村里幼儿园临时的代管阿姨,如今被村委会聘为村文书和计生专干。“如今我也是专职工作,”胡清玲说,“在这里工作,以后还有机会成为公务员,前途更好。”

  目前,全县820多名致富能人、返乡创业人员、合作社和企业负责人走上村干部岗位,下派村党组织书记12人,有32名优秀大学生村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副书记。

  “现在有了制度,没理由不全身心投入工作”#p#分页标题#e#

  每次谈到村干部工资,刘小荷就替当过村文书的杨传奇惋惜。曾是退伍军人的杨传奇工作踏实,村里本来想要把他当成后备干部来培养。然而有一天,他却找到了刘小荷,无奈地说:“我要出去打工了,孩子考上大学,这点工资没法供他读书……”

  由于工资待遇低,西部一些低收入村每到村委会换届时,都有人员青黄不接的感觉。本来村里集体收入就少,镇领导安排下去的工作很难完成。2011年开始至今,西乡县采取涨报酬、办保险、重奖励等措施,逐步将村干部的工资从每年3500元提升到现在的12000元。县财政按照大村8000元、小村6000元的标准落实办公经费。每年新增财政投入400多万元,实行报酬财政直达,并将村干部纳入农村养老保险,建立离任村干部定额生活补贴制度。

  “以前在村里工作靠感情,干一阵歇一阵也没人说啥,现在工作有了制度,要坐班,没理由不全身心投入工作。”被评为全县第一批优秀村干部,获得2.9万元奖励的城关镇五丰村党总支书记胡胜银干劲十足。推行村干部职业化后,胡胜银的心也定了下来,短短3年带出了一个全省“一村一品”示范村和一个全国百强专业合作社。

  坐班服务,解决“人难找”“事难办”

  10月22日一大早,在沙河镇枣园村村委会,记者见到刚刚交了合作医疗款项的村民李文斌。他说:“现在到村委会,随时都有人,办事比以前方便多了。”村里要求村干部坐班后,白天村务有人管了,一到傍晚,值班干部把路灯、音响打开,活动广场也“火”起来了。在村便民服务中心门口显眼位置,能清楚地看到挂着下派干部和村两委干部驻村坐班的公示牌,上面干部姓名、坐班时间及联系电话写得很明白。

  “现在推进村干部专职化管理,各项配套措施跟上后,就有条件实现为民服务常态化了。”张振文说。西乡县建立村干部坐班服务群众制度,实行每逢周一村干部集体坐班与每天轮流值班相结合,按照“谁受理、谁处置、谁反馈”的原则,实行“定人、定点、定时、定责”首问责任制,做到坐班服务“有记录、有答复、有反馈、有签名”,当场不能解决的就记录在案,集体研究解决或报上级办理。同时,县上要求选派到村的第一书记、一村一警、驻村联户扶贫工作队和村干部联合驻村坐班,每月至少2次,商议村务,解决难题。

  为了将此制度落到实处,避免唱“空城计”,西乡县健全村干部请销假、坐班日志、监督考核、责任追究等配套制度,将村干部坐班情况与报酬、奖惩挂钩,有效解决基层群众反映的“人难找”“事难办”问题,确保群众随时能找到人、办成事。此外,针对农忙农闲时节,灵活坐班方式,采取集镇逢场日集中坐班、农忙一早一晚坐班等,使干部坐班时间更适合农村群众,真正方便群众办事。#p#分页标题#e#

  加强考核,不作为就走人

  “县里千方百计招人才、省吃俭用发工资,就是让村干部踏实工作,若还有人混日子、守摊子不做事,就必须依照规定坚决处理。”谈起村干部职业化后的制度监督,张振文说。

  在村干部任职中,西乡县一直对他们进行着考核。县里的葛石村距县城2公里,下辖8个组2760人。由于葛石村党支部书记年龄偏大,工作拖拉,整个村委会班子散漫如前。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村民多次上访,村里纠纷也多。

  去年年底考核中,该村排名靠后,被列为集中整顿对象。镇党委按照村干部管理规定,果断对支部书记做出免职处理,最后采取党员推荐、群众推荐、党员大会选举“两推一选”的方式,选出了新支书。

  为防止出现“守摊子”“保位子”等不良现象,西乡县推行村干部履职和辞职承诺制度,出现年度测评群众满意率低于70%、连续两年考评为不称职、累计不在岗3个月、违反民主决策制度造成重大损失等10类情形的,采取停职、免职、责令辞职、终止职务、罢免等方式进行问责。


(快乐农民网收集的内容,旨在记录与传播,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站长联系。)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