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武(左三)与农户交流玛咖种植技术
人物简介
杨勇武,男,中共党员,纳西族,1962年9月生,大学本科,现任云南丽江玛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3年,他在有关单位和专家的帮助下,在丽江玉龙雪山采集玛咖样本进行移植驯化工作。通过3年的努力,成功地培育出了适合我国推广种植的优良玛咖品种,先后在我国云南、四川、西藏、青海及新疆近40个海拔3000~5000米的地区进行试种成功,进行了物种鉴定、毒理实验等工作,并获得了美国、日本等国外鉴定认证和国家新资源食品认证。他通过租地、土地入股、优先种植、订单管理等方法创建了中国玛咖的产业发展模式,也是国家“863”丽江玛咖项目承担人之一。目前该产业已帮助高寒山区近20万群众彻底脱贫,填补了我国玛咖产业的空白,为当地农牧民致富和生态平衡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报记者任璐 姚媛
时隔十多年,50多岁的纳西族汉子杨勇武依然会在各式各样的会议场合讲起3粒种子的故事。
“它开启了一个全新的高原植物王国。”杨勇武这样概括。14年前,他怀揣3粒种子回到家乡丽江。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上,3粒种子悄然生长。没有人知道它们会给丽江带来什么。14年过去,3粒种子让高原热闹了起来,2万多亩土地上缔造了一段响当当的玛咖传奇。
连杨勇武自己都没有预料到,这种“吃了不累”的神奇植物会一下子火起来。在这之前,他渡过了漫长的10年等待。建基地搞研发,新产品却迟迟得不到市场认可。最难的时候,只能靠四处打工来“拆东墙补西墙”。但他放不下心中的执念——“只要把玛咖产业做起来,就能让最穷的人脱贫,让最累的人健康,让更多的人就业。”
玛咖产业终于等来了春天。交到杨勇武手上的除了一份抢眼的业绩单,还有回报家乡的志愿。“玛咖不仅仅是补药,也是促进健康的解药,更是能给高原冷凉山区带来财富、解决就业的灵药。”
1
在踉踉跄跄地与玛咖的“相遇”中,他找到了能够撬动高原脱贫的支点
“2001年的一天,他找到我,问丽江老家高原上面有什么植物资源可种?”在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赵兵的记忆中,杨勇武和玛咖的“相遇”是有备而来的。
那个时候,刚刚当兵退役的杨勇武,在北京从事公务航空工作。因为工作关系,他认识了赵兵。彼时,赵兵的实验室里正在研究特种植物资源,其中之一就是生长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上的玛咖。
像萝卜、白菜一样,玛咖是十字花科植物,早在1000多年前,秘鲁人就开始食用玛咖的根部来提高体力。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关于玛咖的医学研究逐步系统化,抗疲劳、提高免疫力、改善睡眠等多种功效得到验证。
需求与研究不谋而合。得知高海拔、低纬度适宜玛咖生长,高原农村长大的杨勇武感觉自己捡到了宝贝:“这个植物开发好了,市场或许比人参还要大。”
杨勇武决定试一试。一开始,困难就来了,种子去哪里找?他翻阅大量资料,发现这种“吃了不累的果”,在东巴文中的象形文字中有相关记载,也有与玛咖样子相似的图片。
“按理说,青藏高原也具备生长玛咖的条件,但国内的史书和药典里都没有记载,会不会是遗漏了呢?”顺着这个想法,杨勇武把玛咖的照片传给了老家丽江的300多位战友,请他们帮忙寻找这种植物。“一听说有长得像的植物,我就立马回丽江去看,并叫农民种下相似的植物。”
整个2002年,杨勇武都把自己的生活和寻找种子“绑”在一起。经过反复比较和筛选,他得到了3粒玛咖种子。为了避免全军覆没,3粒种子被分别种在海拔2400米的丽江古城,3100米的文笔山和3500米的玉龙雪山上。
杨勇武发现,种在丽江古城的那棵玛咖长得最快,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有两厘米高了。文笔山上的那颗玛咖苗像个小点,但比起玉龙雪山的小苗算是快的——雪山上的玛咖苗又长了3个月还没有1厘米高。等它们都长足9个月的时候,杨勇武开始检验他的试验成果。
他最看好丽江古城里的那株玛咖,叶子长得很好,可是根却很小。雪山上的小苗一直生长得不积极,去找的时候已经被大雪覆盖了,挖出来个头也很小。而海拔3100米的那粒种子,挖出来时根有5厘米粗,像大蒜头一样结实,仔细一对比,跟照片上一模一样。
按照赵兵的研究,玛咖种植对气候、温度、土壤、环境等要求极为苛刻。它要求海拔在3000~4500米,气候恶劣而土地肥沃,日夜温差达30摄氏度以上。这些都与玉龙雪山相匹配,杨勇武觉得,“一个崭新的植物王国近在眼前。”
2002年底,杨勇武做出了大胆的决定——辞掉高薪的工作,卖掉北京的房子,回家乡试种玛咖。在踉踉跄跄地与玛咖的“相遇”中,他找到了能够撬动高原脱贫的支点。
(快乐农民网收集的内容,旨在记录与传播,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站长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