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沈阳3月9日电题:透视沈阳万吨胡萝卜滞销
新华社记者张逸飞
从沈阳市北郊的新农路来到沈北新区尹家乡新农村村口,就可以看到路边的大铁门上用粉笔歪歪扭扭地写着两行字“卖胡萝卜、卖大萝卜”,这个村有着沈阳“胡萝卜第一村”美誉。
听说来了记者,聚在村口的几个人立刻围了上来,“胡萝卜都卖不出去了,快帮帮我们吧!”“家家都有几十万斤呢,这些胡萝卜再卖不出去就烂窖里了”。
收菜车不来 万吨胡萝卜难卖
新农村现有村民700多户,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被沈阳市列为二类蔬菜生产基地。说起为什么都种胡萝卜,43岁的村民李红告诉记者:“从我小时候起,大家就种胡萝卜,全村没有干别的的。”这让新农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胡萝卜第一村”,胡萝卜也成为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可今年胡萝卜卖不出去了。村民常艳荣家今年收获15多万公斤的胡萝卜。她告诉记者,10月霜降以后收获。村民们都会把胡萝卜装袋放入地窖中冷藏。“今年冬天本来就不怎么冷,地窖的温度不够低,如果再有一个月卖不出去,胡萝卜估计就都得烂。”
沿着铁管焊接成的简易梯子,记者跟随常艳荣一起到深2米多的地窖中。这个地窖长约50多米,平底拱顶结构,3万多个装满胡萝卜的编织袋堆满整个地窖,人在地窖里只能蹲在胡萝卜袋上,根本直不起腰。
记者看到,地窖的拱顶上凝结着一层厚度约1厘米的霜,这是让常艳茹最为担心的:一旦天暖,霜就会融化使胡萝卜受潮腐烂,留给她的时间不多了。
新农村党支部佟书记介绍,往年秋天,都会有来自山东、山西等地的车开来收购,大概3月份左右胡萝卜就能卖完。可是今年,新农村一辆大车也没有看到,全村1万多公斤的胡萝卜陷入滞销。
只顾低头种地,不知抬头营销
新农村的胡萝卜菜农种植面积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但这并没有引发他们从传统农民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转变,“只顾低头种地,不知抬头营销”的传统生产方式让他们的抗风险能力依然非常脆弱。
村民汪树海通过土地流转获得50多亩地经营权,“现在很多乡亲们都去城里,想包地挺容易。但是包的越多成本越高,萝卜卖不出去赔的就越多。”
像汪树海的情况在新农村比较普遍。全村能生产出上万吨的胡萝卜,却很少人考虑胡萝卜如何销售的问题。
(快乐农民网收集的内容,旨在记录与传播,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站长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