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正文

安徽减产绝收水稻并非“超级稻”

乔金亮2015-04-12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2014年10月,安徽部分地区发生了水稻减产甚至绝收,受灾面积超过万亩,涉事稻种为“两优0293”。有人据此在网上炒作这是超级稻,并对其增产效果质疑。“两优0293”究竟是不是超级稻?超级稻到底能不能增产?就相关热点问题,《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农业部有关负责人。

  按照农业部门约定,所谓超级稻,是指采用理想株型塑造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育成的,比现有水稻品种有大幅度产量提高,并兼顾品质与抗性的水稻新品种。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5年,农业部累计冠名了146个超级稻品种。由于冠名后推广面积不达标等因素,陆续有28个品种被取消了超级稻品种资格。目前仍有118个超级稻品种在确认范围内。

  那么,“两优0293”是不是超级稻呢?该负责人的答案是否定的。据介绍,“两优0293”在2005年进行了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1.0千克,比对照汕优63增产11.08%。这一品种从未列入过农业部冠名的146个超级稻品种之列。

  针对超级稻品种是否显著提升我国水稻产量的疑惑,这位负责人表示,超级稻品种攻关有益于推动我国水稻整体产量的提升。2005年,农业部启动了超级稻攻关项目。经多年实施,选育了一批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适应广的超级稻品种,集成示范了一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也创造了一些高产典型。

  数据显示,2014年,经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品种的推广面积已达到1.36亿亩,约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30%,平均亩产达到590.8公斤,与同等种植条件下的非超级稻品种相比,亩增产68.8公斤,增产幅度达到13.2%。

  业内认为,评判稻种品质的基本原则是“高产、优质、多抗”,即产量高、品质优良、抗多种病虫害。当然,这个基本原则是动态和发展的,并非一成不变。在粮食总产较低、没有完全解决粮食安全的历史阶段,产量指标最重要。随着粮食问题的基本解决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市场对稳产和农产品品质的要求提高,优质、多抗的指标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另外,不同品种的试验产量不尽相同,同一品种在不同地点的试验产量也不同,这取决于气候、土壤等,以及栽培管理技术。

 


(快乐农民网收集的内容,旨在记录与传播,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站长联系。)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