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前不久出台的《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更是将创新驱动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农业科研创新,为“三农”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动力和活力,是其中应有之义。农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和科研成果的宝库,本报从今日起开设“创新驱动兴‘三农’”专栏,聚焦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大学,报道他们在科研和体制机制创新上的特色亮点,关注他们在理顺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破除科研人员创新障碍等方面的探索实践,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白锋哲吴佩
中国农业大学这些年不断迎来丰收季:徐明良教授研究团队首次完整报道玉米抗病QTL克隆和抗病机理;由本校培育成的“农大三号”节粮小型蛋鸡累计推广6.3亿只,促进农民增收6.3亿元;食品学院超高压技术的新进展,标志着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的创新;农业物联网中心集成多项技术,在水产养殖等产业为物联网应用起到示范作用……
110年,一所农业大学能走多远?中国农业大学用骄人成果作出了响亮回答。
从1905年出发,中国农业大学见证了中国农业一个世纪艰难的现代化求索,浓缩了中国农业高等教育百年来跌宕起伏的风雨历程。走进地处京西圆明园西路的中国农大西校区,繁花正盛,很难想象当年的情景。唯有包含欧式风格和中国元素的老校门,静静矗立在校史馆前。门上方双龙拱卫的牌匾正中“农科大学”的繁体字,仿佛仍在述说“兴农报国”的不变追求。
百余年间,中国农大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以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前沿为目标,在培育出大批专业人才的同时,也成为推动我国农业科研创新的重要策源地、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重要辐射源。步入新世纪,中国农大更是高举“顶天立地”大旗,在中国向农业现代化迈进的征程中和加速创新驱动的态势下,不断改革创新,践行着恒远的使命与担当。
顶天是树干,越繁茂越向上越好,在世界科技前沿寻求突破
本世纪初,中国农大提出“顶天立地”的科研创新工作追求。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解释说:“‘顶天’就是在基础性研究上取得世界学术前沿领先的创新成果,‘立地’就是在应用性研究方面取得社会经济效果大的成果。”如果把“顶天立地”比作一棵树,顶天是树干,越繁茂越向上越好;立地则是扎根越深越好。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资源环境等的约束持续加剧。作为以农业科学为特色的全国重点研究型大学,我们在这方面承担着重要使命。”柯炳生多次强调,“要以理性的态度和平和的心态,把注意力更多放到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上。一项重大成果对科学和社会的贡献,是多少项一般性成果所无法比拟的。我们应该出更多高水平的论文、更多价值大的专利、更多社会效益好的科技成果。”
为此,中国农大改革考核制度,取消年度考核的数量要求,注重为老师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不少高校老师还在被各种指标考核困扰时,农大老师却可以轻松地从事科研教学。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李召虎告诉记者:“学校不给老师下硬性的科研指标,不搞短期绩效考核,尽可能排除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影响,让老师们能够潜心研究,做大文章,出大成果。这是符合科研规律的,科研需要沉淀。”
“十年磨一剑”的故事在学校传为佳话。徐明良教授团队历经10年研究,克隆了玉米抗丝黑穗病的数量性状基因,揭示了抗病机理及分子进化机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自然遗传》上。而事实上,徐明良教授团队的科研经历,仅是农大宽松学术氛围的一个小小投影。
打破了人才创新的障碍,科研迸发出无穷的活力。一组专业的数据或许能显示中国农大的学术成就:根据美国ESI(基本科学指标)最新统计,中国农大的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等7个学科进入世界前1%的行列;1998年以来在国际顶尖学术刊物《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论文数量排名第6位;农业学科排名全球大学第4位,一级学科评估金牌数量居全国高校第4位,获得国家科技奖励数量累计居全国高校第6位。
(快乐农民网收集的内容,旨在记录与传播,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站长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