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弟,过来吃果吧!”记者沿着水泥路走进象州县寺村镇喜力村,两旁葡萄晶莹剔透,枇杷枝头硕果累累,正在摘果的村民刘振文扬起一串金黄的枇杷果热情喊道。
喜力村曾是自治区级贫困村,但在3年里,这个小山村“蝶变”为人均纯收入超万元的“生态村”。
这背后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我们有种果传统。不过,以前村道是泥巴路,果只能挑到镇上卖,腰都压弯了。”2002年就开始种果的刘振文说起以前就直摇头,“没技术,种得少,又累又不赚钱。”
2012年,喜力村被定为贫困村。随着各方扶贫力量的进入,喜力村很快发生了变化。“县里看到我们村有传统,决定把水果产业做大做强。”村民小组长廖泽胜说。
象州把葡萄、枇杷等水果种植作为喜力村产业扶贫项目来抓,通过“党支部+合作社”模式,投入资金50多万元实施优质高产葡萄园扩改工程,推广“二造葡萄”、避雨栽培等技术,村里的葡萄园和枇杷园分别扩种到500多亩。
随着果园的扩大,村民收入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刘振文算了一笔账:他家3个劳动力,种了7亩枇杷、两亩葡萄。枇杷果亩产750公斤,批发价14至16元/公斤,共收入7万多元;葡萄亩产2000公斤,按6元/公斤批发,两亩收入2.4万元。
2014年,喜力村种果收入8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成为象州首个人均收入“万元村”。
“喜力村以前穷,穷在基础设施跟不上,穷在生态环境落后。”寺村镇党委书记谭云钟说,“以前进村路是‘泥水路’,现在是水泥路,老板直接上门来收果。”
收入提高了,生态环境也要好。象州整合资金,修通水泥路、新建文化综合楼、搭建文艺舞台,结合生态乡村建设,种植树木花卉400多株、新增绿化面积3000多平方米……一个生态、和谐、美丽的喜力村展现在世人面前。
“村子环境越变越美,民俗活动红红火火,前来游玩、洽谈的人络绎不绝!”村民刘凤球说,“特别是去年秋社活动一炮打响,很多老板找上门,水果销路不用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