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在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近期,有读者来信反映,一些养殖场污水不加处理直接排放,不但污染了水质,还影响了当地村民的生活环境,呼吁针对养殖污染,尽快推广资源化利用潜力大的治理方式,使养殖业成为清洁产业。
别让小溪变黑溪
编辑同志:
最近我在赣北下乡时,听到有村民反映他们的饮用水源岷山水库受到养殖水污染:“现在天还不太热,等到夏天,苍蝇蚊子乱飞,臭气熏人,村里的小溪都变成了黑溪,有时还有死猪漂浮,我们都不敢喝水库里的水。”
该养殖场共有8排猪圈,猪圈内有一条小沟,猪的粪便通过小沟直接排到猪圈外的小溪,而小溪又与水库相连。2011年,当地乡政府在下游水库给百姓安装了自来水,周边村民喝的都是水库里的水,对水库水质感到非常担忧。2013年,当地环保局下发了整改通知书。但是治理猪场污水需要一大笔资金,就算建好了沼气池,产生大量的沼渣、沼液还需要种植业配套,对个体养猪场来说,实在难以承受。
据了解,在赣北农村,畜禽养殖污染环境的情况十分普遍,不少农民对此深恶痛绝,但又无可奈何。他们希望能够针对养殖污染治理,尽快推广更多操作简单,成本低、效果突出、资源化利用潜力大的治理方式,消除下游水质被污染的隐患,扭转下游水库水和自来水水质恶化的现状,把青山绿水还给百姓。
江西省九江县 吴业园
养殖污水也能变成宝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副会长 刘正军
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业迅速发展,养殖废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污染防治压力持续加大。根据《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到2015年底,全国畜禽养殖总量将达到14亿头;其中,规模化养殖总量将达到7亿头。相关研究表明,在我国很多流域,如太湖、滇池、杭州湾等,包含畜禽养殖废水在内的农业污染成为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在国务院最新发布的《水十条》中,把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放在了重要位置。
由于我国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工作起步较晚,污染防治的扶持引导政策不完善,历史欠账较多。同时,部分养殖业主片面追求发展规模,忽视了国家环保要求,对环境污染处理设施的投入少,规划、设计和运营不够专业,使得大量养殖废水只经过简单处理、甚至不经过无害化处理就直接排放。养殖废水中含有大量污染物,如有机物、氨氮、重金属和大量的病原体等,如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不仅会严重污染地表水体,引起受纳水体富营养化,还会对土壤、地下水和农田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畜禽养殖废水在厌氧情况下,还会产生大量恶臭气体,危害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要建设美丽城乡生态环境,就必须抓好畜禽养殖废水治理。
一是要完善立法,严格控制畜禽业从规划建设、生产以及污染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全过程,保证畜禽养殖业发展不危及到当地的生态环境。通过科学规划,实现养殖业的规模化和规范化建设;同时又要充分考虑水源、土地、大气环境的承受能力,避免养殖业在区域内过度集中。
二是要改变治理思路,从“先污染、后治理”的末端处理模式转变为“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循环经济模式。养殖场应采用干清粪生产工艺,并采用“雨污分离”、“干湿分离”等方式,从源头上减少畜禽养殖废水的产生量。要科学合理地选择养殖废水处理工艺,保证养殖废水的无害化处理。规模较大的养殖场应采用厌氧处理+好氧处理+综合利用的处理工艺。同时,可推广“畜禽-沼气-农林”等生态农业模式,实现畜禽养殖废水的综合化利用。厌氧处理产生的沼气应供给当地居民使用,或进行沼气发电。应当认识到,养殖废水不仅仅是需处理的污染物,更是一种可再生利用的资源。当地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完善政策引导,积极引导养殖大户推广新工艺、新装置,如降低运行费用,提高产气量。新型沼气发电机能热电联产,实现养殖场的能源自给,有效节能减排。多余的电,还可以送上电网,发挥其经济效益。
三是大力推广第三方治理新模式,养殖场或养殖区域以打包方式引入专业第三方进行养殖废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建设和运营。新型废水处理设施工艺较复杂,受限于养殖场运营人员的专业能力,建设好的装置往往不能高效运行,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通过第三方治理模式,有偿转移治理主体和责任主体至专业第三方,保证养殖废水治理的专业性和处理设施的长效运行。
(快乐农民网收集的内容,旨在记录与传播,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站长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