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内 > 正文

互联网+引发小农经济大变局的农商蝶变

张凌宇 刘明世 沈建华2015-08-13

江苏省宿迁市力推“一村一品一店”电子商务纪闻
进入新世纪,有人预言:进入农商时代,就是中国农业加速现代化的时日。

  农商时代的特征是,农民成为农业生产和商业经营的主导者和主要获益者。

  江苏农业大市宿迁,让农民农业与农村电商广结机缘,形成“一村一品一店”的“宿迁模式”,掀起了一场“鼠标指挥锄头”、农民成为农商的农业革命,引发了一场小农经济大变局的农商蝶变。

  互联网+农民:新农人自主创新创业的农商蝶变

  早几年,走进宿迁市村镇,墙上还有刷着“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的标语。现在内容却变了:“生活想要好,赶紧上淘宝”、“致富靠劳动,发家靠京东”、“老乡见老乡,购物去当当”……醒目的电商广告,昭示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盛夏时节,走进宿豫区曹集乡农民网络创业一条街,只见一家家网店的店主正在打包装货,线上线下一派繁忙。地方手工艺品、土特产品分门别类,形成了一套差异化经营模式,几乎每家网店都经营着与别家不同的一种或几种商品。

  乡里同志介绍,这条街有店铺200多间,可容纳100家电商企业拎包入驻。已入驻京东、淘宝、天猫、苏宁易购、阿里巴巴等平台电商30多家,年网销过亿元。全乡直接或间接从事网络创业的农民达1.2万人,人均月增收500多元。

  农民“触网”创业后,自身也在发生着紧跟时代的变化。“我们不做B2C,只做B2B。”丁嘴镇登山村年届五旬的李明,用词娴熟地跟记者说。院落墙上挂两个牌子,一个是农产品公司,一个写着“农电商‘丁嘴金菜’推广点”。

  一年前,他还不知道啥叫“电商”。现在,他已经是一个知名网店的老板。依托当地传统黄花菜种植优势,他今年4月开了个网店,把鲜菜加工成10多种小包装即食食品,一炮打红,一个月下来,网上销售就占到了总销售的20%。

  李明的“触网”创业经历,只是宿迁市2万多个农产品网店新农商中的一例。走进宿迁农村,几乎每个镇的沿街商铺里,都立着一个个“易拉宝”标牌。不是“要想致富挣大钱,快做京东推广员”,就是“首批农村淘宝示范点”字样。

  走进店里,老板几乎都埋头在电脑前。屏幕上不时跳出一个对话框,键盘敲几下,就收获一笔笔订单。“今天一上午,实体店做了220块钱的生意,网店卖了3000多元。”泗洪县天岗湖乡一家荷藕产品专卖店新农人潘裴说。

  外出闯荡的年轻人看到希望,回到家乡,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业创新大潮,给广袤乡村带来勃勃生机。去年宿迁农村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突破20亿元,与“互联网+农业”相关的网络创业及从业人员已经超过了28万人。

  宿迁市委书记魏国强说,“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消解了以往各个领域不必要的“墙”与封闭之门,让市场中的每个主体,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能参与到平等的竞争与服务中来。于是,宿迁更多的新农商、新农人便应运而生了。近两年,宿迁市先后出台多个政策文件,为网络创业和农村电商发展创造更好更优的环境和条件。

  市农委负责同志介绍,宿迁市一村一品搞了好多年,但加上“一店(网店)”后,产销形势大不一样。目前,全市“触网”的农产品种类有141个,仅今年上半年就实现销售额13.5亿元。宿迁农民在“触网”中诞生出更多新农商。

  “‘一村一品一店’就是以村为单位,从自身优势、资源禀赋出发,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指导帮助更多老百姓开展网络创业,让他们不出村就能‘买全国、卖全国’。”魏国强说,农村电商正成为强农、惠农、利农、便农、育农的新平台。

  互联网+农业:新农业加速转型升级的潇洒嬗变

  宿迁是农业大市,近年来,鼓励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开设网店,促进特色产品生产和农村电商融合,形成“一村一品一店”的发展格局的结果是,以“一店”致富“一片”的新业态,为农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虞姬故里”沭阳,是全国有名的花木基地,全县花木总面积60多万亩,花木品种3000余种。可近一年来,沭阳花木变得越来越“小”了。夏日快近正午,颜集镇堰下村一处花卉园里,工人们正在用保鲜膜把一株株地柏包裹严实。

  “这种地柏小盆栽是网上最畅销品种,一棵能卖到100多元。”花卉园老板李闯说,以前主要做红枫、花槐这些大苗木,但生意越来越难做。去年开始,他就“转型”开了个网店,做起小盆栽。利润有多高?李闯估摸说:“几十倍吧!”

  同村的青年荣剑则另辟蹊径,他的大棚里种满多肉植物。“一棵大概20块钱,一亩大棚能净赚100万元。”荣剑的淘宝店已有四钻,仓库一角堆满了快递盒,上面的买家地址从新疆到海南,分布全国。村里快递业,也成了农民一大增收点。

  “我们刚在京东商城上开出自营店,今年网络销售比例将从三成增至四成。除了800亩藕,合作社2000亩有机大米也会上京东卖。”朱瓦村荷林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曾雇了12名销售员全国跑业务,每年仅此一项支出就有40多万元。

  现在网销莲藕,不再需要业务员,省下这笔费用。今年,越来越多的网上买家上门拉货,合作社两辆送货卡车因此“下岗歇业”。

  农产品触网,催生大批深加工企业;产品需要售后服务和网络营销,又延伸出一批服务业项目。大学生村官蔡同伍,去年开办了宿迁市三木包装有限公司,当年就实现网络销售1000万元,激发了“接二连三”产业升级的多米诺效应。

  在“互联网+”推动下的农业转型升级中,宿迁市有一个新鲜而独特的提法:“优一接二连三”。“优一”,就是农业一产的优质。宿迁农村电商有着健全的优质农产品产业体系做后盾,创建了一系列生态农业品牌,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村”重点打造“一品”,扩大规模,培育品牌,塑造特色,有了这样的实体经济支撑,“一店”才能发挥虚拟经济的独特优势;而反过来,网上营销又在倒逼农业告别小农生产,提档升级,发展生态、高效、规模的现代农业。

  金针菜是宿豫区丁嘴镇的传统种植项目,但由于“难种、难销、难储藏”一度被冷落。自从网上干菜销售价格由历年最低的每斤30多元跃升到80多元,规模化种植面积一下子超过3000亩,亩均效益8000多元,农民年均增收近万元。

  在丁庄大菜合作社基地,一条“优一产接二产连三产”的价值链上,烘干设备正在对金针菜进行脱水处理,记者顺着生产线看下去,包装、收储、网销、快递一应俱全。“这个产业价值链,每个环节都少不了‘互联网+’。”村干部说。

  目前,全市已创建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79件、中国驰名商标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个、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农产品2个;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三品”765个,认定“三品”产地面积比重达92.8%,居全省首位。

  宿迁市正在用心打造的“宿迁农三品”网站,试运营一个多月以来,入驻企业136家,上线农产品249种,“缤纷泗洪”“豫见精彩”等县级平台也办得有声有色。一个市、县、乡三级联动的电商平台网络悄然成型。

  “宿迁市‘一村一品一店’,重点在‘一品’,关键在‘一店’,目标在‘一片’,它点燃了大众创业热情,转变了干部思维方式,探索出一条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繁荣兴旺新路径。”省委农工办主任诸纪录评价说。

  互联网+农村:新农村优化要素配置的质能聚变

  “电商不但改变了农村,更重塑农村的价值。”魏国强认为,“一村一品一店”把过去的廉价农产品变成商品、名品和特品,将农业简单生产提升到多产业一体化新阶段,不仅释放出巨大创业能量,更聚变着多种发展要素的质能。

  今年春节,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回到出生地——宿豫区来龙镇光明村,给60岁以上老人每人发一万元红包。在家乡,刘强东跟百余名大学生村官们开了个座谈会,鼓励家乡人:“村村都埋藏着巨大的宝藏,人人都是潜在的百万富翁。”

  今年初,宿迁市与京东集团达成合作意向,共同建设京东商城·宿迁馆,推动本地“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网上销售。目前,京东商城·宿迁馆已确定57家企业正式入驻。

  自今年7月初正式开馆以来,上线特色产品2200多种。记者看到,曹集大黄桃变成了“董小妹休闲罐头”,王彬蜂蜜变成了精美的透明礼盒装,稻米油穿上了进口橄榄油的“铝皮盒”,连全国闻名的洋河酒,都换上了特制的尊享包装。

  “开馆短短几个月时间,线上销售额已经超过3000万元,预计2015年线上交易额可达1亿元。”京东·宿迁馆管理员李晓蒙形容,加入了“外貌协会”,宿迁土特产现在是“麻雀变凤凰”了。

  “互联网时代与传统时代最大的区别就是你进入的是一片竹林,而不是几个金字塔高峰。”走进宿迁市电子商务产业园区,二楼孵化中心的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这样一行大字。“互联网面前,人人平等。”京东商城·宿迁馆负责人说。

  他分析,“一村一品一店”的模式,一是对初创资金要求较低,创业者不需要支付门店租金;二是打破了传统商业的“二八法则”,不再有垄断商家的倾轧;三是销售区域无限大,“买全国”“卖全国”。

  泗洪县穆墩岛村,四面环湖,村民出行购物都不便。去年6月4日,村里与阿里巴巴合作开设“淘宝服务站”,短短一个多月,实现销售额56万余元。近日,穆墩岛荣获GMV(年度成交总额)全国第一,被淘宝评为全国第一“土豪村”。

  业界专家就此评论说,农村搞电商创业更具优势。随着交通基础建设的完善,快递公司已经走进田间地头。最重要的是,农民拥有土地,这是核心资源,农副产品上网后将更具价格优势。“可以说,每一亩土地都是一个创客空间。”

  宿豫区依托京东集团建成京东农村电商项目合作点163个,实现京东农村电商合作点村(居)全覆盖。泗洪县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年内新建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100个以上;苏宁在泗阳上线了全国首家县级电商特色馆泗阳馆。

  以京东、淘宝、苏宁等第三方电商平台为主导,宿迁构筑了农村电商平台的“塔尖”。京东在宿迁建立了信息科技园、淮海经济区物流仓配中心,最大可支撑京东商城日单1000万的巨大体量。

  “一村一品一店”的广覆盖,推动全市建成农产品网店2.8万个,“触网”农产品4600种,全国“淘宝村”4个、省级“电商村”6个。今年上半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实现178亿元、增长64.8%,其中农产品网络销售额增长50.6%。

  今年7月,江苏向全省推广宿迁经验。省委常委、副省长徐鸣认为,宿迁市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店”的做法,顺应了新常态促进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把握了现代流通业的新特点,切合了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的新变化,找到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新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各地认真学习借鉴。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