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蒋文龙朱海洋
最近记者在浙江绍兴市采访发现,这个民营经济十分活跃的地区,近年来通过生产要素的集聚、产业结构的调整、经营主体的培育、产业链条的延伸等一系列探索与实践,找到了破解小农经济与大市场之间深层次矛盾的途径,农业市场化程度明显高于其他许多地区。
生产要素集聚,解决“种在哪里”的问题
绍兴为鱼米之乡,农业资源却十分紧缺:人均耕地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且多为丘陵山地,后备土地资源极为有限;境内虽河多湖多,但水资源仍然缺乏。资源的禁锢,倒逼着绍兴农业往集约化、高效化、生态化发展。
另一方面,绍兴工业化起步较早,下辖的六个县市区,个个经济实力雄厚,皆入选全国百强县市。相对而言,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下,因此,绍兴农民纷纷“弃农从工”。如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缩小城乡差距,成了横亘在绍兴“三农”面前的严峻命题。
绍兴的耕地不仅少,还很分散,这种经营体制下,小农户在对接市场时,自然交易成本高且风险大,因而更倾向于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导致一直以来,农业的分工发展和市场化进程十分缓慢。
土地分散经营这个根本性问题不解决,农业的市场化与现代化就无从谈起。
1994年底,绍兴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开展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一年后,越城区东湖镇独树村的园区试点拔地而起,这是浙江首个现代农业园区。
在要素的集聚过程中,首先就是土地的流转问题。起初农民进厂务工,也有将家中闲置土地,或委托、或转租交由他人耕种,但由于流转双方信息不对称,一来交易成本居高不下,二来土地仍难以集中连片,且因疏于规范管理,期间纠纷不断。
针对这一情况,绍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分县、乡、村三级建立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农户想流出土地,只需找到就近的服务站,在这里可享受一揽子服务,解决后顾之忧。这些中介机构则会统一将土地发包给经营主体。
土地的连片流转,为园区的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绍兴将资金、人才、科技、设施等要素集聚于此。
2010年,浙江做出重要决定,将“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现代农业的主平台,方式就是引入工业园区的建设模式,集聚各个生产要素。这与绍兴市多年来的实践与探索不谋而合。浙江首次“两区”现场会就选择在绍兴的诸暨召开,向全省输出了“绍兴经验”。
近年来,绍兴市还将菜篮子工程、茶叶强市建设、森林休闲旅游等,与农业园区建设有机结合,将80%以上的项目资金、70%的新增流转土地注入园区平台,农业园区成了全市发展现代农业的总抓手。可作为佐证的是,绍兴六成以上的农业产值,出自全市503个农业园区。
产业结构调整,解决“种什么”的问题
农业园区的打造,使得资本、人才、技术、管理等产业要素,在地域和空间上得以高度集合,解决了“种在哪里”的问题。但要发挥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产业集群的打造还有重要一环:即产业的集聚。
(快乐农民网收集的内容,旨在记录与传播,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站长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