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内 > 正文

强化科技创新,为农业转方式插上腾飞的翅膀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陈诗波2015-08-14

  农业转方式,科技是关键。2014年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定不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尽快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2015年8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这是国家层面首个系统部署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工作的重要文件,是对中央经济工作会、中央农村工作会,以及中央一号文件的具体落实,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明晰的路径。《意见》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系统部署了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而“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科技装备水平和劳动者素质”,既是“重点任务”,又是“关键手段”。其中,“提升科技装备水平和劳动者素质”则是加快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两大重要抓手。《意见》中提到的农业“自主创新、种业体制改革、生产机械化、农业信息化、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五大方面,正是当前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领域,解决了这些问题,我国农业发展调结构、转方式的目标将会实现质的飞越。

  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强大动力。尽管到2014年我国粮食实现了“十一连增”,但是我国农业发展主要靠的是资源的大量消耗和农药化肥的高强度使用,农产品科技含量普遍偏低;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人们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再加上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对农产品数量的刚性需求,可以预期,我国农业依靠传统方式来实现增产、增效必将难以持续。而与此同时,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长期以来存在着一系列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例如:政府对农业的科研投入严重偏低,保障不了农业科研人员研究和机构运转费用支出;农业科研管理机制不完善,农业科研项目多头管理,课题重复、资源浪费;科研项目管理的微观单元——课题组多为“小团队”、“小作坊”,科技研发缺乏“协同创新”平台,科研工作往往单打独斗,难以发挥不同学科的协作效应,不利于产生重大科研成果等。这些问题都对农业科技创新提出了更新、更高、更迫切的要求。

  新时期要想实现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重大突破,必须按照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深入推进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创新效率。一方面要探索建立农业科技管理的宏观协调与会商制度,加强农业科技管理的统筹协调力度,避免“九龙治水”现象重复发生。另一方面,要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建设,加强中央层面科技管理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和各部门内部不同主体之间的沟通协调,发挥政府、大学、科研院所及企业等不同主体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协同创新作用,重点搭建分工协作的“一盘棋”农业科研工作新格局,避免科研工作“单打独斗”的现象反复出现。除此之外,还要强化农业科研投入力度,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如建设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依托云计算和大数据进行系统设计和架构,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打造整体综合服务平台。在农业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则要重点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以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建设为核心,搭建全国性互联互通的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平台,促进科技要素带动资金、人才、信息、管理等其它生产要素向农村聚集。

  深化种业体制改革。种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命线”。种子是不可替代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科技进步的最重要载体。种子技术的创新,带动着耕作栽培、植物保护、农业工程、农业环保、农产品加工等各领域的发展。品种选育一旦取得重大突破,就会带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大幅提高。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把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必须高度重视种业发展。近年来,种业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也培育和推广了一大批优良品种,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作用十分明显。但必须看到,我国种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时期,优良品种选育和推广整体水平还不高,种子企业的科研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比较弱,对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较弱。因此,《意见》中特别指出,要全面深化种业体制改革,加快健全种业科技创新体系,不断筑牢种业安全根基。

  农业的出路在于科技,种业的发展核心动力也在科技。建设种业强国,必须深化种业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创新体系。要通过推动确权交易,让种业科研资源及成果“流”起来;通过强化合作交流,让科研人员“动”起来;通过种业科研成果权益分配机制,让科研人员依法“富”起来,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通过完善市场导向机制和商业化育种机制,切实让育种效率“高”起来;通过加大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投入,加强种业相关学科建设,支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重点开展育种理论、共性技术、种质资源挖掘、育种材料创新等基础性研究和常规作物育种等公益性研究,着力提升种业基础性公益性服务能力和水平,夯实种业创新基础。

  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农业机械化作为一种现代化生产手段,是现代化农业的主要标志,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因素。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表明,我国农业发展每上一个新台阶,发展方式每实现一次重大变革,现代农业建设每向前推进一步,农业机械化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随着土地流转适度集中、种养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集约化、经营产业化的不断发展,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越深入,对农业机械化的依赖程度就越高。目前,虽然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突破60%,其中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均超过75%,小麦生产基本实现全过程机械化,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还相对较低,仍存在地区之间农机化水平差距大、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农机门类品种明显缺失、农机科研开发配套系统建设落后等诸多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农机装备的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滞后、农机投入补贴不足、农机公共服务体制不健全、缺乏对农机市场需求的正确预测及有效引导等。

  农机研发具有显著的复杂性、区域性、季节性和长周期性,需要政府对基础理论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进行长期投入,并做好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做到统筹规划,既要重视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又要加强粮棉油糖等大宗经济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建设,以点带面,实现主要粮食作物、园艺作物和经济作物全覆盖、产前产中产后全环节、平原地区丘陵地区机械化都兼顾的协调推进格局。同时,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适当扩大补助试点,明确补助项目区和补助面积,因地制宜制定补助标准。

  加快发展农业信息化。在知识经济时期,信息这一新的生产力要素在农村经济领域的作用日益凸显,新技术信息、病虫害信息、市场需求信息等已经成为农户适应市场、把握市场的重要因素,农户对信息的需求也将与日俱增。目前,虽然全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市、县、乡(镇)三级信息服务体系,但农业信息化建设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实际需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仍然存在信息传递速度慢、服务手段落后、流通渠道不畅等诸多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服务体系不健全、信息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开发、信息内容与现实需求脱节、针对性不强,农民难以承担较高的运行与维护成本等。

  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重点是依托互联网企业建设一批农业农村综合信息资源和服务平台,更好地将互联网技术广泛运用到农业生产与流通中,不断打通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关联环节,催生多种新兴业态。同时,通过强化信息采集、精准作业、管理信息、农村远程数字化和可视化、灾害预警等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完善农业生产和市场监管信息服务体系,建立重点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储运销、售等各环节可追溯系统,提高农业规模化、精准化和设施化水平,解决农业生产与市场信息不对称、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对此,必须要加快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大力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立统一的软硬件平台,整合农业、农村市场的信息资源,建设农产品市场信息大型数据库,加快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同时,要研究制定农业信息化相关扶持政策,积极推动信息化制度建设,完善农业信息发布制度;并逐步建立一支专业技术和分析应用相结合、精干高效的农业信息化队伍,强化农业综合信息服务能力,推进农业大数据应用。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关键时期,大量先进农业科学技术、高效农业设施装备、适度规模经营理念等被逐渐引入到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而这迫切需要高素质的职业化农民与之紧密融合。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萎缩、结构失衡、素质低下、后继乏人等问题凸显,大批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进城就业,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占到70%以上,占农民工总量六成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不愿意回乡务农,农民老龄化、兼业化现象日趋严重,“谁来种地”的问题成为掣肘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瓶颈。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转变,迫切需要培育一批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较高劳动技能,还懂得市场经营管理的、并且热爱农业和愿意以农业为职业的新一代高素质农民。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重点要建立教育培训、规范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要根据不同类型新型职业农民的从业特点及能力素质,科学制定适合的教育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不能代之以一般的普及性培训或简单的“一事一训”。另外,教育培训需与时俱进,不能一劳永逸,要建立经常性培训制度,以使得新型职业农民能够适应农业产业政策调整、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产品市场的变化,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此同时,要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吸引农业院校特别是中高等农业职业院校毕业生回乡务农创业;要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面向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残疾人、失业人员等群体广泛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要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在人口集中和产业发展需要的贫困地区建好一批中等职业学校,通过奖补政策支持东部地区职业院校扩大面向中西部地区的招生规模等。当然,培训新型职业农民,不是完全的政府行为,需要统筹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应加快构建和完善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等农民教育培训专门机构为主体,中高等农业职业院校、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农业科研院所、农业大学、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等广泛参与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经常性、制度化的教育培训需求。

  与以上农业创新五大重点领域相配套,还必须要构建起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四大技术体系:

  一是构建高产高效型生产技术体系。在国家战略层面上要加大对全国农业科研力量的配置和主攻方向的调整,要按照不同农产品的特点和用途,研究制定合理的高产高效目标。其中,重点是培育高产、优质、抗逆及名特优新产品,大力加强储藏、保鲜、包装、储运和深度加工增值等产后研究,并改进种养殖业的生产和管理技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同时,要以粮食和主要农作物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为单元,以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油菜等主要大作物为重点,将关键技术瓶颈攻关与成熟技术推广有机结合,对制约生产水平提升的瓶颈因素进行重点突破,对集成技术模式进行完善提升,加速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并做好指导培训,抓好技术落实。

  二是构建生态安全与循环节约型生产技术体系。要按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农业功能多样化的发展要求,加强农业系统水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农业耕种节能关键技术、农业物质循环利用技术、农业资源多级转化技术、废弃物的资源化技术、可再生资源的直接还田技术、农业有害生物的生态控制技术、温室气体及污染物减控技术等的集成创新,提高我国循环农业的发展水平。对此,政府也应出台相应的消费、投资、引导政策,鼓励涉农企业和科研院校加大生态安全和循环节约型技术创新研发力度,扶持“农”字号龙头企业构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树立自己的品牌。同时,要强化政府监管,制定和执行有关农产品质量和安全以及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建立安全型农业评价体系,加强农业环境保护执法与宣传,积极开展循环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环境保护意识。

  三是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农产品流通技术体系。建立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关键是要搭建起电商体系、信用体系、人员配备体系、物流保障体系、信息体系、基础设施体系等“六大支撑”体系。其中,电商体系主要是建立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的网上交易实现体系,以实现农贸产品的网上交易和在线支付,实现特色旅游、特色农家乐网上推广、交易、支付,实现特色经济、招商引资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等。农村电子商务信用系统要坚持低成本,低门槛,时效性和识别简单。人员配备体系包括信息员、网站技术人员、销售员、农业推广人员等所有与农村电子商务活动相关的人员配备。物流保障体系重点是培育低成本的物流配送队伍,形成覆盖面广、流通力强、质量高、时间短的全方位均衡的农村物流途径。信息体系主要要保证信息采集、加工、存储、传输的安全、可靠、及时、有效。基础设施体系主要是配备农村电子商务体系运行基础硬件设施,搭建整个体系的硬件基础平台。

  四是构建以机械化为特征的现代装备技术体系。国家应构建起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研发支持政策,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可探索设立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重大专项,扶持农机企业逐步承担起重大农机产品创新的重任,引导科研院所为农机企业提供源头创新,推动产学研共建工程实验室和开展合作研发,逐渐摆脱高端产品和核心部件受制于人的局面。重点是围绕主要农作物,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配套的机械化技术和装备,大力发展能够组装、调节、适应多种作物生产要求的轻简化农业机械;并针对不同的特色优势作物,按照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的要求,研发一批先进、适用、高效的农业机械,实现从种植到收获的全程机械化作业。同时,要积极发展生态保护性农业生产机械化技术装备、畜禽清洁规模生产新工艺及配套装备、资源转化利用技术、农产品品质安全保障技术装备、农产品品质快速检测分析技术与仪器设备,大宗农产品加工、保鲜、冷藏、冷链运输技术与装备等;并将先进的农业机械、农艺技术组装配套,形成高效、灵活的综合技术模式,加强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区建设,促进工程、生物、信息、环境等技术集成应用。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