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全球农业数据调查分析系统建设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28 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1 号)、《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 号)、《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国发〔2015〕50 号)的战略部署,遵照汪洋副总理的批示要求,农业部立足开放市场条件下全球配置农业资源的战略需求,统筹国际国内两种数据资源,突出重点国家、重点产品和重点环节,加快形成数据共享、渠道共建的农业数据监测体系,加快完善以供需平衡为核心的农业数据分析体系,加快构建权威、集中、有序的农业数据发布制度,加快培育农业数据信息服务市场,以共享促共建,加快推进全球农业数据调查分析系统建设,努力提升我国农业发展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市场话语权和定价权。
扎实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落地生根
我国农业已步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各种制约因素相互交织,深层次矛盾亟待解决。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大数据成为准确研判农业农村经济形势、破解发展难题的有效途径。加快发展农业大数据,特别是推进大数据与农业产业全面融合,深化大数据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创新应用,将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注入新的元素、提供新的动力。
去年底,农业部出台了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的实施意见,作为一个指导性、纲领性文件,对未来5-10年农业大数据发展和应用作了总体部署。近日正式发布的《“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又对农业大数据工作作出了明确规划。
发展农业大数据的总体思路
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推进农业现代化、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中心任务,以智慧农业为目标,以发挥大数据预测的核心功能为根本,以实践应用和实际成效作为检验标准,建立健全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发布、服务体系,大幅提升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和服务便捷化的能力和水平。
发展农业大数据的路径选择
市场主体是方向。大数据的理念是分布式、去中心化。发展大数据,一定要运用互联网思维,树立众筹共享理念,通过政府引导,最大程度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一定意义上讲,在大数据产业上,企业比政府嗅觉更敏锐,思想更解放,行动更迅速,对产业发展脉搏把握得更准。
数据采集是基础。大数据不在大,关键是准,即能够准确预测未来,本质是要在线、实时和全貌。尽快形成农业农村海量数据,发挥大数据分析、预测等功能,是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和应用的关键,也是难点。要推进数据共享,促进农业农村数据资源有序流动。要拓宽数据采集渠道,在继续巩固和提升传统监测统计渠道的基础上,一是要开辟物联网数据采集渠道,利用遥感、传感器、智能终端等形成实时海量数据,推进农业在线化、数据化;二是要开辟互联网数据采集渠道,通过网络爬虫等互联网数据抓取和挖掘技术,采集海量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
应用是关键。发展农业农村大数据,关键在解决农业生产经营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要加快形成综合农业各行业、各区域、各品种的多维数据,通过区域结构、行业结构、各品种收益比价等数据,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准发力提供支撑。要通过大数据促进产需精准对接,通过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倒逼标准化、规模化和品牌化生产。
科技攻关是难点。大数据与传统统计数据相比,具有数据量大、来源多元、结构复杂等特点,传统技术难以应对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要求,必须加强共性关键技术的攻关,推动农业农村大数据获取技术、海量数据存储、数据清洗、挖掘、分析、数据可视化、信息安全等领域关键技术的研发,形成安全可靠的大数据技术体系。
发展农业大数据的主要措施
一是夯实基础。要切实做好顶层设计,推动数据共享开放,摸清数据资源底数,健全数据指标和标准体系。积极争取国家大数据工程项目支持,在农业农村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应用上推出一批重大工程。加快建立全球农业数据调查分析系统,形成布局合理、资源共享、上下合力、全国一盘棋的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
二是推动应用。鼓励农业各行业从品种上突破,比如葱、姜、蒜、辣椒、土豆等,逐个品种建立起从生产到消费,包括科研、加工、餐饮等各方面的全产业链大数据,从单品种、小数据逐步形成全品种、大数据。探索联合地方从区域突破,选择有积极性的省份,联合产学研各方力量,结合本地优势特色产业开展大数据建设试点,探索大数据发展的有效模式。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28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1号)、《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国发〔2015〕50号)的战略部署,遵照汪洋副总理的批示要求,农业部立足开放市场条件下全球配置农业资源的战略需求,统筹国际国内两种数据资源,突出重点国家、重点产品和重点环节,加快形成数据共享、渠道共建的农业数据监测体系,加快完善以供需平衡为核心的农业数据分析体系,加快构建权威、集中、有序的农业数据发布制度,加快培育农业数据信息服务市场,以共享促共建,加快推进全球农业数据调查分析系统建设,努力提升我国农业发展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市场话语权和定价权。
大事记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上提出“谁来种地”这一问题。
★2013年,为加快推进农业物联网应用发展,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支撑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部决定启动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首批选择天津、上海、安徽开展试点试验工作,探索农业物联网发展路径和应用模式,培育一批可看、可用、可推广的示范典型,为全国范围推广应用积累经验,并印发《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工作方案》。
★2014年,按照2014年中央1号文件的部署要求,农业部组织北京、辽宁等10个试点省(市)、22个试点县(市、区)开展了信息进村入户试点。为贯彻落实2015年中央1号文件、全国春季农业生产暨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会议部署,按照全国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推进会的要求,加快推进步伐,切实把信息进村入户建设成为“互联网+”行动计划在农村落地的示范工程,结合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进展,农业部研究提出了《2015年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安排》。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2015年5月6-7日,为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农业部在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召开全国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推进会。
★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列出了“互联网+”现代农业等11项重点行动。
★2015年,农业部组织开展了第二批全国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县申报工作,确定在已开展试点的10个省(市)中新增试点县(市、区)51个,同时新增天津等16个试点省份、43个试点县(市、区),共计新增试点县(市、区)94个,作为第二批开展信息进村入户工作的试点县。
★2015年9月6日,扎实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快速健康发展,农业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共同研究制定了《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提出了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并明确了5方面重点任务和20项行动计划。
★2015年9月14日,汪洋副总理在北京市调研“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情况,主持召开“互联网+”现代农业座谈会。他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有关要求,大力推进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在农业农村工作中的应用,为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注入新的动力。
★2015年10月,农业部印发了《关于开展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提升信息化能力的通知》,从2015年起,连续三年开展全国农民手机使用技能竞赛,主要竞赛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用手机上网指导生产经营能力,开展学习、购物、查询、结算、办事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为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搭建一个展示技能和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
★2015年12月9日,农业部办公厅组织开展申报2015年度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部属有关单位推荐和教育部部属高等院校直报以及农业部组织专家评审、公示等程序,决定认定上海市农业委员会等66家单位为2015年度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
★2015年12月29日,为充分发挥大数据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重要功能和巨大潜力,农业部印发《关于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的实施意见》。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加快建立全球农业数据调查分析系统。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引导有志投身现代农业建设的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农技推广人员、农村大中专毕业生和退役军人等加入职业农民队伍。
★2016年1月19日,农业部农业信息化领导小组召开会议,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有关推进农业信息化的决策部署,会议原则通过了《全球农业数据调查分析系统实施办法》《“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农业部副部长、农业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余欣荣出席会议并讲话。
★2016年5月13日,按照《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的部署要求,为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农业部、发改委、中央网信办、科技部、商务部、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林业局8部门联合印发《“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