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经 > 正文

盐碱地里种“绿稻” 猪牛鱼鸭呱呱叫

2024-11-23

水稻

水稻

   综合报道:日前,呼市迎来了入夏以来的第一场大雨,由于已经约好了采访,记者一行冒着大雨来到了土左旗小丹巴村。雨中的稻田更显油绿,几只水鸟被我们惊扰了,叫着从稻田里飞出。内蒙古禾牧源农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源,这个朴实敦厚的中年人一说起他掌管的这个小小的“绿色王国”就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河北省张家口人李源天生就是个“不见黄河心不死”的倔脾气人。2014年,李源决定在土左旗沙尔营服务中心小丹巴村这片盐碱地上试种水稻时,很多人都劝他别冒这个风险。一些当地人甚至和他打赌说:“你要是能在这片盐碱地种出水稻,我头朝地倒着走。”尽管这样,李源还是没有打退堂鼓,义无反顾地驻扎在这片盐碱地上,开始了他在呼市的创业梦。

  李源告诉记者,他2013年承包了小丹巴村1700亩农田,说是农田,土质却极差,几乎大部分是盐碱地,雨雪天后,荒滩上都留下一层白花花的碱面。用这片地种什么呢?李源发现这片地是胶泥土质,不易渗水,而且地下水位较高,就想着要试种水稻。由于李源一直患有胃病,就想着一定要种出纯天然绿色不施化肥的稻米来。他为了实现种养殖一条龙良性循环,在稻田旁边挖了一个占地20亩的鱼塘,在鱼塘的北侧又盖了鸭舍,养了800多只鸭、鹅和非洲雁。鸭、鹅到鱼塘吃食过程中,给鱼塘以养分,鱼在鱼塘里生息也给鱼塘的水以养分,再用鱼塘里的水灌溉稻田,这样水稻生长的环境就会越来越好。另外,李源还专门在稻田里撒了鱼虫,将鸭、鹅和非洲雁赶进稻田,它们一边吃喝拉撒,一边啄食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成了天然“除草机”。李源说:“这样利用大自然中的食物链,不撒一粒尿素、碳铵等化肥,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动植物生态链,种植出了真正纯绿色的水稻。”

  2014年,李源种了70亩水稻,2015年,种了80亩,到了今年,就增加到了160亩。产量也越来越高,去年实现了亩产1000斤,今年预计将收获10万斤大米。据李源介绍,他从去年开始就和内蒙古农业大学合作,由对方提供自动化收割机,为他免费收割,他给学生们提供社会实践的场地,实现了双赢。

  如今,李源还养起了猪,不仅有家猪还有野猪,由于也是用自己种植的玉米和周边奶农不合格的牛奶为饲料,猪肉分外好吃,经济效益也很好,野猪肉每斤50元,家猪肉每斤20元。虽然价格比市场上的普通猪肉贵一些,可还是供不应求。李源告诉记者,目前公司的大米和鱼、鸭、猪肉之类所有的产品由于产量较小,都没有进入超市销售,只通过熟人介绍的方式就不愁卖不出去,很多家庭已经成为他固定的客户。

  采访中,记者的目光一再被稻田中时不时飞出的各种鸟吸引。若不是亲眼所见,真难以相信这是一片曾经的盐碱地。李源说,经过这几年种植水稻,周围的环境大为改善,也吸引了上百只鸟儿在这里“安家落户,生儿育女”,其中还有多只白鹤和鸿雁。李源告诉记者,现在他和妻子儿女都在呼市定居了,已经把呼市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他还打算在呼市其他地方承包土地,推广水稻种植,打破呼市不能种植水稻的固有观念,带动更多边远乡村走上改良土壤的致富路。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