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地、人”三要素,对于农业合作社,就像阳光、空气、水之于人。合作社的日子过得怎么样,能否持续发展,全看这些要素能不能支撑。日前,记者赴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周口市沈丘县采访,发现合作社面临贷不到款、调结构慢、成本高企等多重困难。虽然县级政府加大扶持力度,但合作社要“强身健体”,发展壮大,发挥致富带动作用,既需要更多政策创新,也需要尽快完善自我发展机制。
补资金——
树莓娇贵需冷库,金银花采摘要流动资金,有的合作社6年没贷出一分钱
王书勤所在的青堆树莓合作社,是封丘县最好的合作社之一——戴着“国家级示范社”的桂冠,拥有1000多万元资产,年经营收入2000多万元,带动省内外6000多户农民,可他们还是缺钱。
本来,合作社不缺钱。每年收树莓,流动资金要5000多万元。王书勤通过公司抵押、社员联保,总能贷出1000多万元。如果买卖顺畅,周转不成问题。但去年,合作社筹建容量6000吨的冷库,投资2600万元,其中银行贷款2000万元。今年,银行一次性抽贷1500万元,资金一下子紧张了。收了树莓,给不了农户钱,“多少年不存在的白条,又有了。”
王书勤本不想建冷库,可树莓“娇贵”,上午摘,不冷冻,一天就腐烂。以前,他们在新乡租了6个冷库。从摘到运再到卸,送去、拉回,1吨增加成本600元,一年下来多花100多万元。“想彻底解决问题,只有自己建冷库。”王书勤一狠心,和社员商量,上了这个项目。
缺钱的烦恼随之而来。今年,银行不允许农户联保,只能拿土地证、房产证抵押,否则不能贷款。合作社租农户的地,哪有土地证?此前,王书勤成立一家公司,为合作社担保。现在公司担保也被拒绝。
“合作社成立6年,没从银行贷出过一分钱。”封丘县鑫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朱长春说。他种的是金银花,因为缺少资金,到了采摘季节,也不得不给农民打白条,边卖货边结账。
沈丘县的情况与封丘县类似。林家富合作社采用“土地入股”方式创办,现有1986名社员。2011年,合作社刚成立时,社员提出,必须先支付每亩800元租金,否则不能平整土地。合作社没有资产抵押,理事长林峰只得自筹100多万元预支租金。“要不是我筹到钱,合作社很难开张。”他说。
贷款虽难,支出一点也不少。拿用电来说,封丘合作社交的电费分时段不同:0时至早7时每度0.5元;8时至12时每度1元;12时至18时每度1.5元;18时至0时每度1.75元。为节省支出,青堆合作社摘的树莓,尽量放在0时冷冻。可放了半天的树莓整果率下降,出口每吨得少赚6500元。“我们就盼着能执行每度0.4元的农业电价。”王书勤说。
封丘县委农办副主任王俊义说,县里每年拿出100万元专项资金,通过贴息、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合作社。建立农民合作社信用评级和贷款体系,根据其信用等级,开通农业贷款绿色通道。鼓励合作社按照对内不对外、吸股不吸储、分红不分息的原则,稳妥开展内部信用合作试点。
“从根本上说,解决合作社贷款难题,必须依靠金融创新,出台针对性的金融政策。”银行业人士建议,可由政府拿一部分风险补偿金,撬动数倍银行贷款,保险公司介入,共同扶持合作社,形成“政府+银行+保险公司”的金融支持模式。与此同时,合作社也要重视合规经营,积极引入规范的现代财务管理方式,满足银行信贷对资质的要求。
转方式——
种玉米的改种大豆,流转土地的改托管,加工的从面粉延伸到包子馒头
结构调整,是当下粮食种植合作社最头疼的事。
近5年,沈丘林家富合作社主要种粮。去年,小麦单产565公斤,较全县平均亩产高出64.1公斤,总增收57.2万元。玉米单产538.5公斤,较全县玉米单产亩均高出38公斤,总增收31.9万元。“粮食市场价格低,收种、浇地、土地租金成本高,风调雨顺的年份有点微利,一旦遇到天灾,肯定亏损。”林峰说,林家富合作社今年全部改种黄豆。目前,黄豆长势良好。
岳贵河,封丘县永业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到现在他还没想好不种粮食改种什么,不得已,退掉400亩流转地。
2013年,岳贵河等6人成立合作社,流转土地1600多亩,种植小麦、玉米。一亩地流转费1200元,加上人工、种、肥、电费,每亩地每年成本2300元。一年两季,小麦、玉米加一块每亩只能卖2000多元,要赔200多元。
“种粮食亏钱,但熟门熟路,心里踏实,种经济作物怕没销路。”岳贵河说,“希望农业综合补贴政策尽快到位。现在,农民不管种没种粮,都能拿到补贴,合作社拿不到补贴,不利于提高种粮积极性。”
封丘亲耕田合作社同样种粮食。去年,玉米每斤卖价从1块多降到0.72元,造成亏空。为降低成本,他们的土地经营模式,从流转又回到了托管。
“托管有全托管、半托管,总共1.2万亩。全托管每亩收960元,可浇地、烘干等成本高,不划算。今年,把4000亩全托管地全部退给农民,只留下半托管地。”理事长曹宪钊说,合作社拿出1000亩试种“吉梨果”,并分两季套种土豆、花生、红薯、西瓜。待进入成果期,亩均收益可达3万元。
引导调整结构,政府也在积极行动。封丘县政府出台意见,2016年起,凡树莓、金银花成方连片发展100亩以上的,每亩补贴1000元,灌溉、电力等基础设施优先配套,冷库、金银花烘干设施等优先补助。政府出资1000万元组建树莓、金银花产业发展扶持基金,对产业上、中、下游提供支持。扶持合作社开展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促进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
曹宪钊新办了一家石磨面粉厂,产品已投放市场。“面粉利润薄,再深加工一步做成包子、馒头,直供超市、饭店。”
强人才——
用工高峰需5000人,只能找到400人,一些农民不会操作农机,也不愿学
每年春季,进入金银花采摘期,朱长春既喜悦又头疼。喜的是,马上有收获,头疼的是,缺少人手。
“金银花采摘全靠人工,采摘及时,药性、品质好;不及时,药效大打折扣。”朱长春说,鑫丰合作社有2000亩金银花,盛花期时需要5000人采摘。然而,实际用工最多400人,缺人缺得厉害。为此,他们正在研发机械化采摘设备,弥补人工缺口。
“树莓摘下来,要马上分拣、冷藏。可干活的都是老人、妇女。人手少,只能先冷冻,然后再找人到冷库慢慢分拣。”王书勤说,合作社常年用工50多人,常温状态下平均工资每天60—80元。如果到冷库工作,工资要翻倍。仅此一项,每年增加支出200万元。
林峰说,合作社不仅缺人手,更缺会种地的新型农民。林家富合作社聘用26名农民,年龄均在50多岁。虽然他们种植经验丰富,但长期从事家庭经营,学习机械化耕作能力差。合作社买了一批农机,他们不会用,又不愿学。每到种植、收割时节,合作社还要雇人操作,额外增加费用。
“没有专业人员,遇到技术瓶颈,总是挠头。”沈丘县俊敏莲藕种植合作社理事长单俊杰说,特别是遇到病虫害,等专家赶来,已经错过最佳诊治时间。他希望政府经常组织专家讲座,与专家建立畅通联系,降低种植风险。
沈丘县相关负责人介绍,县政府积极为合作社争取省级财政项目资金、扶持资金,在基地项目建设、技术培训、无公害、绿色产品申报等方面予以支持。
记者采访发现,因为融资、土地、人力成本高,合作社面临多重困难,出现社员退社的情况。比如,青堆合作社中,原有一个村组整体入社,共78户农户,目前有30户退社。鑫丰合作社最多时拥有1300多户社员,因为金银花价格连续6年下跌,现在只剩300多户。“要提高社员的风险共担意识,关键在于谋出路。”朱长春说,他们与高校联手,花费16万元,开发出2个金银花新品种。随着新产品上市,社员信心会逐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