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经 > 正文

以供给侧改革思路破解农业结构性调整难题

2016-11-30

  去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更加明显,必须坚定信心、增强定力,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围绕解决重点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事关我国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现代农业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国家现代化的基础,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优化经济结构,激发发展潜能,促进农民增收和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的意义十分重大。

  把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建设现代农业和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国农业供给侧建设和发展取得明显成就,为现代农业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但从调研情况看,在一些地方,由于长期历史积累、农业资源稀缺、供需结构矛盾突出和国内外市场环境变化等多种原因,农业供给侧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同地区供给侧问题虽不尽相同,但主要是价格天花板、成本地板制约日益明显,适应中高端消费能力不强,农业比较效益下滑,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业竞争力偏低,资源和环境透支严重等。

  农业结构调整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对当前农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综合措施加以解决,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效益和质量上下功夫,优化农产品结构、区域结构、经营体系结构和产业结构。一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反映,近期农业结构调整不同程度地给配套农机、应用技术、设施投入、收入水平带来负担和影响。因此,建议制定促进和扶持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和措施,引导和支持各地在调整优化农业布局和结构上取得突破。

  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转型升级

  从一些地方的情况看,本轮农业结构调整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末期两轮调整有很大不同。那两次结构调整,主要解决部分农产品短缺和农民收入低谷徘徊问题,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并不突出。而这次农业结构调整要解决的问题与上两次明显不同,需要从整体上、全产业链上解决农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

  农业布局和结构,是覆盖我国大部分耕地的人工与天然结合的生产和生态的大系统、大网络。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要用五大发展理念明确定位和目标,从转型升级着眼,解决突出重大问题。采取制定政策、优化布局、调整品种结构、改善耕作制度、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减少化肥农药投入、修复生态环境等措施,把农业结构建设成为优质农产品有效供给网、就业增收保障网、城乡产业融合网、生态环境建设网。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要防止单一性和趋同性。既要夯实农产品生产功能,拓展就业增收功能,又要打造生态保护修复功能,培育新兴功能;既要延长农业产业链、效益链、价值链,又要强化农业生态链和环境链,把农业结构生产功能调高、品质功能调优、增收功能调宽、生态功能调强。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从区域特征出发,充分考虑农业资源、气候条件、功能定位、经营习惯等因素,因地制宜地推进。要在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前提下,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种植结构调整力度,进而提高效益、增加收入,修复生态、保护资源,改善供给、满足消费。

  一是适当减少玉米种植面积。东北适宜种植玉米的地区,要适当减少玉米种植。大幅调减我国“镰刀弯”地区,包括黑龙江四五六积温区玉米面积。有关专家认为,黑龙江是我国强筋小麦优势产区,以往因为没有优良强筋小麦品种和加工龙头未能发展。现已有强筋小麦良种,具备种植发展条件。但从长远看,我国玉米需求仍呈刚性,近期库存积压主要是价格和质量问题,仍要保持相当的玉米规模,并大力提高玉米质量。

  二是实行合理的种植轮作制度。一些地方没有坚持合理的轮作制度,是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突出问题之一。应充分发挥种植轮作对调结构、去积压、增效益、保耕地、防病害、提质量、修生态的综合效应。旱作农业主要农作物应恢复和建立轮作制度。有关专家建议,在东北地区应根据不同的积温带建立相应的轮作体系,“镰刀弯”地区恢复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高蛋白食用大豆—强筋小麦—马铃薯”的轮作体系,在相应农区实行“玉米—大豆—小麦”轮作或“玉米—大豆”轮作。制定相应政策和措施,引导和支持轮作制度实施。

  三是加大粮食等农产品“两个转化”力度。“两个转化”,即工业加工转化和畜牧业过腹转化。现在是有粮食源头,缺乏转化龙头。农业调结构、去积压、提效益、促增收,迫切要求加快培育和建设“两个转化”体系,提高粮食等农产品的转化能力。特别是要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不仅农业生产环节要现代化,而且加工环节要同步现代化。加工环节现代化滞后,必然导致农产品库存积压、成本上升、比较效益下降、消费适应度降低等突出问题。应逐步把原料农业转变为加工农业,把农业生产转变为农业产业,依托加工业连接农工商,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大力发挥畜牧业的转化功能,把粮食等农产品转化成肉奶蛋。

  四是大力发展循环型农业。推动种植业内部、种养业之间、种养加之间,农业资源和投入要素循环集约利用。在南方一些水田区,实行水田种植、水产养殖、田间工程等三方技术融合组装集成应用,效果很好。建议适宜地区大力发展“种养结合、一地双产、一水两用、绿色循环”的生态种养模式。

  五是提高农业结构的科技含量。研发应用优良品种,搞好耕作技术创新,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把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农业供给侧,建立有效科技支撑体系。

  六是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农业结构和农产品生产应进一步强化标准约束和规范。应加强标准制定和修订,以标准促进和提升农业结构和布局。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