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在重庆梁平县,一项或将产生深远影响的探索正在低调推进,少量农民试点退还承包地,不再将土地视为“命根子”而固守,而是选择“洗脚离田”,彻底离开土地。在实施“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试点”的村组,该举措受到那些有非农职业、非农收入的农户的欢迎,这为深化农村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曾经,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而现在却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以其他方式谋生,土地成为养家糊口的“副业”。一方面,很多农民对土地的依赖越来越淡化,另一方面,粮食作为基础产业,却容不得半点疏忽。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集约化经营是必然的选择——这已被发达国家的经验所证明。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问题。
梁平“试水”退地的模式,就是在这方面进行了创造。他们推出了三种模式:一是以现实问题和产业发展为导向的整社退出模式,二是以农户退地需求为导向的整户退出模式,三是以业主用地需求为导向的整片退出模式。相比于土地流转,三种模式的好处,是解决了土地集中使用者的后顾之忧——一旦农民中途毁约、要求收回土地,就可能让自己的巨额投入“打水漂”,影响持续稳定经营;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农民的担心,如果土地使用者因经营不善拖欠租金、甚至“跑路”,会留下“后遗症”,影响自己的利益。
梁平“试水”退地的方式,更大的启示在于,不搞一刀切,满足不同地方及农户的差异化“退地”需求,因地制宜地找到发展方法。不搞运动化,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哪儿条件成熟,就在哪儿试行。甚至对于申请退地的农民进行审核,确保他们不因一时的家庭困难退地后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