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凤翔介绍“原木古法榨油”工艺
福建省尤溪经济开发区的沈郎乡油茶产业文化园,如今成了“海西”闽中腹地尤溪的一张特色名片。而这张名片的主人,就是福建油茶产业协会会长、尤溪沈郎食用油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凤翔。胡凤翔把发展油茶产业定位成自己的事业。在发展的道路上,他不断探索产业转型升级,打出“组合拳”,做优全产业链,为尤溪油茶产业的发展树起了新的里程碑,走出了福建“油老大”的发展路。
说起油茶,胡凤翔对它有着特殊的情感。他是尤溪县新阳镇人。在他儿时的记忆里,茶籽油就像有神奇的魔法。他小的时候,只要出现咽喉肿痛,干涩发痒,或者肚子不舒服,他的奶奶就拿一碗开水,滴入几滴茶油喝下,油到病除。也正是这份根植于心的情感,让他走上了茶籽油的开发利用之路。
建示范基地
走开发利用之路
2003年12月,胡凤翔接手油茶加工厂,创办了尤溪沈郎食用油有限公司。从亲自抓质量管理到重视产学研相结合,从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到“沈郎乡”品牌逐渐被市场认可。沈郎公司犹如一颗生涩的油茶籽历经多道程序压榨成金灿灿的茶油,在点滴锤炼中不断升华。 现在,公司的5条生产线正全线开工忙生产。2016年这家公司的产值突破2亿元,比增20%。
建立油茶示范基地,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尤溪油茶栽培历史悠久,现在尤溪县油茶种植面积已发展到了26.6万亩,成了“中国油茶之乡”。“尤溪茶籽油”获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目前,沈郎食用油有限公司已在汤川乡溪滨村、城关镇新阳村、城关镇园溪村等建立油茶基地,尽显生态、经济效益。同时,公司把带动种植大户、油茶专业合作社社员共同致富作为核心经营理念,通过资金技术扶持,带动村民创收脱贫。
胡凤翔表示,基地所有的管理措施,严格按照国家有机茶油生产标准化生产操作,并在基地经理和技术人员的指导监控下实施,探索总结了一套适合尤溪山地环境条件的栽培技术。
尤溪县引入现代农业发展理念,致力于油茶“一产接二产连三产”的全产业链发展。作为沈郎食用油有限公司老总胡凤翔,坚持走现代农业发展的大道,坚持技术、产品、营销、管理等创新,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产学研联姻
造出一级山茶油
沈郎食用油有限公司建有全国油茶行业单体最大的厂房,面积1.6万平方米,年生产能力达9000多吨。“为保证山茶油品质,采用物理低温冷榨工艺的250型大型压榨机生产。确保出油温度小于70℃,保证山茶油的品质,使压榨出油率≥95%,压榨后的饼粕中残油降至5%以下。”谈起榨油技术时,胡凤翔如数家珍。
从原始的榨油技术,一直发展到现在的加工能力,他们舍得花钱,只要是有助于提高生产工艺和加工能力的投入。每年投入的研发经费不低于当年销售总额的5%。
“公司+院校+基地+农户+市场”是公司产业化的经营方略。公司与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高等科研院校进行产学研联姻,公司在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获得了权威机构认证和许多高档次的奖励。“沈郎乡”牌一级山茶油于2005年7月就通过了国内权威机构的有机认证。2011年,通过了日本厚生劳动省食品卫生检验机构的检测。2003年在第一届海峡两岸食品科学博览会上获唯一金奖,公司现有的12项发明专利绝大部分已进行了科技成果转化。
胡凤翔说:“正因为公司有这样的重视和投入,我才敢拍着胸脯提出‘一次性投入生产合格率98%以上,出厂合格率100%’的质量目标。”高标准产品才能体现高品质。现在,他的公司投资1000万元建设了全国第一个“海峡两岸木本油科技研发中心”,先后开发出食用油、保健、日化、农特等20多个系列产品。
近年来,央视“生财有道”“致富经”等栏目先后专题报道了“沈郎乡”品牌。去年8月,胡凤翔荣获了“全国第六届光彩事业国土绿化贡献奖”。
诚信铸就品牌
质量赢得市场
“制定高标准的企业标准,是公司发展的生命线。现有的检测设备和实验条件能满足食用油生产检测需要。”胡凤翔满怀信心地表示。
公司编制了《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从产品原材料引进到产品销售实施全程跟踪。他的公司种植基地的一系列技术成果,如今已编入《尤溪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规程》。公司加大科研力度,成立专门的科研部门,并严格参照国家标准,采用先进的检验、检测技术和方法,制定了高于国标一级的“致品”山茶油企业标准,有针对性地建立完善、规范的行业质量标准体系。“沈郎乡”牌“致品”有机山茶油,被评为“第二届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优质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