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柔美与娇艳一向深受不少女士的喜欢。然而,在献县十五级乡,却有一位庄稼汉爱花如命。从干鲜花批发发家到回乡流转土地种大棚鲜花带头致富,过着花一般的幸福生活。他说,花是有灵性的,只要你好好地呵护它,它就会开出美丽的花朵回报你。
一次偶然———聊天聊出商机,踏上寻花之旅
记者还蛮幸运,顺利见到了陈庆海。这个大忙人整天“行踪不定”,很难逮个正着。
去种植基地的途中,记者随口问了几句有关鲜花的效益和市场,可陈庆海随口道出的创业“苦衷”,却让记者提起了兴致。
陈庆海与鲜花打上交道,很偶然。前些年,陈庆海一直在沧州市区一铸造厂干数控,虽挣得钱能糊口,可他心里总感觉没着没落。“一辈子给别人打工能有啥出息,自己得想方设法干点营生。”他不安分的心理一直“蠢蠢欲动”。
一次,他抱孩子在家门口一家鲜花店“串门”,聊天中,花店的主人跟他诉起了烦恼:“鲜花虽卖得好,可淘换花忒费劲。自己开车去天津、北京进货,甭说成本增加多少,太费精力了。”
说者无意,听者却上了心。“既然周边鲜花这么稀罕,干脆俺当个‘红娘’,把外地的花调过来,再批发给花店。”陈庆海发现了“新大陆”,高兴得像个孩子。
干一行入一行。起码得了解各个品种。陈庆海第一站就把目标锁定为鲜花之都——昆明。之前没出过远门的他,只身坐上火车,踏上了寻花之旅。
白天围着各个市场缠着花农打听,晚上就近睡市场附近的免费大通铺。转完昆明,接着广州、上海……由南向北,三个多月的闯荡,对花的品种、习性等均了如指掌,向来对花不摸门的陈庆海成了门儿清。
2001年冬天的第一场雪,对于他来说,至今难忘。他从昆明订购了100公斤鲜花,从昆明空运到北京,再从北京运到沧州,等了两天,陈庆海终于接到了“宝贝”,他的生意也从此开张。
每个鲜花店都有自己的老客户,一个陌生人怎能获得对方的认可。再拖,花蔫了,钱就泡汤了。陈庆海硬着头皮上了阵。
围着市区的花店转了一遭,却都遭到拒绝。陈庆海顾不上沮丧,绞尽脑汁想对策。严冬的低温逼人,为保护好鲜花,他怀里揣着鲜花,骑着摩托车一趟趟地跑开了。“您先试着要一扎,俺一扎便宜2块钱,行不行,您先试试看。”一趟不行就两趟,要让对方看出自己的诚意。他的苦口婆心还是打动了不少客户。
两次碰壁——虽心有余悸,但难忘初心
“沧州地区的近百家花店都是俺供货。”他毫不夸口,神采飞扬地说。
陈庆海骨子里就有种拧劲,他当初搞鲜花批发,可是辞掉工作,顶着风险挺过来的。
可日子刚见好,他的心又躁动起来。鲜花从昆明到达沧州,一般需要两天的时间,新鲜度多少受点影响。“如果就近种植,自种自销,岂不一举多得。”
经朋友介绍,他把地址选在山东宁津,那的土壤酸性正好适合鲜花的喜性。流转了140亩土地,建了39个大棚,陈庆海信誓旦旦地开辟了“第二战场”。
干什么都不会一帆风顺。好端端的鲜花刚采完一茬,就遇到大雨,由于地势洼,积水严重。眼瞅着积水没过大棚半身腰,陈庆海沮丧得成了霜打的茄子,抬不起头来。五六十万元就这么打了水漂。
幸好有批发的生意支撑着,陈庆海没赔个底儿掉。接下来两年虽一直单干批发,他还是没死心。
吴桥沟店铺一带有一片荒棚,直接修整的话能省不少钱。陈庆海租下10个,花了20多万元修整好,又从头开始。可刚采了1年花,又被大雨泡了。人们常说再一再二不再三,栽了两次跟头的陈庆海这下应该彻底老实了。可他嘴上虽说坚决不种了,内心真正咋想还真让人猜不透。
长远规划——对花情有独钟,打造“世外桃源”
吃一堑长一智。从哪跌倒就要从哪爬起来。陈庆海又上来了倔劲。不服输的他决心要打“翻身仗”。
陈庆海的老家——献县十五级乡十五级村,多数村民务农谋生。这年头,虽说种地收入有限,可家家舍不得丢掉这口饭碗。
想靠种地翻身,需要投资,还有风险,这也是多数人勉强维持的关键。乡亲们这些烦恼,恰是陈庆海思考的重点。
继上回在吴桥失败后,又隔了五六年,陈庆海的鲜花批发生意一直未间断,又攒下不少钱。有了钱,他心里就不安分,不说别人,他拿自己都没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