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经 > 正文

李杰:“新农人”的样板

2017-01-03

“新农人”的样板

——记郑州荥阳市新田地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杰

  记者 夏先清 通讯员 王佳宁

  正逢周末,李杰6岁的小女儿在屋外的田地里采着野花,蹦蹦跳跳的,这让正在开会的他感到很安心。作为河南省荥阳市新田地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很少有时间照顾家人。

  李杰来自郑州荥阳市高村乡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大学毕业后在食品行业工作12年。这份工作经历让李杰对农业有了更深的理解:“粮食安全是食品安全的前提,没有农业,何谈发展?”虽过惯了城市生活,但他骨子里还是惦念家乡的土地。

  随着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的加大,李杰看到了农业转型的巨大机会,决心回乡创业。“农村有广袤的天地,可以大有作为。”李杰说。凭借在企业多年的工作经验,他知道农村的农业生产要素过于分散,要减小市场波动给粮食生产、农民收入带来的冲击,必须用工业化的理念搞粮食生产,探索出一套适合大田种植的优质商品粮高产创建模式。

  2011年,李杰联合6家农户、18个种粮能人成立了新田地种植专业合作社,并在荥阳市的50个村建立了“农业生产要素车间”,为农民提供农资、农技、农机、收储等粮食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同时,与30多家面粉厂、20多家饲料厂、河南宛西制药厂等合作,保证粮食的按时收购,让农民吃上“定心丸”。 2015年,新田地合作社小麦亩产1260斤,比荥阳平均亩产高出200斤左右;回收价格每斤1.3元,比市场价高出0.15元。

  什么是新型农民?李杰的理解是,“‘新农人’就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有一定品牌意识、专业文化素质的人,他们希望用现代化方式实现农业规模化、机械化,以改变传统的作业方式”。

  “现在供种、播种、耕种、收割、回收全由机器完成,原来要干3天的活,现在半天就干完了。”李杰说,为让农业生产标准化,新田地合作社和其他3个合作社形成纵向联合,拥有200多台农业机械,统一安排耕、种、收、割。2013年,合作社建设2000吨周转仓库一处,用于成员的粮食晾晒及周转;2014年租赁1500吨直筒仓10个,用于生产要素车间小麦的收储。

  品牌之路难走,但不能不走。为扭转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农民收入保障低的局面,从粮食生产源头的选种施肥、中间的代耕代种,到最后环节的粮食收储,李杰一步步地抓,力保产品品质。

  以前,河南的优质强筋、弱筋小麦80%需要从国外进口,为改变这种状况,新田地合作社2012年导入新麦26(面包粉专用小麦)、2015年导入宇玉30优质角质化玉米种植,目前已完成泰国东方正大集团收储单品玉米的订单。

  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路子走对了,“互联网+”的潮流也要跟上。李杰带领的新田地合作社建立了县级互联网服务平台、村级农业生产要素车间服务站,直接对接农资企业,降低农资成本30%;通过互联网请专家对土壤肥力数据进行远程分析,制定配方,实现精准监控指导。“‘批多多’是我们自己开发的‘B2B’ 平台,现在正在调试中,马上就可以上线了。”李杰说,集生产资料采购、粮食高产栽培、粮食收储、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服务、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为一体的新田地合作社,承载了越来越多的希冀。

  荥阳市高村乡后侯村的村民郝双河家里种了7亩地,加入合作社后,平均亩产由不到500斤提高到现在的1200斤以上,一年增收近5000元。说起李杰,他很激动:“他可没少帮咱们的忙!有了合作社,俺心里踏实多了!”目前,新田地合作社成员有203户,辐射带动了周边7个乡镇的1.2万户农民,统一种植新麦26强筋小麦和宇玉30机收玉米5万亩,年产粮食1亿斤以上。

  李杰说,今年,新田地合作社计划新建一家农机服务公司,为农业生产要素车间提供农业机械服务。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