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内 > 正文

走出深山天地宽--青海省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纪实

郜晋亮2017-02-20

  “青海好,青海好,青海的山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这是青海省贫困山区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真实写照。受自然条件、区域环境的影响,那些祖祖辈辈居住在青海干旱山区、高原牧区的群众靠天吃饭,收入微薄,生活困难,但他们从来都没有停下追求富裕、幸福生活的脚步。要走出大山过上好的生活——这是来自大山深处的呐喊。

  这样的呐喊声就有吕有金的一份儿。在吕有金的记忆里,从爷爷那时候起他们家就一直生活在沙沟山上。村里的老人们说,山上已经住了六七代人。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班彦村五社和六社100多户人世代居住在这里。且不说,吃水用电不方便,要是遇上个雨雪天气,山下通往村里的山路走走都费劲。现如今,他们已陆陆续续地搬进了山下的新房。远远地望着那沉重的沙沟山,吕有金幸福地说,好日子来了。

  “政策+资金”:整合力量为搬迁提供双重保障

  从旧居到新房,今非昔比两重天。有电、有自来水、还有为发展产业集中建设的规模化猪舍,出门就是宽阔的马路,看病方便了,孩子上学也方便了,说起搬出大山的变化,班彦村五六社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吕有金说:“这些还都不算什么,关键是党的政策好。这一套独门独院的房子造价是8.4万元,我们贫困户只需要出4000块钱,这是天大的好事。”

  班彦村五六社村民陆陆续续搬进的新房,是青海省脱贫攻坚易地扶贫搬迁的一部分。在“十三五”期间,青海省要在38个县(市、区)的1234个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精准锁定的搬迁对象有5.25万户20万人。也就是说,到2020年至少有20万贫困群众将住上像吕有金家一样的新房子。

  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始终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作为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群众生计问题的最有效方式,要求各地党委政府要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打好脱贫攻坚“当头炮”。不仅如此,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先后30余次就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作出批示。

  在如此庞大的精准脱贫工程的背后,是政策和资金构筑的坚实保障。

  海南州共和县是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重点县。县扶贫局局长吴斑告诉记者,在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进程中,土地审批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最有难度的环节之一。假如今年没有了土地指标,那就得等明年,这样对项目执行和资金落实就带来了一系列的难题。

  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土地审批是共同的难题。为了能把这条“短腿”补起来,青海省国土资源部门要求各地优先保障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用地,并每年增加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用地指标600亩,用以解决搬迁安置土地审批难的问题。

  2016年,青海省在面临省级财力减收的情况下,仍顶住压力设法增加财政扶贫资金。据初步核算,包括建房补助、征地补偿、配套设施、后续产业发展资金等,建档立卡搬迁户每户扶持资金总量达到20万元以上。

  青海省扶贫开发局局长马丰胜表示,这样的扶贫搬迁力度前所未有。“十三五”期间,青海易地扶贫搬迁计划投资规模88.6亿元。资金则由省政府通过中央财政预算内补助、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专项建设基金、政策性贷款等方式解决。同时,青海省政府还在全国率先组建扶贫开发投资公司,承担易地扶贫搬迁投融资业务,统筹整合资源,搭建多元化投融资平台。

  “示范+产业”:让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是衡量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成效重要的标准之一。有的不愿意搬,怎么办?

  海东市乐都区瞿昙镇祁家村在易地扶贫搬迁的过程中,村“两委”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部分村民不愿意搬。村第一书记马国杰告诉记者,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新村的位置距离现在村民居住地有30多公里,而且还是另一个镇,并且对于搬迁后种地问题、生活问题等有很多顾虑。

  为此,青海各地都在积极探索。乐都区扶贫局副局长马文建说,对祁家村一部分贫困群众不愿意搬的问题,我们有两手准备。一是给贫困群众讲脱贫政策、讲发展对策,让他们不仅对现状也对今后发展都明明白白;二是先让一部分愿意搬迁的群众搬下来,做示范,形成带动效应。

  而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针对贫困群众的耕地问题,县扶贫部门灵活应对,有的将旧村复耕后和原先的耕地一起交给合作社进行统一经营,搬迁群众享受经营分红;有的则依照贫困群众意愿,愿意继续耕种的则继续耕种;有的则在新村的荒山荒坡整理新的耕地分给搬迁来的贫困群众耕种。基层最有经验,基层最能创新,但不论如何,能解决搬迁中的疑难杂症,能让贫困群众受益才最重要。

  脱贫产业的实招、新招开始在青海大地上涌现。祁连、门源等县把旅游资源配置给搬迁村,引导搬迁群众借助景区资源发展增收产业;达日、杂多等县将县城黄金地段无偿划拨建设扶贫产业园,吸纳搬迁群众入园务工增收;湟源、贵德等县通过将迁出区土地打包流转建设生态牧场,拓宽搬迁群众增收渠道;化隆县借助“带薪在岗实训+创业”项目,扶持搬迁群众异地在岗实训就业。

  “参与+红线”:严控风险确保政策落地

  20万人的搬迁任务,这样的规模差不多相当于青海一个中等县,要让这部分群众“挪出穷窝、拔掉穷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里面涉及土地、林地、宅基地怎样整合增效问题,涉及一产、二产、三产怎样助力脱贫的问题……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是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如何才能使这项工程既防范了风险,又不失民心呢?马丰胜表示,其实答案非常简单,一是要尊重贫困群众意愿,让他们亲身参与进来,群众的事情群众可以说了算;二是要给扶贫部门扶贫干部划好政策红线,拉紧高压线。

  如何让群众参与进来?西宁市湟中县委副书记周志诚深有体会。他告诉记者,湟中县易地扶贫搬迁遵循群众的意愿建立了“四让”工作法,即搬迁对象让群众评、安置地点让群众选、规划设计让群众议、建设方案让群众选,以此来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除此之外,青海多数县还成立了群众监督委员会,让搬迁群众全程参与项目监督。除了这样的参与方式,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还将有能力的贫困群众安排到工地打工,在对工程建设监督的同时,还增加了收入。

  脱贫的初心不能变,脱贫的主线不能偏,政策的红线不能碰。易地扶贫搬迁不是建富裕房、小康房,而是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搬迁房面积必须控制在80平方米之内,底线是不能让贫困群众因搬迁负债,再陷入贫困的漩涡。

  有红线、有底线,还有高压线,就触碰不得,甚至连苗头都不行。针对搬迁推进中出现的超标准建设、举债建房、安置点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青海省政府两次下发紧急通知,重申“保障基本”的建房原则,明确80平方米是必须守住的政策红线,安置地选择要统筹考虑,长远打算,不图一时之便。

  今年以来,青海就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执行落位情况开展多次督查暗访,现场指明问题,严令整改,对问题突出的县重点跟踪督导。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不折不扣地落了地,新房就建到了贫困群众的心坎上,改善了环境,又能可持续发展,何愁赶不走贫困。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