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内 > 正文

西藏自治区推进青稞产业发展<br />“产自高原”如何走上“产业高原”

李鹏2017-09-26

  编者按

  糌粑是藏族人民的传统主食,制作糌粑的青稞在西藏自治区的农业结构中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国人对于青稞营养保健价值认识的深入,市场对于多样化青稞制品的需求逐年增加,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当前,青稞产业如何应对消费升级,将“天赋异禀”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助农增收致富,请看本期——

  西藏的九月,青稞熟了。金灿灿的青稞地,风吹麦浪翻滚,一层又一层绵延到雪山脚下。西藏各地陆续迎来望果节,藏族民众载歌载舞,庆祝今年的好收成。

  “人间有了青稞粮,日子过得真甜美,一日三餐不愁吃,顿顿还有青稞酒。人人感谢云雀鸟,万众珍爱青稞粒。”在藏区,像这样歌颂青稞的歌谣和传说数不胜数。青稞作为西藏高原悠久农耕传统和独特气候环境自然选择的结果,已经具有3500年的种植历史,不只是藏族人民最主要的传统食粮,也是藏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元素,形成独特的青稞饮食文化。

  青稞是西藏的主要粮食作物,同时,作为国家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西藏的青稞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西藏青稞种植面积占全国72%左右,青稞产量也占全国70%以上。特别是近年来青稞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作用不断被发掘,更使其广受关注。乘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东风,西藏青稞产业迎来了发展黄金期。

  1 提单产、扩面积供给侧改革有基础

  青稞是西藏立农之本,发展青稞产业成为西藏贯彻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抓手。既作为粮食安全问题,也作为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必须确立青稞产业的主导地位。“从西藏本地区来看,青稞供给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但随着青稞价值被挖掘和认可,产业链将不断延伸,市场对青稞的需求将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西藏自治区农牧厅厅长杜杰表示。

  围绕做强青稞产业,提升青稞产量,今年4月西藏青稞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实施青稞单产行动计划,到2020年全区青稞产量达到80万吨,比目前增加5万吨。为实现这一目标,西藏自治区采取了一系列强力举措。在农牧业“十三五”规划中,划定35个县区为青稞生产核心区,涵盖所有适宜青稞种植的县区,确保青稞种植面积稳定在200万亩以上;编制《西藏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发展规划(2015—2020年)》,确立了青稞的基础产业发展地位;出台《“十三五”西藏自治区粮食“双增长”行动计划》和《关于实施青稞增产行动的意见》,增加青稞种植面积、提高青稞单产,提出到2020年青稞单产比2015年提高50斤。

  据西藏自治区农牧厅数据显示,2017年青稞面积210.1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6%,占麦类面积81.6%。春青稞面积203.4万亩,冬青稞面积6.69万亩,同比分别增加8.56万亩和2.2万亩。“通过结构调整、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和新品种推广,今年青稞单产预计能够提高9公斤。”西藏自治区农牧厅种植业处处长林木说。

  2 深加工、多渠道产业链“炼金”有妙术

  青稞产量提升为青稞产业发展奠定基础,而青稞价值提升却需要从加工业入手,在产品多元化和精深化方面寻求突破。

  据了解,目前全区青稞食品生产企业20余家,总加工能力6万余吨。2016年,自治区政府启动特色农产品加工重大专项,每年投入千万元,以自治区农科院为主体,已开发六个系列60余种青稞产品。西藏自治区副主席坚参指出,青稞加工产业要上规模、提档次、增效益,关键在于“抓两头、促中间”,即抓好产品研发、市场营销一头一尾,带动中间生产与加工。

  坐落在西藏达孜工业园区的藏缘青稞酒业有限公司是青稞加工业转型发展的缩影。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藏缘公司以青稞酒立业,深挖产业链,开发出20余种青稞酒系列产品。“我们公司主要经营区内市场,通过推出多种口感的产品,满足不同人群需求,以罐装低度青稞酒为例,就有浓郁口感的‘羌塘布’、清淡口感的‘新派活力’和纯正口感的‘世博版’。”藏缘公司副总经理龚继飞介绍道。目前,藏缘低度青稞酒年产量8000多吨,区内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

  单纯的青稞酒加工,不能满足市场对青稞产品多元化的需求,转型升级成为企业发展必然。作为今后青稞加工业的重点,青稞食品、青稞保健品市场倍受关注,加快产品研发、扩大产能成为青稞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式。

  据悉,藏缘公司投资1.5亿元用于实施青稞养生酒、青稞营养粉、青稞功能发酵饼干前处理三条生产线在内的青稞深加工项目,届时将形成年加工能力3.5万吨的青稞加工产业。“我们与江南大学合作成立了青稞产品研发中心,马上要上一条青稞纤维产品、面粉、面条加工线,年加工能力1万吨,预计10月份投入生产。”龚继飞说。

  同时,青稞产业链也在向第三产业延伸。藏缘公司计划在厂区内建设青稞文化馆,包括青稞科普、青稞农耕文化展示、青稞加工体验、青稞3D影院、高原VR体验馆、青稞产品展示和销售、电商中国在内的8个项目将在今后2年陆续建设,届时有望年增加旅游收入近2亿元。

  与藏缘公司以酒起家、主攻区内市场不同,西藏吉祥粮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自2014年成立以来,立足国内市场,在食品深加工上走在前列,目前形成粗加工、烘焙、速食、冲调四个系列,34种产品。

  在伊利集团营销团队打拼多年的吉祥粮董事长吕勇正是看到青稞食品在营养、保健价值方面的巨大空间,青稞加工产业的商机,毅然进藏创业。得益于多年深耕营销,吉祥粮公司除烘焙类食品保质期较短主要供应区内部队、学校外,其余三个系列产品均采用订单形式,直供伊利、稻香村、中粮等大型企业。

  随着对青稞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认识的深入,青稞主食化需求越来越旺盛。“我的目标是将青稞打造成食品大健康产业。”吕勇说,青稞的保健功效主要体现在调血糖、预防糖尿病上,青稞膳食纤维和支链淀粉含量都很高,作为糖尿病患者主食既通肠道又保护胃黏膜,非常适宜。据介绍,吉祥粮多用途粉目前已直供包括协和医院在内的多家重点医院作为糖尿病患者主食。

  长期以来,青稞加工存在副产品浪费,资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青稞麸皮是膳食纤维和β-葡聚糖含量最高的部分,但利用上一直找不到好的方法,加入食品影响口感,脱掉又只能作为肥料。吕勇拿起一包产品对记者说:“这是我们公司今年新开发的产品,纯青稞麸皮制造,是冲调类产品,减肥、清肠道、防‘三高’,营养价值高,口感好,还解决了青稞加工浪费问题。”

  3 领工资、增技能农牧民致富有门路

  发展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百姓。青稞产业的发展,使得周边农牧民广泛受益,产业脱贫成为农牧民脱贫致富的长效举措。

  订单农业是目前西藏青稞收购的主要模式。“刚和达孜县唐嘎乡签了1000吨的有机青稞收购合同,每斤二块五。”藏缘公司工作人员秦娟介绍说。藏缘公司通过订单收购,每年转化青稞7000多吨,辐射带动周边农牧民3000余户。但是,由于订单模式存在的青稞品质参差不齐、受青稞产量波动影响较大等问题,订单和基地并重将是今后发展方向。藏缘公司正在由“企业+订单+农牧民”向“企业+基地+农牧民”的发展模式转变,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态势。打造有机青稞原料供应基地,实行标准化生产,不但保证了产量,提高了品质,也将通过流转土地、雇佣产业工人的方式,使得当地农牧民领上了“租金+薪金”的“双工资”,走上产业扶贫的新路。

  另外,龚继飞介绍,藏缘公司90%以上的员工均为当地农牧民。达孜县唐嘎乡琼达村五组的伦珠巴桑2010年考上西藏农牧学校,“学费3000多,还有2个妹妹要上学,没钱去”。不得已进厂打工,现在已经是杀菌车间组长了,“现在比以前好多了,妹妹也大学毕业了,家里还养了14头奶牛”。

  在吉祥粮工作的顿珠,家就在附近的拉萨市堆龙德庆区,之前在建筑工地打工,没有稳定收入,自2016年3月进场工作,因踏实肯干,现在已经是加工车间带班人员了。“不光学了技术,公司还包吃包住,每月工资5000多元,比工地干苦力强太多了。”顿珠说。据了解,吉祥粮50%以上的员工均为当地农牧民,在解决就业的同时,吉祥粮公司更注重员工技能提升和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现在在公司关键岗位上的当地农牧民就有近10个。“只有掌握一技之长,老百姓脱贫致富后劲才能更强。”吕勇说道。

  无论从青稞种植规模、产量,还是青稞食品的功能性来说,青稞产业方兴未艾,发展空间巨大。相信随着青稞营养保健价值不断发掘,产业研发不断成熟,青稞将走出西藏,走向全国亿万百姓的餐桌。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