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内 > 正文

云南点面结合助推化肥农药零增长

李海球2018-02-02

  自2015年起,云南全面启动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经过3年努力,提前实现了农业部提出的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任务。

  据统计,2015年云南农药使用折百量比2014年减少0.14万吨,2016年较2015年减少0.03万吨,2017年较2014年减少10%,3年来年均减少3.3%,连续3年实现农药使用量负增长。“腾冲市1.5万亩水稻示范区,通过‘四诱’技术防治虫害,去年共计增产401万公斤,节约农药成本及工时费用312.5万元。”云南省植保植检站负责人李永川说,腾冲市水稻示范区是云南农药减量增效助农增收的案例之一。陆良县围绕高原特色农业,推行大面积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应用,在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核心示范区,稻飞虱、稻瘟病防效分别达91.2%、87.4%,与农户自防相比减少农药使用2次,每亩可节约农药成本70元。2017年,该县开展以水稻稻飞虱、玉米锈病、粘虫、秋马铃薯晚疫病为主的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已创建核心样板2.32万亩,辐射带动完成全县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示范11.7万亩。保山市在油菜、蚕豆、麦类、玉米和蔬菜5种主要农作物上示范推广蚜茧蜂,创建了蚜茧蜂保种驯化技术、高密度饲养混合繁育释放技术及在农作物上的推广模式。3年来,保山市累计推广250.6万亩,防效45%~75%;累计减少化学农药使用142.83吨,节约防治成本0.79亿元,挽回经济损失2.7亿元。

  在“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中,不断创新具有云南特色的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全省化肥使用结构比例明显优化,氮磷肥比重降低,施肥总量增速和施肥强度出现双减的良好态势。“如何把科学、精准的配方肥送到田间地头,达到助农增产增收目标,是‘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的落脚点。目前,云南已建成智能化肥微工厂140个,平均每个生产配方肥206吨,共计推广智能配方肥28840吨,云南智能化肥微工厂建设已迈入全国先进行列。”云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负责人刘友林说,3年来,云南积极探索推进智能配肥中心(站)建设,通过农企合作,大力支持云天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云南国农测土配方施肥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小型智能配肥中心(微工厂、站)建设,目前已在10个州市建立了300余个小型配肥中心,其中,微工厂140个、配肥站35个、液体加肥站160个,有效促进了技物结合,有效解决了配方肥应用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与此同时,云南大力推进水肥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依托农企新型主体和中低产田地改造、农业部旱作节水等项目,在蔬菜、水果、花卉、中药材等经济作物上示范推广集雨补灌、膜下滴灌、喷滴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农业高效节水面积达到了230万亩,水肥一体化面积突破150万亩,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已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其中,泸西县建设了1500亩外销蔬菜基地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区,取得了节水40%、节肥10%、增产6.7%、亩节本增效500元的效益。此外,由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20多家单位于2016年共同发起成立的“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科学施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解决了高原特色农业科学施肥技术领域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