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整洁的标准间,每月100元零花钱,一年两三套新衣服,数字电视、活动室等配套设施完善,医疗费不用自己掏钱……这是60多岁的孤寡老人刘其云现在的养老生活,和他一起住进贵州省赤水市大同镇敬老院的农村特困老人有58人,全镇实现了特困人员100%集中供养。
小康路上,不落一村,不漏一户,不少一人。近年来,贵州省各地、各级民政系统着力健全制度、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社会救助体系日益健全,救助保障水平持续提高,救助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民政兜底工作成效显著。
为了让农村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则退,贵州着力建立健全以收入核查为核心,以民主评议、张榜公示、县乡抽查为基本保障,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为补充的低保对象认定机制。施秉县坚持创建“广覆盖、全沟通、精对接”的农村“网格化”治理模式,依托全县1900余名帮扶干部,按照“10963”结对帮扶机制,实现了全县16063名贫困人口的帮扶责任人全覆盖。
在做好认定的基础上,贵州创建农村低保标准分区域划档次调整提高机制,连续三年大幅提高农村低保标准。2017年农村低保最低一档标准达3528元/年。对农村低保对象中的老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难群体,贵州加大倾斜扶持力度,在发放基本保障金的基础上,再按当地农村低保标准的20%增发特殊困难补助金。
截至目前,贵州托底民生安全网基本建立并覆盖所有困难群众,有效兜住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