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内 > 正文

钱学森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助力乡村振兴

郑惊鸿2018-12-23

  众所周知钱学森是我国两弹一星的元勋,是我国系统工程创始人,但一定有很多人不知道晚年大科学家钱学森,致力于中国未来大农业研究,并在35年前提出了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即由现代生物技术推动大农业产业革命,建立技术密集型的农、林、草、海、沙五大产业,通过生产技术创新、经营方式创新、产业结构创新等系统工程,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力,达到资源集约、物质循环、科学管理、生态良好、产品优质、效益提高的新形态,目标是到建国百年之时实现共同富裕。

  12月15日-16日钱学森科学思想论坛在北京召开,主题是“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与实践”,来自全国各地的120多位专家学者以及各地的实践者出席了论坛。与会代表表示,钱学森的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切合实际,是解决当今国际国内面临诸多问题的一把金钥匙,深入学习、交流其理论和实践成果,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是钱学森整个科学思想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草业系统专业工程委员会主任钱永刚在论坛开幕致辞中介绍,上世纪50年代归国的钱学森,就积极关注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并长期观察思考未来农业发展,早在1956年就发文讨论农业问题,对大农业的关注一直保持到2007年,长达半个多世纪,其公开发表的涉及农业现代化建设文章达千余篇。

  “1984年12月23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年会上,钱老创造性地提出了产业革命学说与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中国科协原副主席、著名沙漠治理专家刘恕介绍,钱老认为技术发展必然带来生产力发展,而生产力发展必然引起经济结构变化,这种变化从量变到质变有了飞跃,就是产业革命。他提出到建国百周年的65年间,我们要对第四次产业革命补课,要迎接第五次产业革命,要积极创建引领第六次产业革命,并赋予了深刻内涵:“第六次产业革命是一个智慧农业,以太阳光为直接能源,利用生物技术进行高效益的综合生产体系,是一种产业,是知识密集型的大农业体系。既要充分利用生物资源,还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来组织经营,变革的重点在于经济结构,大农业产业还将集信息、金融、管理、科技、生产,加上工、商、贸为一体的集团运作,到21世纪中叶,其直接的社会效果将消除农业与工业、城市与农村、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实现共同富裕。”

  农业农村部原体改司司长郭书田说,第六次产业革命是全面科学利用国土资源,涵盖了耕地、林地、草地、沙地、水域整个国土资源,是国家大农业的概念。而在这五大产业中钱老特别强调发展占国土面积51%的草产业、沙产业的重要性,并从1984到2009年的25年中,孜孜不倦潜心研究指导实践,提出一系列具体的主张建议和技术路线。

  农业农村部主持草地牧业综合发展示范项目的李毓堂,是我国草产业发展的亲历者,他说在钱老的直接指导下创立了草产业系统工程理论和基本模式,并先后在十多省区二十多地分批开展试点,以种草养畜加工三结合,生产科研培训相结合,牧工商相结合,发展以家庭农牧场为基础、农牧工商服务公司为龙头的经济联合体,示范项目很成功,三大效益很显著,成为我国许多西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强劲产业。

打赏
0相关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