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已过,“春分”将至,农业谚语讲“过了惊蛰年,春耕不能歇”。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昨天在接受中国之声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全国已由南向北全面进入春耕生产大忙季节。今年夏粮生产基础较好,种植结构呈现调优势头,农业高质量发展开局良好。
正值备耕时节,作为东北“四大灌区”之一的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灌区今年打出了“绿色”“优质”的品牌。在前郭县达里巴乡永太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首批绿色水稻签单大会正在热闹举办,来的都是当地有名的家庭农场当家人和种粮大户,当天就签订了有机绿色水稻种植面积765亩。农户李宝银顺利签约了120亩水稻,他说:“我们跟合作社签订单,最高卖出一块七毛六,种这种绿色的一公顷比普通水稻多卖三千至五千块钱,120亩得差两万多到三万块钱。”
李宝银说,这两年,从前期机械插秧到中期无人机喷洒生物农药,再到后期收割机收割,全程机械化,省力又增收。李宝银表示:“从种到收也省心,不用像原来扬那些肥、那些药,清一色用合作社社长给咱们配比完的,咱们按这个量下去就完活了,种子化肥一条龙,不愁卖。”
前郭县达里巴乡永太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传奇告诉记者,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种植绿色有机水稻是关键的一步,必须从“春”计议。今年,合作社绿色水稻种植面积首次突破3000亩。刘传奇介绍:“现在刚刚备春耕,就已经接到了很多地方的订单,主要是江苏、北京、上海,还有深圳这几个地方,订单的量大约能达到百十多吨左右,咱们也是供不应求。今年备春耕情况,包括我的肥料还有种子,基本已经全部到位了。”
不只吉林,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推动生产绿色种植,种植结构呈现调优势头。农业农村部信息显示,目前全国水稻、小麦、玉米面积基本稳定,大豆、油料、蔬菜等作物面积增加;优质专用小麦、优质稻谷、高蛋白大豆、“双低”油菜等面积增加,绿色发展加快推进。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陈友权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今年春耕生产进展顺利,夏粮生产基础较好,冬小麦面积稳中略减,苗情长势总体正常、好于上年。陈友权介绍,冬小麦面积基本稳定,苗情长势比较好。冬小麦返青一二类苗比例86.6%,比越冬前提高1.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6.2个百分点。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今年春耕生产玉米、水稻、大豆种子供应量在70亿斤左右,能够满足生产用种需求;化肥总体供应充足。目前春耕期间投入的各类农机具已检修完成,正陆续投入春耕生产。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春耕生产主要面临田间管理难度大和气象条件不确定性大的问题。由于今年小麦苗情长势不均衡,华北麦区去年秋播以来降水持续偏少,局部土壤表层缺墒,春季受旱冻叠加风险大;黄淮部分麦区长势偏旺,遭遇“倒春寒”的风险大;此外长江中下游地区去年12月以来持续阴雨寡照天气,部分排水不畅田块发生渍害。专家预计,今年粮食作物病虫害可能偏重发生。
在安徽省临泉县单桥镇王庄村李月玲家的地头上,县气象局的科技人员把《春耕春播春管气象服务专报》直接送到了李月玲的手中,指导农民根据气象信息,科学开展农业生产。
李月玲说,有了这种“直通式”气象科技服务,她对今年的小麦、油菜春季田管更有把握了,“气象科技人员他们给俺提供最新的天气情况,对俺农田管理很有利,俺根据天气情况,知道啥时候除草,啥时候施肥,田间管理好丰收以后就有保障了。”
据气象部门预测,目前赤道中东太平洋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2019年我国农业气象年景中等偏差,局部地区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温、春旱、低温阴雨和洪涝等灾害,特别是东北地区去年冬季以来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局部土壤缺墒,抗旱保春播任务繁重。
陈友权表示,今年将加强春季田间管理,支持东北地区扩种春大豆,黄淮海地区扩种夏大豆和夏花生,最大限度减轻灾害影响,奠定夏粮丰收基础。陈友权说:“北方冬麦区重点落实好镇压划锄、合理运筹肥水,南方地区重点落实好清沟理墒、因苗施肥,转化弱苗,构建合理群体结构,奠定夏粮丰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