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金黄的麦穗颗粒饱满、随风舞动,联合收割机轰鸣着来回穿梭作业,在孝义市下栅乡王马村,身穿红色连衣裙、黑色高跟凉鞋的村民常海燕,轻松地挥动铲锹平整晾晒的麦粒。在她身后,20多亩麦田静静地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金色——除了几台收割机紧张地穿梭作业,广袤的田地看不到几个劳作的农民。
随着农业机械参与到农业生产中,传承了几千年的农耕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如今农村的“三夏”大忙是什么样的呢?近日,记者走访了各地,看看农业机械是怎么改变农民生产的。
悠闲的夏收季
行走在平坦宽阔的晋南大地上,所见的不是翻滚的麦浪就是青翠的秋田,间或可见驰聘在麦田里的联合收割机,还有田边几个转悠的身影。
翼城县王庄乡石潭村75岁的刘忠良老人端着保温茶杯,悠然地斜坐在地头的电动三轮车上,与村民拉着家常,不时瞄一眼收割机的进度。数十台联合收割机轰鸣着,穿梭在一望无际的麦田里,地头上金色的麦粒从收割机仓门倾泻而下。老人拧开放着绿豆的保温杯,和缓地对记者说:“现在收麦不光快,麦粒一装上车就卖了,今年价钱还算可以,一斤一元多一点。”
说话间,七八亩麦子已收完了,老人和儿子开着三轮车去收割机旁接麦粒。一颗颗黄澄澄的麦粒瞬间装满了车,“突突突”地朝着收购站驶去……
在农民记忆中,“夏忙不算忙,麦忙累断肠”。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每到麦收,农家通常老少齐上阵,每天天不亮下地一直干到天黑,连收割带播种得一个月。
现如今,早上还是地里的麦,中午就成了袋里的粮,过去连续好几天的“麦收持久战”,现在不到半天就颗粒归仓,农业机械化改写着“麦收时间”。
事实上,无论春耕还是夏收、秋收,当下农田里看到的都是现代化的农机具。想当年,老祖宗发明的镰刀、犁耙等农具是农民收割小麦的主要工具。一代一代人就是靠它把麦子割倒,然后运回、碾打、晾晒、收储。今天都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成为传播农耕文化的“老古董”。
忙碌的农机手
夏收季节,最忙碌的是农机手。农机手们不顾炎热,奔波忙碌在一处处麦田,抢收抢种,这期间从南到北到处都能看到流动着的联合收割机、播种机等农机具。在孝义市下栅乡垣头村一望无际的麦田里,隆隆的机声过处,一米多宽的小麦被割倒粉碎,透着麦香的麦粒已收入仓内。
乘收割机从仓里导出刚收的小麦的间隙,农机手武朝晖和王福全与记者聊起了天。已经连续十几年参与夏收的农机手武朝晖介绍说,小麦收割每年都有固定的路线,这款履带式联合收割机作业效率高、操作方便,特别适合下栅的地形地貌。他说,这种车一天能割七八十亩地,这种机子的特点就是灵巧,在什么地里都能割,对付扑倒的麦子、直立的,树跟前的麦子基本都能颗粒归仓。
王福全是一位有着20多年经验的老农机手了,从90年初开始,他开过各种各样的农机。从早上8点钟开始到下午2点,一直忙个不停,连下车喝水的功夫都没有。老王说,自己年轻的时候在部队里服役了5个年头,练就了一身好身板儿,就是一头连续作战能力特别强的“老黄牛”。再说,乡亲们撵到地头来找他干活,看重的就是自己的收麦技术。
虽然劳动强度很大,但是收获的喜悦始终洋溢在他的脸上。可能正是因为这样的个性,村民们才信赖他,才追着找他干活。让记者最为感动的是,老王说的这样一句话:下点儿苦挣来的钱,花着心里才踏实。
农业生产的新“机”遇
曲沃县里村镇北辛村店村民王海军,全家种了20亩小麦,今年长势比去年强,往年收小麦需五六天时间,今年仅用一个多小时就收完了。农机手王小康,一台收割机配两个司机,一天能收割100多亩。他说,以前五六天才能干完的活,现在一天时间,准确说是一晌午时间就结束了。生长了9个月的小麦,似乎在“须臾”之间就把它收割完毕。
地处临汾盆地南端的曲沃县,地肥水美,风调雨顺,是典型的平川县,农业生产非常适合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在今年的“三夏”工作中,曲沃县机械化率首次达99.9%以上,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农事生产中,时间缩短,速度加快,劳动强度小,农民彻底告别了镰割、肩挑、牲畜碾的历史。
为完成“三夏”机械化作业任务,我省各有关部门通力配合,形成整体合力,确保各项保障措施落实到位。各级农机部门早动手、早准备,周密部署,统筹安排,优先补贴“三夏”作业农机具,并协调生产厂家和经销企业及时供应到位,保障“三夏”期间作业机具数量。指导机手维修保养机具,确保“三夏”作业机具技术状态良好。
目前,我省小麦机收作业基本结束。今年“三夏”期间,我省投入45万台农业机械,其中小麦收获机1.3万台,夏季复播机具4万台,由南往北、从东到西,大型联合收割机在三晋大地参加机收会战,跨区作业、趁天抢收、颗粒归仓……在田野里“大展雄风”的现代农机,让丰收的小麦如期收获入仓,进一步夯实了“粮仓”,也展示出农业生产中的新“机”遇。(山西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