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内 > 正文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如何实现了粮食安全?

网络收集2019-08-0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不仅解决了13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也为全球粮食安全、贫困治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70周年如何实现了粮食安全?解放军报推出“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专题策划——粮食安全。

种出优质粮 捧好金饭碗

——追寻黑龙江垦区开发建设七十二年历程

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一楼展示大厅,当地出产的米油豆奶等各类农产品琳琅满目。2018年9月25日下午,习主席在这里考察粮食生产和收获情况时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随后,他双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长地说道:“中国粮食!中国饭碗!”

温暖的话语,是褒奖,也是鞭策,让无数北大荒人激动不已。1947年,一批荣复军人在北大荒点燃第一把荒火,撒下第一把种子。此后,荒火逐渐燎原,种子生根发芽。转眼70余载,奇迹耀荒原。如今,这里的耕地面积达4300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400亿斤以上,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进军北大荒,誓建“北大仓”

一根弯木当辕,后端固定犁铧,前边两根麻绳做索……走进北大荒博物馆,一具破旧的犁杖映入眼帘。讲解员告诉记者,这就是著名的“北大荒开发第一犁”。

与广袤的荒原相比,一具犁杖是何等的渺小!讲解员告诉我们,按照党中央“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重要指示,一批荣复军人创建了宁安 、赵光等第一批国营农场。之后,10万转业官兵、5万大专院校毕业生、20万支边青年、54万知识青年和大批地方干部组成的百万大军,相继投身于垦区开发建设。

“当时的北大荒,野兽成群,沼泽密布,杂草有一人多高。没有住的地方,大家就搭起马架子、地窨子。最可怕的是夏天蚊虫太多,干活时只能戴着蚊帽子,有时只能留张嘴在外边吃饭,蚊虫经常掉到饭碗里。”在八五二农场,记者见到了5位“农垦一代”。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他们依然记忆犹新。

然而,就是在那样的艰苦条件下,他们不等不靠,将无畏之势、前进之姿,定格在黑龙江垦区历史的丰碑上。开垦初期,北大荒年产粮只有0.048亿斤,1978年突破50亿斤,1995年突破100亿斤,2009年突破300亿斤,2015年年产粮达441.3亿斤,2018年实现“十五连丰”……数字可能有些枯燥,却写满建设者的艰辛,见证着奋斗者的足迹!

“今天,这里早已成为‘北大仓’!”在素有“天下第一场”之称的友谊农场,89岁高龄的刘焕高有些兴奋。他介绍,北大荒已建起我国耕地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国有农场群,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黑土生金,清流千里,绿满青山,如今的北大荒俨然一座绿色的宝库!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新一代北大荒人接过老一辈的旗帜,大踏步走在现代化农业的道路上……

农业“国家队”,中华大粮仓

1962年,我国金融机构发行了一套人民币,其中的壹圆纸币上有位女拖拉机手形象。在那个农业生产以人力、畜力为主的年代,这一设计饱含着人们对现代化的憧憬与向往。

在建三江管理局七星农场,记者见到59岁的秦泗利时,他正开着一台大型机械忙碌着。脚下的这片土地,迎来了又一个丰收季……

“过去,种地靠人力、畜力,收割用镰刀,条件好点的用‘小四轮’,费时费力效率低。现在,从播种、管理到收割清一色使用大农机。以前十几天的活,现在几个小时就干完了。”聊起北大荒的发展变化,秦泗利很感慨。他介绍,这个农场建设的“国家大田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能够全面积、全方位提取农作物生长的要素信息,并通过科学分析找出作物生长规律,制定规范的种植模式。

从昔日茫茫荒原到拥有千万亩耕地的黑土地上“鱼米之乡”,从住地窨子、马架子到如今楼房林立的新型城镇,从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方式到以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为标志的现代化大农业……七星农场取得的成就,是黑龙江垦区建设发展的缩影。如今的垦区,已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国家队”,被誉为国家“抓得住、调得动、能应对突发事件”的中华大粮仓。

“北大荒种一年,一亿人吃一年”,这句话形象地道出了黑龙江垦区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的卓越贡献。

2003年“非典”期间,他们一周内向北京供应2.5万吨平价优质大米;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们向灾区捐赠4600吨优质大米,可满足30万人一个月的口粮需求……据黑龙江垦区一位领导介绍,垦区商品粮调出量约占全国粮食调出总和的1/4,每年调出的粮食可供京、津、沪、渝四大直辖市人口一年的口粮供应。

勇敢走出去,争做“大粮商”

如果你以为北大荒只是粮食大基地的话,那就有失偏颇了。

“近年来,黑龙江垦区在狠抓粮食生产的同时,拉长产业链,打造大企业,在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产业的道路上越走越快。”黑龙江垦区一位领导对记者说。据介绍,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黑龙江垦区就是我国出口贸易的生力军。那时,我国外贸出口创汇产品稀少,垦区由于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为国家提供了品种繁多、质量优良的出口产品。

1978年5月,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对外经济贸易局(简称外贸局)正式成立,垦区对外贸易开始步入快车道,到1987年产品出口额达3.18亿元。后来,垦区外贸出口由单纯供货变成了自主经营,出口商品包括粮油、食品、饲料、工艺品四大类11个品种。在积极发展进出口贸易的同时,垦区还不断加大国际间的经济技术交流。如今,垦区已成为日本、韩国、荷兰、美国、加拿大等国商人的投资热土。

与此同时,垦区将海外资源开发作为对外开放重要渠道,鼓励农场、企业和家庭农场“走出去”,利用闲置农业设备、农业种植技术和劳动力到国外从事农业资源开发,先后有30个农场和龙头企业在国外注册公司、租种土地,输出农机和劳务。

“开放,赋予北大荒无限活力。”来自黑龙江大学的李教授,长期关注着垦区的发展。他说,对外开放让一直以“种粮大户”形象示人的垦区,逐渐转型为国际“大粮商”。在他看来,勇于开拓是北大荒精神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代表了北大荒人的意志品格,“成绩与辉煌已属于过去,北大荒已扛起新的使命与担当”。

2015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印发,新一轮改革拉开大幕,农垦迎来转型发展的新契机。人们相信,老一辈人留下的北大荒精神,必将凝聚起推动发展的强大力量,让黑土地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让中国人的饭碗装满优质中国粮

6月中旬,农业农村部发布数据显示:今年我国夏粮面积预计基本稳定在4亿亩,预计亩产提高10公斤。无疑,今年又将是个丰收年!

“中国粮食!中国饭碗!”去年9月,习主席在北大荒考察时双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长地说。“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十几亿人口要吃饭,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连获丰收,去年粮食总产量达13158亿斤,连续7年稳定在1.2万亿斤以上。大好形势下,习主席还反复强调“饭碗”问题,可见其何等重要!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一米一饭关系国家安危、人民幸福,手中有粮才能心中不慌。尤其是作为一个有13亿多人的人口大国,粮食安全问题更是非同小可。可以说,只要粮食不出大问题,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就能稳得住。这个道理恐怕每个人都懂,但在农业形势好的时候,有的人往往容易麻痹松懈,尤其在取得发展成就的时候,更容易好了伤疤忘了痛。

《左传》有言:“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算起来,我们挥别粮票的历史也不过才20余年。在粮食安全问题上,我们不能侥幸,更不能折腾。须知,粮食安全一旦出了问题就会非常被动。因此,粮食安全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言过关,保证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不能有丝毫含糊。这几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把确保粮食安全放在首位,体现的正是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驾驭全局的战略视野。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粮食消费总量呈现刚性增长趋势,据测算,到2020年我国粮食消费总量将达到1.4万亿斤。与此同时,老百姓的粮食需求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放心”“吃得便利”跃升,人民的美好生活追求对优质粮食的供给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从这个角度讲,粮食安全已不再仅仅是保证粮食生产数量,即保证粮食尤其是口粮的自给率,而且还要保证粮食生产质量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更要提高粮食的市场竞争力以抵御国外粮食冲击。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正因如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农村现代化的建设任务,并将其与农业现代化一并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新时代,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像重视农业一样重视农村发展,使二者同步推进、相得益彰,让亿万农民参与和共享现代化成果,必然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根基,逐步推进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

天雨虽宽,却不润无根之草。促进农业发展受益者是农民,主角也必须是农民。提升粮食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既需要农业技术、设备等物质要素现代化,又需要农民素质、能力现代化。为此,须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行动,健全职业农民培训制度,把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培养成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

夏粮丰收,底线筑牢,观风云变幻,人们多了几分气定神闲。但“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粮食生产永远在路上,粮食安全永远在路上。只要我们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稳扎稳打,实干苦干,善始善终,确保各项政策落地开花,就一定能让中国人的饭碗装满优质中国粮!

喜看稻菽千重浪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赤子之心

一如既往,去年冬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又去了海南,和自己的团队在基地一待就是3个多月。

他已经89岁,身体大不如前。数十年如一日候鸟般奔忙的背后,是这位老科学家对梦想的执着、对国家和人民的赤子之心。

袁隆平出生在动乱年代,从小跟着家人过着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在重庆求学时,经历了大轰炸,他感到,要想不受别人欺负,国家必须强大起来。新中国成立前,袁隆平亲眼见到倒伏在路边的饿殍,十分痛心。选择农业报国,源自袁隆平想让大家“吃饱饭”的强烈愿望。

农业报国,充满艰辛。1956年,袁隆平发现水稻中一些杂交组合有优势,认定这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培育杂交水稻的念头,第一次浮现在他的脑海。1966年,他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拉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此后,他与学生李必湖、尹华奇成立“三人科研小组”,开始了水稻雄性不孕选育计划。1970年,在海南发现的一株花粉败育野生稻,打开了杂交水稻研究突破口。1973年,他正式宣布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回忆起那段攻坚克难的日子,袁隆平记忆里最深刻的细节之一,是背着够吃好几个月的腊肉,倒转好几天的火车,前往云南、海南和广东等地育种研究。他回忆说,这样的经历“就像候鸟追着太阳”。

解决了“吃饱饭”的问题后,袁隆平将更多精力放在了“吃得好”和“更健康”上。由他领衔、已实施10多年的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从过去强调产量,向兼顾绿色优质目标转变。

2018年9月,多个单位和部门的专家对袁隆平领衔的“低镉水稻技术体系”多点生态试验进行了综合评议。结果显示,“低镉稻”稻米镉含量在每公斤0.07毫克以下,低于每公斤0.2毫克的国家标准和每公斤0.4毫克的国际标准。这表明,“低镉稻”在不同镉含量土壤、不同栽培方式下的表现都较为稳定,为我国从根本上解决“镉大米”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

让杂交稻技术贡献人类,这是袁隆平的梦想。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仅在“一带一路”沿线,就已有40多个国家种植了超过700万公顷的杂交水稻。

“洞庭湖的麻雀——见过几回大风浪”,这是湖南人常说的歇后语。在讲述自己的杂交水稻梦时,袁隆平笑言:“有人说我是洞庭湖的老麻雀,但我更愿意做太平洋上的海鸥,让杂交水稻技术越过重洋。”

“中原粮仓”再获丰收

经国家统计局核准,今年河南省夏粮总产量为749.08亿斤,比上年增加26.34亿斤。夏粮播种面积、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图为今年夏天河南省唐河县农民操作机械设备收割小麦的情景。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摄

黑土地上好耕田

——一个种粮大户的农业科技经

七月的北大荒,一派生机盎然景象。放眼远眺,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白鹭在绿油油的稻田上空自由飞翔,徜徉在美丽的田园风光间,一批批游客流连忘返。

“庄稼长势喜人,必将又是一个好年成!”站在田垄旁,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七星农场种植户杨布海心情格外好。他告诉笔者,去年,自己种植的水稻获得大丰收,而且销路很不错。鉴于这种情况,今年他又扩大了种植面积。

顺着杨布海手指的方向望去,远处的稻秧随风摇曳,不时泛起层层稻浪,煞为壮观。“这么大规模的种植,雇了不少人手吧?”听了杨布海的介绍,一旁的游客颇感惊讶。

“还真没雇几个人。”杨布海扭过头笑着说,现在种田靠的是“智慧铁牛”,方便、高效又快捷。看游客依然疑惑,他索性把大家领到不远处的农机具中心参观。洋马插秧机、沃德耕地机、佳联收割机……刚走进农机具中心,一字排列的农机具像受阅的方队一样,映入游客们眼帘。

“这台洋马插秧机安装了GPS系统,一个工作日能完成60多亩地的插秧任务,相当于30个人干一天。”从杨布海的讲述中,人们约莫能感受到他的过人之处。他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生产早已不是仅仅跟土地打交道的行当了,而是“适当体力劳动+大量脑力付出”的结合体。

这几年,杨布海不但上了农业科技培训班,恶补相关技术知识,还购置了一批新农机,使农业生产实现了从整地、种植到秋收的全程机械化。农业生产上的大胆投入,让杨布海得了个“杨大胆”的绰号。

“不是我胆子大,而是我从党和政府的决策中看到了发展信心!”聊起这个话题,杨布海变得严肃起来。他说,这几年,国家在财政收支形势趋紧的背景下,坚持把“三农”作为公共财政的支出重点,尤其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农垦要在良种化、机械化、信息化等科技创新和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等,让自己种地更有了期待感、方向感。

除了机械化生产,杨布海还注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把20多种新技术通过配套组装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生产体系,打造出一个现代化家庭农场。每年,他的水稻亩产都远高于整个农场的平均值。如今,杨布海成了有名的“科技种田带头人”,承担了农场新技术示范试验的重任。

沧海桑田,“三农”巨变。在建三江管理局人武部政委康术臣看来,杨布海仅是黑龙江农垦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一个代表。他介绍,去年,建三江科技园区在引进优质、高产、抗逆性较好的作物品种基础上,自主培育了水稻品种三江1号、三江6号,累计推广种植50万亩,较常规水稻亩增产56公斤,累计增产粮食2.8万吨,增加经济效益8000多万元。

“驾着小车去种地,扎着领带去播种,开着空调去收获”,这是七星农场农民留给康术臣的印象。他说,对于这里的农民来说,“面朝黄土背朝天”已成为历史记忆,这片绿色的田野上正升腾着浓浓的新希望……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