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大型纪录片《稻米之路》于7月6日起开播,讲述人类最主要食物之一的稻米从古至今的传播,以及与人类社会密切的关联,跟随一粒米的脚步,看平凡食物背后的人类故事。
稻米:平凡又伟大的食物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种植历史可追溯至一万年前。孔子说过“食夫稻,衣夫锦”。在古代,食用稻米是阶级和身份的象征。而如今的稻米,除了南极和北极,几乎已经遍布了每一片适合生长的土地。穿越亚欧大陆,给予地球上60%的人口源源不断的生存能量。稻米,现今已经变成这样一种平凡又很伟大的食物。
与稻米结缘:积跬步,保初心,行千里
在《稻米之路》中,完整记录了稻米的脚步,从南方的长江流域到松花江以北,从干旱的西北高原到东北黑土地。接着,稻米的脚步走向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再到西亚乃至亚欧大陆另一端的意大利,造就了精彩纷呈的世界文化。
在东南亚地区,凭借其充足的日照时间,丰富的降雨量,使得生长在此的稻米品质极高。许多华人都会来到东南亚,挑选新米进口中国,选择稻米作为谋生工具,这其中就包括了郭氏集团的创始人郭鹤年。
在郭鹤年的打拼经历中,母亲郑格如女士对他的叮嘱,多年后他依然十分清晰:“你是做粮食的,你不能害老百姓,千万不能多赚。你要记得粮食是老百姓用的。”正是这样的叮嘱,让郭氏集团在粮油业的宏图奠定了基础。他们自始至终保有一颗赤子之心,看好中国的发展,自上世纪80年代末,郭鹤年老先生和侄子郭孔丰先生,在祖国大陆投资了一系列粮油食品加工等业务,逐步建立了益海嘉里集团。
如今,在益海嘉里的商业版图中,郭孔丰先生依然保有郭鹤年先生的初心。守护祖国老百姓的餐桌安全,为国人打造安全餐桌食品,成为益海嘉里的不懈追求。正是郭孔丰先生这样的坚持和努力,使得益海嘉里经过30年的发展,成为集粮油加工及贸易、油脂化工、粮油科技研发等科工贸业务为一体的世界500强企业。
今天的稻米,不简单
新的时代,稻米需要新的生命。益海嘉里开创的“水稻循环经济”,就赋予了稻米崭新的生命力。传统水稻加工的目标产物仅有食用大米,米糠、稻壳等副产品便成为了负担,丢弃在田间地头的稻壳,还会形成一种黄色污染。如果能将原本是垃圾的稻壳加以利用,变废为宝,环境将有可能大大得到改善。
如何利用大米的全部价值?益海嘉里的“水稻循环经济模式”给出了答案。央视纪录片《稻米之路》的镜头也聚焦到益海嘉里水稻循环加工模式示范地,探寻稻米的奇妙旅程,展示大米全部的价值和前世今生。
在稻壳锅炉中,稻壳变身燃料,成为燃煤的替代品进行蒸汽发电。据统计,益海嘉里每年燃烧稻壳约60万吨,相当于节省煤炭约35万吨,节省发电成本约7200万元,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3500吨。稻壳发电技术对解决能源消耗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提供了具有现实意义的解决途径。
稻壳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同为水稻加工副产品的米糠同样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在稻米循环经济系统中,米糠被加工为食用油,从不被利用的副产品变为稻米加工的一项重要产品。同时,益海嘉里利用米糠保鲜技术,既提升稻米油产率和质量,又从稻米油副产品和米糠粕中提取脂肪酸、米糠蜡、米糠脂、谷维素、阿魏酸等多种高附加值产品,这些衍生产品被广泛应用于专用油脂、油脂化工、化妆品等行业,这一系列的延伸产品开发,使宝贵的米糠资源得以充分开发利用。
如果说粮食和发电、食用油产生联系还容易想象的话,稻米加工和轮胎产业进行联合,就是一项惊人的创举了。在益海嘉里“水稻循环经济模式”的最后一环,稻壳焚烧的灰烬中,一种名为“白炭黑”的粉末被提炼出来,被证明是生产绿色轮胎的上佳原料。利用稻壳生产白炭黑,是稻米循环经济系统中技术难度和科技含量最高的一项成果,目前益海嘉里生产的稻壳白炭黑,已经实现与轮胎生产巨头的跨行业合作,正在全球范围推广应用。
益海嘉里新模式,更“粮”心
像郭鹤年先生总是说的那样,“应该加大在中国(内地)的投资,相信改革不可能走回头路”。郭孔丰先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那颗心向祖国的赤子之心。从创业之初,益海嘉里就坚持服务百姓,30年来,益海嘉里始终在为中国粮油行业发展和国人餐桌安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益海嘉里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了稻米加工产业的开拓者,让古老传承的稻米文化焕发出新生。
如今,益海嘉里旗下益海(佳木斯)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已经被国家发改委与国家标准委正式批准为国家级“水稻加工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单位。开创新的模式、引领产业方向,益海嘉里在水稻加工产业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也在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上取得突破。
人类的祖先在选择稻米时,也许不会想到,这种看似平常的食物不仅能够供给能量,还能像今天以及不远的将来那样,创造无限的可能性,推动世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