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内 > 正文

吉林:黑土地“绽放”时代芳华

2019-09-02

  初秋的吉林,玉米、大豆等农作物长势喜人。记者在采访时,无处不感受到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吉林省农业农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人工扶犁、牛马拉犁播种到拖拉机播种、再到农作物生产全程实现机械化;从农民合作社诞生到寒冷的冬天也能吃上时令新鲜的自产蔬菜……这一幕幕发生在吉林省黑土地上的新变化,既波澜壮阔,又细致入心。

  告别土犁杖 实现机械化

  吉林省榆树市环城乡姜家村,耕地面积998公顷,人口862户3396人,以前用马犁杖耕地,每个马犁杖每天能耕2.5公顷地。村党支部书记郭秋红告诉记者:“马犁杖耕地既浪费时间又影响产量,过去,全村十几户人家只有一副马犁杖,耕地从每年4月中旬开始,到6月初结束,时间长达一个半月,施肥、喷施保护性农药不能一次性完成,产量也低。2009年,我们村开始逐渐使用拖拉机耕种,很多综合集成技术也能一次性完成,产量是马犁杖耕地的两倍多。2012年,村里全都使用上了拖拉机耕种,姜家村从此告别了用马犁杖耕地的历史。”

  姜家村的变化是吉林省70年来农业农村发展的一个缩影。到2018年末,全省农机总动力达3462.19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121.74万台。其中水稻插秧机9.06万台,稻麦联合收割机2.96万台,玉米收获机6.14万台,免耕播种机保有量2.63万台,深松机械保有量4.20万台。

  目前,吉林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7.5%,玉米、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89.81%、93.99%,机械化和集成技术的应用,使全省粮食平均亩产达到了2000多斤以上,吉林省已经连续6年粮食总产超过700亿斤。

  提升组织化 结出丰收果

  1999年4月28日,吉林省梨树县梨树镇夏家村六社农民张淑香组织6户农民成立了夏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也是改革开放以后吉林省乃至全国最早登记的农民合作组织。由此,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吉林大地似星火燎原,开花结果。

  2008年,正在吉林农业科技学院读书的青年农民李华靓,由于学到了合作社的经营理念和模式,看到了合作社未来发展的空间,他在上学期间就回到家乡长春市双阳区奢岭街道马厂村,和8户农民于2008年5月4日成立了“长春市双阳区晟华农民专业合作社”。

  长春市双阳区晟华农民专业合作社设有理事会、监事会,下设生产技术部、市场营销部、财务管理部、综合服务部,并成立了农机作业队、稻米加工厂、水稻高产栽培基地。已建育苗大棚5万平方米、大型粮食晾晒场6000平方米、150吨电子汽车衡一座。2019年初,新建有机绿色蔬菜基地一处,塑料大棚23栋,绿色蔬菜基地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现拥有水稻收割机5台、大中型拖拉机7台、插秧机、育秧设备等20台套。拥有办公楼1栋300平方米。合作社承包流转土地600亩,土地代耕和机械化作业面积达300多公顷,每公顷为农户节约劳动成本2000元左右,带动马厂村及周边农户1000多户,间接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200余人,年均为入社农户增收6000余元。

  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的成功兴办,让吉林农民看到了丰收的希望,收获了丰收的果实。在吉林农民发展合作组织和家庭农场的过程中,当地党委和政府积极引导,热情服务。梨树县采取以下方法组织引导农民兴办合作组织:一是由乡镇涉农站办所参与协办农民合作组织。四棵树乡农业站与当地种植大户联合兴办的红嘴富民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在集约经营土地700余公顷,辐射周边4个村,农业站为种植户全程提供技术和管理服务,推动了土地规模流转工作有效开展。二是依托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办。由梨树镇高家村党支部牵头成立的“华兴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全村302户社员全部加入合作社,瓜菜大棚1044栋,种植蔬菜品种16个,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哈尔滨等地,合作社人均纯收入2.4万元。合作社成立以来,共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500多人,有力地带动了全村和周边5个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三是依托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兴办。梨树县现代天丰集团、曙光集团、红嘴集团等企业组建种植、养殖合作社就达200余个。四是依托农业科研推广机构兴办。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先后在大房身、四棵树、喇嘛甸等乡镇组建了土地集约经营合作社、农机合作社等近100个专业合作社。

  据了解,2018年,吉林省注册登记农民合作社89388个,比2017年增加4696个,增长5.5%,成员总数达119.7万个,其中农民成员占80.7%,带动非成员农户数62.66万户,成员出资总额138.9亿元。合作社中种植业合作社达48117个,占总数的53.82%,其中:从事粮食产业的合作社达到35966个,从事蔬菜产业的合作社达到2220个。被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认定的县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数量为2800个,比上年增加36.6%。全省拥有注册商标的合作社有1992个,通过农产品质量认证916种。农民合作社经营收入44.18亿元,盈余10.04亿元。统一组织销售农产品总值64.61亿元,统一组织购买农业生产投入品总值26.17亿元。

  瞄准市场化 冬有自产菜

  吉林省双阳区裕民蔬菜种植基地位于奢岭街道团结村九社,面积5万平方米,现有大棚12栋,品种有草莓、香瓜、葡萄等,蔬菜品种有茄子、豆角、黄瓜、辣椒等,每年产量15万斤。村里的农民张燕说:“现在,即使是三九寒天,家里来了客人,我们也能很快到裕民蔬菜大棚里现摘黄瓜、辣椒等新鲜蔬菜。不像几年前,冬天买不到新鲜蔬菜。”裕民蔬菜种植基地建设的大棚采用土堆技术建设,这项技术的好处是环保、不烧煤,冬天照样生产叶菜和果菜。裕民蔬菜种植基地负责人吴琼告诉记者:“设施农业是我的梦,冬季里,让身边的城乡居民吃上时令新鲜的蔬菜是我的追求。2012年,我和老公开始兴建大棚,就是想圆一个冬天的东北农村也能吃上自家产的新鲜蔬菜的梦,这个梦我实现了。”

  据了解,近几年吉林省依托区位资源优势,瞄准市场需求,稳定露地蔬菜播种面积,扩大设施园艺面积,重点发展冬春季能够正常生产的日光温室,支持集中连片开发,全面提升设施园艺生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和质量安全水平。2008年,为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全省启动了“百万亩棚膜建设工程”,对新建的70亩以上规模园区进行建设补助。2017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棚膜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省财政设立专项补助资金,实行普惠式敞口补贴。近两年,吉林省财政累计投入补助资金3.27亿元,各地新建标准棚室9万亩。2018年,全省设施蔬菜总产值142亿元。

  目前,吉林省规模园区共648个,其中100亩以上集中连片的园区多达406个,1万平方米以上智能化温室11个。整乡整村发展设施园艺产业,已成为吉林省韭菜、豆角等重要批发集散地。种植品类多样,在错季种植地产瓜菜的基础上,大樱桃、木瓜、火龙果等高价值水果也有大面积种植。

  70年砥砺奋进,70年壮丽辉煌。吉林省农业从手扶犁杖到全程机械化,从公顷产粮1000多斤到现在的两万多斤,从单一技术到集成技术应用,从大水漫灌到滴灌和指针式喷灌,都印证了吉林省农业取得的骄人成绩。全省粮食总产已连续6年突破700亿斤,成为共和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屏障。粮食单产名列全国前列,全省肉蛋奶总产量和个人占有量位列全国前排。设施农业的创新发展,寒冷的冬天也能让吉林人民吃上本地产的新鲜蔬菜。70年来,吉林农业有无数个中国第一,农民资金互助社、订单农业等等。吉林,这个关东农业大省,已经和必将为共和国的繁荣富强做出更大的贡献!(阎红玉)

  转自:农民日报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