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内 > 正文

西藏农牧业实现历史性跨越: 草丰牛羊壮 沃野尽飘香

2019-09-29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凝心聚力,辛勤耕耘,在世界屋脊上创造了西藏农牧业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农牧业发展有了质的飞跃,农牧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牧业强、农牧区美、农牧民富的画卷正不断铺展……

  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山南市乃东区克松村帕珠老人曾经在农奴主的皮鞭下生活了十几年,“当时,不敢奢望吃饱,连清茶、糌粑有时也会被克扣。”

  民主改革前,占西藏总人口不足5%的农奴主占有西藏全部生产资料,农业生产长期采用原始的耕作方式,广大农奴饥寒交迫,生活困难,因饥寒贫病而死亡的不计其数。1940年对藏东地区的一组调查数据显示,38%的家庭从来没有喝过茶,51%的家庭吃不起酥油,75%的家庭有时不得不吃野草充饥。

  民主改革开创了西藏发展新纪元,农牧业从此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各族群众创造了西藏农牧业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

  数据显示,2018年,西藏粮食产量达到104.4万吨,是1959年的5.7倍;肉奶产量分别达到27.8万吨、40.87万吨,分别是有史料记载的1978年的6倍、4.4倍。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450元,是有史料记载的1965年的106倍,农牧民实现了从民主改革前的终身负债、不堪重负到人均收入上万、日益富裕的历史性巨变。

  “民主改革以后,各级政府从上到下大力抓粮食生产,不断引进和推广粮食增产的新技术、新品种。”自治区农科院院长尼玛扎西介绍。

  1980年以后到本世纪初,西藏人民在中央的特殊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进一步放宽了农牧区政策,在坚持土地、草场公有制的前提下,农区实行“土地归户使用,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牧区实行“牲畜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长期不变”,是全国第一个免征农业税的地区。特别是在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以后,围绕“一个中心、两件大事、三个确保”的新时期西藏工作指导思想,农牧业农牧区得到快速发展,多数群众的温饱得到解决,实现了粮油基本自给。

  “吃得饱”,还要“吃得好”。进入新世纪,自治区党委、政府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农牧业结构,于2003年提出了大力实施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战略,西藏餐桌上的萝卜、白菜、土豆“老三样”逐渐变为配菜,应有尽有的鸡鸭鱼肉、多种多样的新鲜蔬菜已成为餐桌上的“主角”。

  “现在我们青稞育种不仅仅注重产量,还要注重品种的加工价值和市场受欢迎程度。”自治区农科院青稞育种室科技人员扎西罗布说。在他身后的试验田里,紫色青稞、墨绿色青稞、糯青稞等在阳光下,尽情绽放着金秋色彩。

  产业化发展助民富脑袋、鼓口袋 

  西藏民主改革以来,在国家和兄弟省、市、自治区的帮助和支持下,经过全区党政军民的艰苦努力,西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逐步奠定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

  1977年,全区粮食首次突破50万吨大关,畜牧业从1973年提出了调整牧业生产结构和畜群结构,1978年牲畜总头数达到2349万头。但当时农牧民商品观念淡薄,市场发育程度较低,严重制约了农牧业产业化发展。

  同样的土地,在观念转变后结出了“金色”果实。在发展蔬菜种植产业前,白朗县彭仓村村民以种植青稞和饲养牲畜为主。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因彭仓村临近公路,交通便利,白朗县便将该村列为蔬菜大棚技术推广示范村。然而,彭仓村蔬菜种植推广过程却遭遇重重阻碍。

  “那时种蔬菜对村民们来说还是新鲜事物。”村干部边巴顿珠说,村民担心有限的土地种植蔬菜后,粮食会不够吃。经过援藏干部与边巴顿珠反复劝说,陈旧的思想观念,在一次次激烈碰撞之后,慢慢得到转变。彭仓村村民们尝到甜头后,开始大规模种植蔬菜。到2011年,在蔬菜产业拉动下,彭仓村成为全乡第一个人均收入过万元的村子。

  与彭仓村一样,进入新世纪后,全区农牧业产业有了新的飞跃。西藏先后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资金269亿元,实行种粮直补等9种补贴政策,力促青稞、牦牛、藏猪、奶牛、藏羊、蔬菜、饲草七大农牧产业不断发展,使得农畜产品众多,市场上、超市中应有尽有、琳琅满目。农畜产品质量不断提升,累计认证“三品一标”产品225个, “艾玛岗”土豆、“岗巴”羊、“帮锦镁朵”藏毯等著名品牌不断涌现。农牧民实现从民主改革前吃不到肉、喝不起酥油茶到现在农牧业产业发展后劲十足、农产品丰富多样的历史性巨变。

  同时,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不断发展壮大的转变。当前全区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44个,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0009家,家庭农牧场138家,在帮助农牧民富脑袋、鼓口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土地释放新活力 

  1959年,山南地区乃东县克松村掀起了民主改革运动,随后在农区、牧区先后推进了民主改革工作,百万翻身农奴分到了280万亩耕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实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耕者有其田”的愿望。昔日农奴成为了土地的主人,激发了农牧民群众发展生产的活力。

  在1959年民主改革的当年就取得了粮食生产大丰收,比改革前的1958年增加4.5%,达到18.29万吨。

  “对我们来说,土地就是命根子。” 年近六旬、拉萨市曲水县才纳乡白堆村村民白玛对土地很有感情。

  为使农牧民的“命根子”变成“活资产”,进入新世纪后,西藏先后落实和完善草场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展了以农村土地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农牧区改革工作,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在保护农牧民权益的同时进一步盘活了土地资源,激活了土地潜在价值。

  “早就想贷款买辆货车跑运输,但一直发愁没东西抵押。现在好了,土地承包经营权也可以抵押贷款,换来资金用于周转。”2015年,白玛如愿从中国农业银行贷到8万元,圆了自己的买车梦。

  60年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和自治区的坚强领导下,相继开展了土地制度、金融体系、创新体制、对外开放等领域的改革,有力促进了西藏农牧业发展。

  特别是近几年开展的“1+6”农村改革试验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等改革,逐步为农村土地松绑,有效保护了农牧民群众的权益,让农牧民吃了“定心丸”。同时农村土地审批管理机制、农村产权交易机制、投资融资机制、利益联结机制、投资管理机制等为西藏农牧业发展注入巨大活力。全区像白玛这样从土地中受益的农牧民群众越来越多,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靠改革全面提升土地附加值、创新驱动农牧业发展,已成为西藏农牧业发展新常态。如今,西藏农牧业正向更加现代、更加优化、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的道路阔步前行。

  转自:西藏农牧信息网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