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历史从此开辟新纪元。饱受战争创伤的中华民族踏上崭新的历史征程,源远流长的中华农耕文明焕发出勃勃生机。
为答好“谁来养活中国”的世界难题,70年来,从废墟中起步的中国农业革新求变、披荆斩棘,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创造出以有限资源确保世界最大规模人口粮食安全的空前奇迹,为共和国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昌盛做出巨大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顺应中国与世界深度融合、命运与共的大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推动农业国际合作走深走实,努力践行中国将自身发展与世界共同发展融为一体的不变初心。
从物资严重匮乏到全球主要农产品进口国——
引进来:中国市场吸引世界目光
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即将于11月5日召开,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东方。作为迄今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它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是中国与世界的亲密握手。去年举办的首届进博会上,农产品和食品展馆成为参与国家和企业最多的展区,泰国的辣椒,丹麦的牛奶,澳大利亚的蜂蜜……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农产品进一步满足了国内日益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也为全世界农民和农业企业拓展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从父辈关于“粮票”“油票”的记忆逐渐远去到“车厘子自由”“榴莲自由”成为时下年轻人的网络流行语,中国与国际市场相向而行的路已走过沧桑70年。
为了迅速改变贫穷落后的经济面貌,新中国成立初期即确立了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通过出口国内农产品以换取外汇保证工业品进口。新中国成立后头十年,农产品占货物出口总额的70%以上,农产品进口则被排斥在外,市场上曾充斥一时的奶粉、罐头、饼干等舶来品也销声匿迹。
以农副产品为主的出口贸易结构为创汇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却严重抑制了农业进口贸易的发展。1953-1977年,中国贸易额在世界中的占比由1.53%下降至0.6%,几乎没有参与二战后世界贸易的高速增长。
改革开放激活一池春水。为更快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社会,我国迫切需要加入被称为“经济联合国”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经过15年的艰辛谈判,中国于2001年正式入世,这成为中国对外开放历史进程中的关键转折,中国融入全球经济和贸易体系的步伐大幅加快。
入世之后,中国切实和严格地履行了对WTO作出的承诺,农产品平均关税由23.2%降至15.2%,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已成为世界上农产品市场最开放的国家之一。巨大的市场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飞速发展,2001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279亿美元,到2018年增至2178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二大农产品进口国和第二大农产品贸易国,也是大豆、食糖、棉花等大宗农产品的全球最大买家。
除了加大货物贸易,我国还引进大量农业种质资源、先进技术和农机装备。樱桃番茄、黑白花奶牛、长白猪、波尔山羊、白羽肉鸡......今天很多日常消费的农产品都是从国外引进改良的优质品种。
此外,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农业遥感技术、网箱养鱼技术……引进的国际农、牧、渔业先进技术几乎囊括了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加工的所有环节,有效加快了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为推动产业升级奠定了基础。经测算,国际合作使我国农业科技研发时间平均缩短10年—15年,节约研发经费30%—50%。
从过去出口创汇“卖全球”到今天扩大进口“买全球”,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只有几个农业试验场到今天发展成全球最完整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国农业对外开放的阔步前进不仅缓解了我国农业资源压力,极大地丰富了国内市场,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让中国农业发展实现了从追赶、并跑到领跑,也让全世界搭上中国经济的快车。
从引资引技引智到共商共建共享——
走出去:“一带一路”加速农业成果全球共享
5月28日,柬埔寨香蕉首次输华接收仪式在上海举行,这是“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互利合作的又一成功实践。
2017年7月农业农村部牵头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认定了首批10个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柬埔寨—中国热带生态农业合作示范区就是其中之一。该示范区以香蕉产业为突破口,探索建立了符合当地实际的产业标准,并被柬农村渔业部采纳,向我国成功申请了输华香蕉资质。柬埔寨土地和人工成本较低,中国种植技术先进,双方优势互补。获得输华认可将给柬埔寨香蕉种植带来巨大发展机遇。
“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建设既是助力中企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也是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互利共赢的有效途径。”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主任杨易说。
加入世贸组织和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农业对外投资合作提供了强大新动能,我国农业从注重“引进来”发展为“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双轮驱动,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大,模式不断创新,为我国农业优势产能拓展了更大空间,与东道国实现了互利共赢。
截至2018年底,我国农业对外投资存量超过189.8亿美元,较2003年底增长了22倍,境外设立农业企业超过850家,平均投资规模超过2000万美元,并逐渐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聚集。目前,我国在“一带一路”国家投资存量达到94.4亿美元,较五年前增长70%。一大批中国企业在这条古老而又生机盎然的丝路上掀起新一轮海外农业投资热潮。
民以食为天,农业项目都是关系到老百姓生活和收入的民生项目,与沿线国家开展农业合作使“一带一路”倡议更接地气,更深入人心。中资农业企业在尼日利亚培育高产水稻新品种,改变当地传统的种植模式,帮助当地人民增产100多万吨稻米,带动5000多户当地农户增收致富,和当地人成为了好朋友、好兄弟。中国橡胶企业入驻老挝,提供了800多个就业岗位,每年带来150多万元人民币的税收。“中国企业把优良的橡胶生产技术带到了老挝,改变了橡胶工人的生活,让老挝橡胶的经济价值得到充分体现。”老挝橡胶协会副会长萨讷·朱拉玛尼说。
农业“走出去”促进了我国农业先进品种技术、优势产能与合作国农业资源的有机结合,带动了当地粮食、经作、畜牧、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发展。与此同时,中资农业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兴建公益设施,向当地贡献大量税收和外汇,显著改善了发展中国家农民生活,增进了双方的民心相通和政治互信。
从受援国到主要援助国——
对外援助:彰显大国担当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对国际援助是谢绝的态度。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才从思想上转过弯儿,认识到接受联合国援助并不是接受施舍,而是国际合作组成部分。”
朱丕荣1950年大学毕业后进入农业部工作,先后从事粮食生产、农业计划、农业外事等农业农村工作达40年之久,还当选过两届联合国粮农组织计划委员会委员。这位91岁的老人是新中国农业国际合作的亲历者、见证者和探路人。
“1979年,世界粮食计划署开始以以工代赈的方式帮我们搞农田基本建设,每个劳动力每天补助3.25公斤粮食,当时基本可以养活一家四口人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利用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优惠贷款超过120亿美元;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中国实施了200多个援助项目,援助总额达6000多万美元;世界粮食计划署在中国实施74个无偿援助项目,价值10亿多美元。这些贷款和援助资金成为当时农业筹措资金的重要来源。
“我任农业部外事司司长的时候,干得最多的就是跑外援。”最令朱丕荣难忘的是欧共体(欧盟)的奶类援助项目。“这奠定了我国奶业发展的根基。”
80年代的中国,喝牛奶是个奢侈的事情。
“1985年,世界人均牛奶年产量100公斤,中国只有3公斤。”朱丕荣给记者讲述起那段往事,“当时不要说农村,就是大城市里牛奶供应也十分紧张。有的青年妇女抱着嗷嗷待哺的婴儿向市政府请愿,要求供应牛奶。”
在农业部的积极推动下,从1986年到1996年,欧共体(欧盟)先后五次给予中国价值1.4亿欧元奶粉和黄油的援助,用于加工生产液态奶,一方面加大牛奶的市场供应,另一方面销售收入用于发展奶业生产体系。
这五期奶业发展项目,是我国农业领域内受援规模最大、涉及地区最广泛、持续时间最长的开放型合作项目。依托奶类项目,蒙牛、伊利、光明、三元等一批大型奶业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奶业的发展和人民食品消费结构的调整。
筚路蓝缕,辟除榛莽。70年的光辉岁月完成了惊叹世人的书写。
2005年12月15日,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在北京正式宣布,将于2005年底停止对华粮食援助,其理由是:中国政府在解决贫困人口温饱方面已经取得巨大成果,不再需要联合国的援助了。这标志着世界粮食计划署对中国25年粮食援助划上句号。
与此同时,中国对外援助的力度却在增加,中国已经从受援国转变为国际援助“合作国”和新的发展资源“提供国”。
“我国的援助方针侧重于技术援助,既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今年7月,援布基纳法索农技组组长梁小平在完成第一期任务后,回国短暂休整。他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说,“我们要引进中国新技术、新理念,培养布方发展的内生动力。”
援布项目是中国农业对外援助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国先后向联合国粮农组织捐赠8000万美元用于在全球开展农业南南合作项目,累计对外援助粮食300多万吨,帮助发展中国家减少1亿饥饿人口。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援建270多个农业项目,对外派遣农业专家2000多人,帮助当地培养农业人才18万人,并提供大量农业机械、良种、化肥等农用物资,显著提升了受援国农业发展水平,让很多贫瘠的地方变成了富庶的粮食基地。而大批援外农业专家已成为“真、实、亲、诚”外交理念的践行者、中国先进农业技术的传授者、美好中国故事的传播者。
“未来三年,中国将再派出500名高级农业专家,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境外经贸合作区分论坛上,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做出承诺。农业援外表明中国正承担起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的重任,彰显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从解决“中国难题”到贡献“中国智慧”——
站上世界舞台中央:引领全球粮农治理体系新发展
6月23日,在意大利罗马召开的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第四十一届会议上,时任中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屈冬玉博士高票当选联合国粮农组织新任总干事,这是该组织74年历史上首位中国籍总干事。
这是属于中国的高光时刻,是国际社会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业农村发展成就的高度赞赏,也标志着中国在致力于自身消除贫困、解决发展难题的同时,将越来越多地为全球粮食安全、减贫事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对外交往局限于前苏联、东欧和50多个发展中国家,到70年代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逐步扩展与西方发达国家及国际机构的往来,再到改革开放至今,与140多个国家建立长期、稳定的农业合作关系;
从1974年第一次世界粮食会议上,各国代表对中国“绝无可能养活10亿人口”的深度忧虑,到198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上,中国政府向世界宣布“中国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再到2014年、2015年先后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少饥饿目标证书、世界粮食首脑会议减少饥饿目标证书;
从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俄总理定期会晤、中德总理年度磋商等政府间重要双边机制,到“南南合作”、东盟与中日韩农业合作、上海合作组织农业合作、中国—中东欧国家农业经贸合作论坛等多边机制,我国农业国际合作机制日益健全;
从担任国际食品法典农药残留委员会主席国,到主持审定3600多项农药残留法典标准,再到成功突破茶叶等优势农产品贸易技术壁垒,我国在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中话语权不断提升;
从两任国家领导人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最高奖——“农民”奖章,到三位中国专家获得“世界粮食奖”,再到屈冬玉当选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我国的“三农”产业发展成就及对全球粮食安全的贡献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需要中国。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贸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从为国际减贫事业做出重大贡献,到连续多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的主动作为赢得世界赞许。
计利需计天下利。新时代的中国农业国际合作,将以更大力度、更高水平致力于促进全球共同发展,为各国分享中国红利创造更多机会,为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