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旬以来,经历国庆假期短暂下跌行情后,国内玉米价格转势反弹。其中以山东为首的华北玉米市场价格 “涨”声不断,不但与连续降价的9月形成鲜明的对比,且不断逼近“1元”大关。同时,由于新粮上市进度缓慢,东北主要玉米深加工企业挂牌价及南北港口玉米价格均出现反弹。而在此背景下,历时半年之久的国内临储玉米拍卖成交率最终已3.14%“平淡”收官。从今年5月23日开始首轮拍卖底价同比大幅提高200元/吨对市场价格的强力支撑到10月17日新粮上市,玉米拍卖黯然收场。
玉米市场“涨”声不断
从东北产区来看:东北多家深加工企业提价,主要原因就是新粮上市进度缓慢,企业库存水平偏低。截止目前,东北产区新季玉米持续收获中,黑龙江省收获进度3成,吉林省收获进度约5成。此阶段农户售粮数量偏少,加之未来几日东北局部降雨,将进一步延误收割进度,所以较短时间内东北新粮难以大量上市,其价格不会承受过大压力。后续农户售粮心态,新粮上市进度对行情影响重大,建议重点关注。国储大豆以及托市水稻收购已经启动,玉米政策性收储尚无消息。
价格方面:以吉林省为例,当地玉米收购价格整体稳中有涨。目前,吉林公主岭中粮黄龙及中粮生化三等玉米价格1700元/吨,折扣1比1.2,水分14-15%之间,水分大于15%拒收。吉林燃料乙醇玉米收购价维持在1700元/吨, 14%水分为标准,水分≥12.5%、≤14%按1:1补量,水分>14%、≤22%按1:1.2扣量。水分>22%拒收。严禁新陈掺混,发现一律拒收。 吉林榆树中粮开秤收新玉米三等1680元/吨,二等及以上1700元/吨。吉林四平天成新玉米开称价格二等以上1740元/吨,三等1720元/吨,水分扣量比为1:1.25。
从华北产区来看,华北地区随新粮收购高峰期已过,各用粮企业到货量有所减少,企业收购价格稳中上行,较前期上涨30-60元/吨不等。目前,山东地区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主流区间在1900-1980元/吨一线,大多稳,个别涨10-20元/吨,后期华北玉米进入晾晒阶段,持续关注天气变化对晾晒的影响。
从南北港口来看,受北方港口收购价格走强,以及月底前到货量偏少提振,广东港口价格再度攀升10元/吨;同时,每年东北港口玉米集港高峰时期在11月底至12月初,现阶段北方港口玉米集港量偏低的原因有二:一方面与东北新粮上市量有限有关;另一方面,国庆节后锦州玉米集港价格降至1750元/吨,“港口-产区”价格倒挂导致可供粮源数量下降。换而言之,以南方进口玉米成本推算,东北玉米价格继续下行空间有限,但继续上行还需面临后期新粮批量上市的考验。
临储拍卖“平淡”收官
从4月的万众瞩目,到5月携起拍价高开200元/吨之势闪亮登场,再到高开低走黯然收场,2019年临储玉米拍卖就这样“平淡”收官。本年度临储玉米拍卖累计成交量仅2189万吨,较上年同期超过1亿吨的水平降低近八成。期间经历了多轮中美贸易战的起伏,饲料消费的波动。其中:
10月17日,今年临储玉米最后一次拍卖如期举行,东北三省一区周度投放量350万吨,成交量11万吨,成交率3.14%。与过去两年相比,今年临储玉米成交并未出现明显的“翘尾”行情。一方面,非洲猪瘟下饲料销量消化似乎是玉米拍卖成交不利的表层原因,但深层次看上年1亿吨成交量透支以及临储玉米拍卖底价同比大幅提高才是主因。
虽然,相较于过去两年,临储玉米结转库存累计下降已超过1亿吨,但按照国内年产量和消费量2亿多吨的体量来看,国内玉米供过于求的格局或于明年得以改观,换而言之,在今秋新粮上市的季节,从供求基本面来看玉米价格不具备大涨的基础。
展望后市,随着今年临储玉米拍卖的落幕,东北新玉米陆续收获、零星上市,国内玉米市场焦点也将逐步从陈粮转向新粮。考虑到临储玉米已存放多年,未来国内玉米市场供应将呈现供大于求,且可能存在结构性供需缺口,关键在于在秋粮大批量上市之前东北玉米上冻前气温等因素变化对玉米品质的影响。从收获前品质来看,除今年黑龙江玉米量减质降以外,吉林等传统优质玉米产区粮质好于上年,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