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内 > 正文

数字化转型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

网络收集2019-10-22

数字农业作为农业发展的高级形态,是《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的重点任务,也是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的重要方式。当前,以“新业态、新功能、新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农业蓬勃兴起,通过对传统农业赋能,催生了大量的新业态,进而推动农业经营增收、流通效率提高和产品质量提升。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数字农业的兴起

随着技术进步与创新步伐不断加快,世界主要农业发达国家都将数字农业作为国家战略重点和优先发展方向,将互联网、大数据、遥感、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发展全过程,构筑新一轮产业革命新优势,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一方面,数字技术的交叉融合、深度融合特征更加明显。比如,数字技术与种植业、农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相结合,带动了数字农业的迅速发展,跨领域农业互联网平台、农业APP等大量涌现,生产服务化、个性化定制和生产资源云化管理与配置将成为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应用推动农业发展动力变革的主要方向。数字农业最早由美国科学院、工程院两院院士于1997年正式提出。相比之下,今天的数字农业建立在前沿技术变革基础之上,全球互联增强、生态系统合作、技术赋能特征更加明显,未来农业技术竞争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激烈。

另一方面,数字技术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增长潜力。农业产业体系、生产经营体系、农资农机体系、农产品供销体系等将发生重大变化。数字技术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供应,以及农产品的储藏、运输、加工、销售等环节在全球市场的分工协作。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在颠覆传统农业产业,越来越多的农户将分享数字经济红利。据思科公司的一份报告预测,仅物联网技术就能为农业创造14.4万亿美元的价值。

数字化转型有助于农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利用数字化技术推进传统农业转型取得积极进展,已成为亚太地区数字化转型投入最大的国家,占比超过60%。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农业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值比重达7.3%,与上一年相比增加0.8个百分点。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2305亿元,同比增长33.8%。截至2018年底,共建成27.2万个益农信息社,提供公益服务9579万人次,开展便民服务3.14亿人次。用数据决策指挥、管理服务、引导产销的方式正逐步得到应用,农业数字化转型初具成效。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更关乎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必须将农业高质量发展始终摆在重要位置,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统筹兼顾。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要在“绿色、安全、优质、高效”方面下功夫,它既包括高标准的农产品、高效益的产业,也包括高效完备的生产经营体系和高品质的国际竞争力,这些都离不开农业数字化转型。

在绿色发展方面,农业物联网、智能农业装备等数字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实现智能灌溉、精准施肥、病虫害有效防治、农作物长势监测等,进一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源头控制。在食品安全方面,条形码、传感器等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追溯农产品种植的农药化肥使用、生产过程添加剂使用,以及流通过程检验检疫信息等,有效追踪从田地进入市场再到终端用户厨房的全过程。在生产效率方面,农业机器人、自主作业系统、智能温室等数字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改善土壤质量,提升设施农业智能化,进而实现产业规模化效益。

农业数字化转型的几个重点方向

随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优质农产品和服务需求快速增长,农业发展导向逐步由增产转向提质。未来农业数字化转型将瞄准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需求,以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数字化发展之路。为此,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数据驱动将成为农业全程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关键所在。未来所有的农业产业单元都将拥有定制化的数据供应系统,无论是建立生产记录台账制度,还是实施农产品质量全程控制,都是建立在数据供应定制化和数据模型国产化基础上的,亟须搭建农业信息资源集成的数字农业平台。

第二,“互联网+现代农业”将更好推动农业全产业链融合。从农资供应,到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再到终端销售各环节,可以通过智慧供应链体系对传统农业组织架构创新,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推动下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在一些地方试点的智慧农场、智慧果园、农产品加工智能车间等,都将有助于农业生产体系完善。

第三,商业模式创新将成为数字农业生态圈建设重要支撑。商业合作从传统的一对一合作、供应商模式转化为包括消费者、运营商和农民在内的生态伙伴集群,彼此共建数字农业生态圈,让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与农业供给精准、高效对接。比如,创意农业、认养农业、观光农业等新业态兴起,就是通过增加消费者体验,让农民更好分享全产业链的增值收益,从而进一步扩大农业市场规模,助推农业六次产业化。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龙海波)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