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近日联合国在华40周年庆典系列活动在北京迎来最隆重的一场。联合国驻华协调员罗世礼先生、各国使馆、国际组织、学术界、媒体以及联合国各机构官员在内的800余名嘉宾出席了庆典活动。
本次活动还邀请了社会各界优秀企业及行业代表,金龙鱼稻米油成为国内食用油品类中唯一入选的产品。
从早年金龙鱼稻米油登陆日本上市,荣获米油国际品质大奖,再到稻米油远销海外,出口美国、加拿大。“献礼”联合国,更是对中国稻米油品质的再度认可。
众所周知,联合国在华40年,也是见证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见证中国农业崛起的40年。
中国从最初的,依赖农产品进口,粮食难以自给自足,几亿人吃饭都成问题的窘境,已发展为,能以袁隆平等中国优秀科学家带头,为亚洲乃至世界的粮食安全与发展做出贡献。
稻米油便是中国农业及食品科技发展道路上的先行者之一。
一款中国制造的稻米油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历程,才能获得如此殊荣,位列中国农业产品中的品质代表?
02
十余年前,益海嘉里副董事长穆彦魁第一次在日本的超市发现了一个中国没有的食用油品类,日文标注品类叫“米油”。
他很不解,随后他找到了超市售货员进行咨询。当得知这种油是从稻米的米糠中提炼出来的,他眼前一亮,全新的产业布局蓝图在脑海中已经有了轮廓。
他几经周折,从日本带回来一点点样品,送到了国内高标准的食用油实验室,意味深长地说了句,“看看我们能不能搞出来。”
对一款国内还未见过的米油着手研发,几乎没有人知道如何开始,没有任何经验可循,甚至没什么资料,从设备,到技术、对于金龙鱼乃至中国来说,稻米油都是一片空白。
一切从0开始,没有捷径,只能孤注一掷。“我们也走过弯路。我们曾引进一整套脱蜡设备,但完全没有派上用场。大大小小做了上千次试验,大部分都是无功而返,探索就是这样,总要有代价”,稻米油研发中心技术经理王勇说。
随着稻米油精炼技术的进展,金龙鱼在这一领域的投入还在不断加大。“每次见到董事长,他最关心的,是消费者对产品体验好不好,反反复复叮嘱的,是一定把油的品质做到最好。”
背负着产品销售压力的张波如是说。“我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从日本和各个国家搜集稻米油样品,拿回来做各项指标的检验和对比,公司的管理层非常重视品质,要求各项指标都要优于行业水准,对稻米油的品质研究,一天也没停歇过”。
研发王勇还透露,在双一万的产品升级过程中,工厂每跑一次做实验,如果不成功,浪费就是200-300吨的油,数亿的投入。“这是绝大多数普通企业想都不敢想的牺牲。
我们只能咬着牙继续干。” 稻米油团队最终把自己逼的有多狠? 为了检验稻米油的品质,他们决定让金龙鱼稻米油登陆日本,去和拥有一百多年稻米油研发历史的国家同台较量。 “赢了,没什么,这条路继续往下走。
输了,知道自己错哪了,更要继续研究下去!因为我们只想给老百姓最好的。” 这么想,也这么做的企业在中国屈指可数。
最终,中国稻米油用与日本主流米油同等的定价,坚持公平竞争的态度,凭谷维素含量高出日本主流米油品牌的3-5倍的品质,成功在日本上市。
上市发布会当天,日本几十家知名零售商悉数到场,包括全家FamilyMart、罗森(LAWSON)、7-Eleven、永旺,以及丸红食品、三菱食品、三井食品、伊藤忠食品、兼松等大型商社,甚至一些同行和对手都同时出现在发布会上。
在日本,一个品牌可以吸引到这么多零售商和客户同时到场的是罕见的。在超市排队购买金龙鱼稻米油的日本民众更是络绎不绝。 日本最大的通讯社——共同社以:
“金龙鱼日本上市,或打破日本国产稻米油格局”为题做了详尽报道。
50多家日文媒体转载,日本CCTV大富电视台、华文媒体也主动对这一事件关注......
金龙鱼稻米日本上市的消息,成为日本那一天最重要的新闻之一。 在日本上市一周年后,金龙鱼稻米油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百店同庆”,众多日本主流超市汇聚在一起为这款中国稻米油庆生。
当地消费者也表示了对产品由衷的认可。
与此同时,品质与美味兼得的金龙鱼稻米油在比利时iTQi(国际风味暨品质评鉴所)173位世界各国美食专家的盲评中夺得优秀味觉奖章。
iTQi评委、国际顶级名厨Alan Coxon在对金龙鱼稻米油评价时曾表示:“好的油就是不掩盖食物本身的味道”。
这一语也道出了东西方对美食文化的共同追求,也为东方稻米油打开欧美市场大门提供了可能。
今年9月,金龙鱼稻米油远销美国、加拿大,成为率先走出国门进入海外市场的中国稻米油品牌。
03
“国家二字,不是一种炫耀,而是一种担当。”
这句话是益海嘉里陈波对稻米油发展十年的总结。
“无论今天稻米油面对的是哪个国家的检验和认可,我们的初心,都是希望最终收获来自中国消费者的认可,是把经得起全世界考验的品质,带给每一位国人。”
稻米油产业的发展不仅限于为民众提供更健康的粮油,它也为中国的粮食深加工产业带来了一个崭新的开端。
作为这个产业链的见证人,益海嘉里集团包装油事业部总监陈波介绍说: 中国每年生产稻谷近两亿吨,但受加工企业普遍规模较小的影响,水稻的综合开发,副产品几乎谈不上什么利用。
陈波对此津津乐道: 在我们的工厂里,一粒稻谷,经过剥壳处理,可以变成了生产电力和蒸汽的原料。
目前1.75吨稻壳可替代一吨标准煤,每年给企业节省7000多万成本,不仅解决自身供电,多余的电力还可以输出。
燃烧后的稻壳变成了稻壳灰,这又是一种极其环保可再生资源。 米糠榨油后形成的米糠粕,可以继续提炼卵磷脂、肌醇、甾醇、谷维素、香兰素等产品。
一粒米在这里“鞠躬尽瘁”,来于大地,归于大地。
陈波推算,如果稻壳发电技术在全行业普及,全国每年可节省煤炭约2600万吨,等于几个大型煤炭一年的开采量,节省发电成本约49亿元,减少二氧化硫排放30多万吨; 如果米糠榨油技术能在全行业推广,每年可为国家增加油脂供应230万吨,年增值约46亿元,若换算成大豆,则节省1.1亿亩左右的种植土地......
“发展稻米油,是真的在为这个国家,为人民做事情。”
正如联合国对中国农业未来所抱有的期待,用食品科技造福人类,为每一个中国人提供更优质健康的农产品,同样是稻米油团队的初心。
稻米油如今所有的成就,只是一颗种子,它终会成长为参天大树,用硕果累累迎接祖国的强盛未来,为我们的国民健康创造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