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源渠道出现转变,给各收购主体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影响。应合理规划建设烘干企业,加强烘干收购监督监管,加强信贷支持,对重点企业予以政策重点倾斜,提高烘干企业入市收购积极性。近年来,潮粮烘干收购已成为常态。粮源渠道出现转变,给各收购主体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影响,如何积极应对这种趋势变化是各收购主体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烘干发展现状
稻谷烘干收购量不断增加。近年来,江西辖区粮库烘干稻谷的收购量占收购总量的比例不断增加,尤其是2016年以来呈现爆发式增长。几个分布在不同稻谷产销区的粮库收购数据显示,近三年烘干稻谷收购量总体比例超过50%,个别非产区粮库早籼稻烘干收购比例甚至达到90%。如稻谷产区某库点2018年、2019年的早籼稻烘干收购量比例分别为72%、88%,2016~2018年中晚籼稻烘干比例分别为6%、25%、67%。
烘干稻谷收购量发生变化的原因:一是人力不足,缺少晒场。二是天气原因,整晒不易。三是经济便利,价差缩小。当前,除去天气因素,经济、便利是农户选择烘干收购的一个主要原因,且水稻烘干可大力缓解公路晒粮陋习,减少交通安全隐患,减少自然晒干过程中的损耗率,降低谷外糙米率。尤其是对一些种粮大户来说,人工翻晒成本较高,部分地区稻谷翻晒工达到100元/天的工资。烘干相对成本低,不受场地、天气限制,从而成为其首选。部分种粮大户甚至自建小型烘干设备,专为自营粮食烘干,在空余时间还可对外提供稻谷烘干服务,赚取费用。
稻谷烘干设备全面开花。稻谷烘干需求大幅增加的明显特征就是各地烘干塔建设全面开花。目前,江西辖区企业的水稻烘干机设备基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热风炉供热的水稻烘干机,另一种是采用电加热的粮食干燥机。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规模偏小,运营方式单一。在稻谷烘干有利可图的推动下,一些规模种粮大户、合作社、加工企业迅速加入烘干塔建设潮流中,规模设备有大有小,多为中小型,烘干处理量主要集中在40~200吨/天,部分处理量超过200吨/天。烘干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收购潮粮,企业根据水分定价收购,烘干后自行加工或转卖,目前主要采取这种方式;另一种是代烘干,烘干后农户收回,企业收取烘干费用。烘干设备的大量建设促使烘干作业价格降低,有力地推动了种粮农户接受稻谷烘干。同时,我国家用水稻烘干机械化也在不断提高,稻谷烘干使用率在持续增加。
二是技术不高,专业人才偏少。稻谷烘干设备重要,人才技术更重要。目前,市场运行的稻谷烘干设备自动化水平不高、成熟机型不多、能耗偏高。因此,烘干作业人员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烘干稻谷的质量和烘干利润。由于规模偏小,大部分烘干企业无力雇佣高技术专业人才,烘干技术主要靠作业经验积累。不过,通过多年的摸索,烘干企业人才技术在不断进步,稻谷烘干后的质量持续上升。同时,市场也在持续淘汰落后企业,推动稻谷烘干市场整体水平不断向前。
收购储存情况
收购情况。一些质检员表示,通过多年的观察和总结,烘干稻谷外观比自然晒干的略暗淡,缺少自然晒干的清香味,整精米率略低,谷外糙米率、脂肪酸值偏高。自然晒干的稻谷脂肪酸值一般在16~17(KOH)/(mg/100g),而烘干稻谷略高1~3个点,在18~19(KOH)/(mg/100g)之间,尤其是早籼稻,与正常自然晒干的稻谷有明显的差距。因此,粮库在收购时会重点关注烘干粮的脂肪酸值情况。近年来,随着烘干技术的持续提高,质检发现收获后及时烘干管理的稻谷脂肪酸值与自然晒干粮的差距在逐渐缩小。
储存情况。机械剧烈撞击、高水分稻谷受到急剧的干燥和冷却,以及吸湿时米粒内部与表面收缩膨胀不平衡等都可使稻谷爆腰、黄变发生概率增加,也容易造成稻谷脂肪酸值偏高,在储存过程中陈化速度相对更快。同时,在烘干粮收购时要用轴流风机边通风排积热,收购结束后及时用谷冷机降温进入正常保管状态。目前,已有粮库开辟专仓收购烘干粮,收集烘干粮在储存过程中质量变化的相关数据,为更好地保管储存好烘干粮作技术铺垫。通过多个储存周期的检测数据对比发现,保管得当的烘干粮在出库相关质量指标上与自然晒干粮相差无几。
烘干产生的影响
收购粮源对象发生变化。随着粮食烘干企业的增加,种粮农民的生产、销售观念发生转变,自然晒干量逐渐减少,销售潮粮量大幅增加,送粮对象由以前的经纪人、农户为主转变为烘干企业为主,粮库粮源收购对象发生转变。这一方面有利于粮源集中,方便锁定合同粮源;另一方面也削弱了粮库对源头粮源的掌控力,容易造成粮源“假象”紧缺。
粮源流通性发生变化。烘干解决了稻谷生产“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环节,促使稻谷向烘干企业集中,烘干企业掌控粮源的能力增强,变相地造成粮源流动能力加强,推动粮源大范围地跨区域流通,给粮库收购带来新挑战、新变化,一些稻谷产区优势可能逐渐丧失。
加工企业身份发生变化。部分大米加工企业建有烘干设施,在留足自身加工量外往粮库销售烘干粮,又向粮库采购出库原粮。既是粮源供应商又是客户的双重身份,使其自身议价能力得到增强,成为新兴收购主体,是粮库收购粮源渠道发生变化的重要一环。
粮源整体质量发生变化。在持续改进的烘干技术下,不但稻谷整体质量得到有效提升,而且有效减少粮食产后在储藏、运输、流通等环节的损失浪费,提高了粮食生产的使用率和转化率,对促进水稻全程机械化和现代农业的科学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关工作建议
粮库方面。一是应积极应对,主动出击,摸清辖区及周边烘干企业底细,建立企业台账,主动与烘干企业联系沟通,加强合作协调,提前锁定掌控粮源。二是成立专项研究小组,加大对储粮难点和前沿性技术的探索和研究,引进新技术、新科技,重点是烘干粮质量难点、保水保湿、延缓陈化储藏等绿色储粮项目,攻克烘干稻谷入库和储存技术难点,解决烘干粮谷外糙米、脂肪酸值偏高的问题。三是从自身烘干收购质量和保管要求出发,联合当地粮食部门对种粮农民、烘干企业开展烘干技术宣传培训。
政府管理部门方面。一是应合理规划建设烘干企业,加强烘干收购监督监管,定期派驻专家进行技术指导,积极向种粮农民宣传烘干收购。二是加强信贷支持,适当增加设备采购、烘干收购补贴,大力支持规模合作社和种粮大户建立烘干设施。三是对重点企业予以政策重点倾斜,提高烘干企业入市收购积极性。
种粮农户方面。一是充分认识发展粮食烘干机械化技术的重要性,保证粮食安全,提升粮食品质。二是适度规模发展生产种植,提高生产机械利用率,进行科学晒粮、合理售粮,莫让粮食损失在收获后。三是可自由结合成立合作经营组织,建立村级粮食烘干中心,共同出资,共享利润,达到生产种植利润更大化的目的。
烘干企业方面。一是加强学习,要求设备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去作业,攻克烘干质量不稳定、烘干不均匀等技术关键难点,努力提高烘干粮食质量,减少烘干过程中的质量劣变,尤其是要控制好稻谷的脂肪酸值变化。二是加强烘干管理,根据烘干能力与农户提前预约,定时定量收购潮粮,以便潮粮收购后可在一天内烘干,提高烘干粮品质。三是要积极探索挖掘延伸粮食生产服务附加值,在兼顾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倡导诚信经营,更好地服务地方种粮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