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内 > 正文

今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277亿斤

网络收集2019-12-09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9年粮食产量数据。

数据显示,今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6384万吨(13277亿斤),比2018年增加594万吨(119亿斤),增长0.9%,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谷物产量61368万吨(12274亿斤),比2018年增加365万吨(73亿斤),增长0.6%。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比去年下降0.8%。其中,全国谷物播种面积14.68亿亩,较上年减少2736万亩,下降1.8%。但与此同时,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比去年增长1.8%,粮食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

粮食播种面积稳中略降

数据显示,今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6064千公顷(174095万亩),比去年减少975千公顷(1462万亩),下降0.8%。

记者注意到,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稳定粮食产量。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落地,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5亿亩。稳定完善扶持粮食生产政策举措,挖掘品种、技术、减灾等稳产增产潜力,保障农民种粮基本收益。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高级统计师黄秉信解读粮食生产情况时表示,今年各地在保障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的同时,稳步推进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工作,调减低质低效作物种植,扩大大豆、杂粮等优质高效作物种植规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作物,全国粮、经、饲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

黄秉信解释,今年谷物和薯类播种面积减少。全国谷物播种面积14.68亿亩,较上年减少2736万亩,下降1.8%。其中,稻谷下降1.6%,主要是南方地区“双季稻改单季稻”,进一步缩减了品质较差、单产较低的早稻和晚稻播种面积,有效增加了品质更好、单产更高的中稻面积。

小麦下降2.2%,主要是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区等低产地块逐渐退出小麦生产等结构性调整因素所致。玉米下降2.0%,主要是东北地区种植结构调整,减少玉米种植,改种大豆。

另外,豆类播种面积增加,其中大豆大幅增加。今年的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农业农村部为此专门制定印发了《大豆振兴计划实施方案》。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刘莉华此前表示,为了推动计划实施,中央财政安排东北地区大豆生产者补贴资金170多亿元,比上年增加近40亿元,调动了农民种豆的积极性,耕地轮作试点面积达到2500万亩,支持主产区玉米和大豆等作物合理轮作。加大大豆制种大县奖励力度,资金规模达到8000万元。

在这种背景下,今年全国豆类播种面积1.66亿亩,比上年增加1332万亩,增长8.7%。其中,大豆播种面积1.40亿亩,比上年增长10.9%。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三省一区”大豆面积增加量占全国增加量的9成以上,尤其是黑龙江省大豆面积增加1068万亩,占全国增加量的77.3%。

粮食播种面积虽稳中略降,但粮食单产水平却提高了。数据显示,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5720公斤/公顷(381公斤/亩),比去年增加98.4公斤/公顷(6.6公斤/亩),增长1.8%。

表现在谷物、豆类、薯类三大类粮食单产水平均有所提高。其中,谷物单产增长2.5%,豆类单产增长2.1%,薯类单产增长1.2%。另外,主要粮食品种单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稻谷单产增长0.5%,小麦单产增长3.9%,玉米单产增长3.5%,大豆单产增长2.2%。

粮食生产结构优化

有利的农业气候条件、逐步优化的粮食生产结构对于粮食产量的稳步提升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黄秉信表示,今年农业气候对粮食生产总体有利。夏粮作物生长期间,小麦主产区光、温、水等条件匹配较好,麦田墒情适宜,有利于夏粮作物生长。秋收粮食作物自播种以来,全国大部农区热量适宜,降水充沛,光照正常,有利于秋收粮食作物形成丰产。

“整体来看,今年气候条件较为适宜,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发育,占全年粮食产量96%的夏粮和秋粮单产均较上年有所提高。”黄秉信说,2019年全国夏粮单产358公斤/亩,比上年增加11.7公斤/亩;秋粮单产388公斤/亩,比上年增加5.6公斤/亩。

其次,抗灾救灾措施得力,农业灾情影响有限。从全国看,大部分地区没有出现大范围灾情。据应急管理部反映,与近5年同期均值相比,前三季度全国灾情相对偏轻。尤其是东北地区西部等传统旱区降雨充沛,旱情是近几年来最轻的一年。尽管以“利奇马”为代表的几次台风给局部地区造成影响,但也给旱情较重的地区带来了降水。

“7月下旬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地旱情持续发展,出现较为严重的伏秋连旱,给局部地区双季晚稻等秋粮作物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各地区积极开展抗灾救灾,加之10月份湖北、湖南等地出现有效降水,旱情对全国秋粮生产影响较有限。”他说。

此外,粮食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今年各地大力发展紧缺、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粮食生产品质提升,结构优化。一是农业种植结构持续优化。粮食播种面积减少,油菜籽、花生、蔬菜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较往年有所增加。粮食作物结构中,低质低效的早稻面积持续调减,优质高效单季稻面积持续增加。

二是农业区域布局持续优化。江淮赤霉病高发区、华北地下水超采区和西南条锈病菌源区通过休耕和轮作等措施调减冬小麦播种面积;非优势区的稻谷、玉米播种面积进一步调减,生产进一步向优势区域集中。

三是粮食品种结构持续优化。全国优质专用小麦种植比例提高,优质稻谷面积扩大,大豆面积大幅增加,大豆振兴计划实现良好开局。

 

打赏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