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作为一个城市化起步较早的国家,乡村地区也曾面临环境污染、人口流失等问题和挑战,德国是如何应对乡村发展危机的?对我国乡村振兴又有哪些重要启示?
德国乡村振兴的政府推动
农业在德国的地位非常高,除了提供粮食的基本功能,还有很多重要的战略功能,因此,德国各级政府实行许多经济、法律措施来保护和发展农业、农村,为德国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助力。
工商业的快速发展,造成了德国农村人力大量外流,尤其在两德统一后,大量人口自东德涌向西德,加速了农村衰退。为了让人口回流,德国政府有系统地推动农村小区重建发展,让原本凋零的农村重新找回生命力。
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境内断壁残垣,多处亟待重建。于是地方社团纷纷自愿投入整治家园的工作,最初是以植栽和绿化为主要内容,在「德国园艺协会」加入后,逐渐拓展为农村小区美化运动。
1976年,德国首次将“村庄更新”写入《土地整理法》,并试图保留村庄的地方特色和传统优势。到了上世纪90年代,德国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后,村镇建设倾向于内向式发展,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扩张,在现有建设范围内寻找发展更新的潜力,同时也更注重生态保护。
这时的“村庄更新”也融入了更多的科学生态发展元素,乡村的文化价值、休闲价值和生态价值被提升到和经济价值同等重要的地位。乡村规划更多考虑的是,通过局部持续的改良,辅以适当的扩张。
德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为有效地保护各种文化遗产,正确处理好建设中新与旧的关系,德国政府规定:具有200年历史以上的建筑均须列入保护之列,并拨出专款用于支持古建筑、街道的维修、保护工作。
同时,德国对于历史文化遗产并不主张简单的复制,而是运用现代技术为其重塑灵魂,这样既可以满足现代功能,又创造性地保护了历史遗产。基于这样的的建设和保护态度,才形成今日德国乡村别样的景致。
生态化与现代化的和谐发展
农村较于城市而言,生态资源就是一大优势。要实现乡村振兴,就一定要把农村的优势资源挖掘并发挥出来,只有把农村的生态资源保护好,才会将其变成金山银山。欧豪村就是最典型的案例。
位于北莱茵西伐利亚(North Rhine-Westphalia)邦的欧豪村,是个仅有五百八十位居民的小农村,占地约四百公顷。
1990年,欧豪村在无法忍受欠佳的生活条件下,决定进行生态改造,将现代化的建筑与有机的生活环境相结合,使得乡村资源展示了丰富的活力,让这里成为有名的生态示范村!
徒步走在村里,不难发现现代化的痕迹:停车场和道路由水泥或柏油材质铺成,但如今已部分铲除,以植草的地面、透水砖或自然石取而代之,而且车道的缝隙扩大,主要作用是增加透水性。
1990年以前,欧豪村使用的是地下排水系统,混合雨水和家庭废水,一并排放至污水处理厂。这样,可以循环回收的雨水,就浪费掉了。重现土壤、植物和碎石后,等于设置天然的集水和导水系统,比起混凝土排水沟,更能活化资源及涵养地下水源。道路两旁辟绿带,吸收的水分又回流成地下水再利用,从家家户户的水龙头里流出来。
村里的公家花园旁有一幢房屋,顶上装有蓄存雨水的导管,下雨时雨水会流溢至下方的圆桶中,供灌溉那片小花园。此外,村里的低洼处也划为湿地或滞留池,保育水资源的同时,也复育当地动植物。
在环保上,德国人懂得使用减法;但其境内丰富的自然文化遗产,也仰赖他们的念旧而保留。路旁的典型干砌石墙就是其中一例,它具透水性,石缝也可作为小型生物的栖地。
而原本由金属线缠绕做成的围篱,如今都加种灌木,绿化太过人造的环境。先前种松树的地方,改种在地的果树如樱桃树,但同时也保留象征德国精神的老橡树,兼容并蓄。
1993年,欧豪村赢得德国联邦农村更新金牌奖,1996年被欧洲各国选为「欧洲生态示范村」。2000年在汉诺威(Hannover)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它更成为德国展示其在结合生态、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上的傲人模范。
旧空间新利用
在城市化进程中,乡村里由于产业结构转型而闲置的房舍或农舍越来越多,激活乡村资源的重要一环是激活乡村闲置房屋资源。
上文提到的欧豪村有一千一百五十年的历史,村里的房舍或农舍很多都处于闲置状态。更新计划执行后,村里的人重新启用老房子,譬如将畜舍改建成住家或农场咖啡馆,空间得到重新利用,同时还节省了能源。
而位于北莱茵西伐利亚邦的小镇梅达巴(Medebach)因所处邦内第二大鸟类保育区内,导致小镇在建设、农业方面等都受到相关限制。譬如:农人只能在鸟离巢后才能收割其作物,因此一年只能一获;具生态价值或特有物种等地区,禁止开发成农田等。
梅达巴镇保育区延伸到了镇上建筑区的边缘,也就是说,小镇不可能向外扩张,也不可能扩增建筑物。在普遍性的少子化现象下,梅达巴愈来愈多的房子闲置,如何将旧有建筑重新利用是激活小镇的关键。
1969年,学校重组后,梅达巴镇的学校就停止运作。空置几年后,相关单位将它改建成矿业博物馆,因矿业曾是这里的传统产业,维持生态环境水平的同时,文化遗产也幸而保存延续。
根据《科技发展政策报导》指出,旧建筑每年每平方公尺消耗二十至三十公升的加热用燃油(heating oil),但若透过热隔绝以及更有效率的能源系统,则可减少超过四分之三的用油量。
而为了帮助屋主更新他们的房子,德国政府自2006年起,每年补助约十四亿欧元(折合新台币约六百七十亿元)的金额,用于热隔绝、更换暖气系统及窗户。
发展再生能源,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在农业型态逐年转型,以及全球化冲击与震荡的时代,小农势必得找寻生计出路。对于只有29人的迷你农村艾冰霍夫(Ebbinghof)的居民而言,再生能源遂成为他们未来的希望。
这座拥有750年历史的小村庄,坐拥二百公顷的森林,他们将被雷劈倒或遭虫害而亡的树作为原料,燃烧木片来发电,且和德国市电并联,一度电售价零点四三欧元,保价收购二十年。据估计,一立方公尺的干木片(水分低于百分之二十)可发六百五十度的电,约抵六十五公升的石油功率;而同样容量的湿木片(水分约占百分之四十)可发四百度的电,约抵四十公升的石油功率。
这里还将建成一座生质沼气(biogas)工厂,利用农村丰富的原料——牛和猪的粪便所排放之沼气发电。目前为止,艾冰霍夫已自给自足地使用洁净能源,而在生质沼气工厂竣工后,售电的行为将让更多村民获益,而艾冰霍夫也会因此成为北莱茵西伐利亚邦第一个再生能源村。
实践环保,坚持有机
为了将人留在某些地方,政府部门会设法提高该地居民的福利,譬如促进农业发展、推行生质能源计划,以及种植有机在地作物,供应附近的城镇,从而减少进口外地食材的机会,让资源在地循环。
位于布兰登堡(Brandenburg)邦的柏多文(Brodowin),是当地著名的有机农业村,其所制造的农产品,大多销往柏林及其周遭地区。它的转型,可追溯至1990年、柏林围墙瓦解的前后。
柏林围墙倒塌后,柏多文的居民改变了农耕方式,变成有机耕种。这里农地有很多杂草,作物秆也比较稀疏给鸟类等生物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这样的耕种方式可以保持生物的多样性。
为了符合有机农产品协会Demeter的规范,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是有机、自制,连市面上卖的有机肥料都不用。这样健康的农产品种植售卖,吸引了大量附近的都市人前来尝鲜。
除此之外,他们也将商品送至柏林的私人住宅,目前一周送牛奶给一千五百户人家。新鲜、有机的产品,已渐渐掳获人们的认同与需求。
为了吸引柏林及其周遭的人来乡村,并对农业产生兴趣,当地会举办不同的活动。如布兰登堡田园派对,人们可以来农场,亲自看看农产品的制造过程,以及所使用的机器,也可购买当地产品。
在旅游业态上,乡村推出以单车道连结农场和都市的方式,让人们可骑单车前来,如此就更深入了解乡村生活。
战争摧毁了德国的国土地貌,而战后致力于经济发展,大肆开发使残破脆弱的生态雪上加霜。但半个世纪以来,德国的经济和环境议题已逐渐脱勾,从家园的重建扩展到大环境的重生,代表着德国人从本位主义中脱壳而出,与自然重新融合,推倒长久以来筑砌于它和人类之间的高墙。
的确,绿色环境才是永续之道,在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实行的今天,我们在发展现代化的同时,保护好乡村的生态环境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