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在田间进行的干旱、人工模拟高温环境实验,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家筛选出110多份抗旱耐热性突出的小麦种质资源,为小麦抗旱育种提供了坚实支撑。
记者日前在中国农科院位于北京市顺义区的实验基地看到,这里展示的455份小麦种质资源已近成熟,高矮、胖瘦、青黄各不相同。这个基地集中种植了我国最大规模的小麦抗旱耐热种质资源。
种质资源是携带作物遗传信息的载体、育种的基础材料。这些小麦种质资源是从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的5万多份小麦种质资源中筛选出的。科学家历时39年对其中2.4万份小麦种质资源进行了抗旱性鉴定评价。
据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景蕊莲介绍,这些优异的种质蕴藏着丰富的抗旱和耐热基因资源。如,苗期强抗旱种质可以耐受约4%土壤含水量的水分胁迫,而一般的作物在土壤含水量低于7%的凋萎系数时就出现永久萎蔫。强耐热种质在灌浆期高温胁迫条件下的叶片持绿性强,功能期长,千粒重与非胁迫条件下相当。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钱前说,小麦是我国北方农业用水大户,旱地和非充分灌溉小麦约占总面积60%,干旱缺水和后期高温等严重影响小麦生产。选育利用抗逆高产稳产品种能有效提高小麦中低产田的生产水平,是抵抗逆境、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
为提高对目标基因选择的准确性,科研人员还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克隆了优异基因,开发功能分子标记。研究表明,利用功能分子标记选择优异等位基因,将提高作物遗传改良效率、提升育种水平。(记者 董峻)
转自: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