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现代化,机械化既是重要组成,也是重要标志。加快推进机械化,对于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拉动农村消费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江苏省淮安市地处南北交界,自然条件优越,是全国闻名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发展机械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12年,江苏省淮安市农机部门紧紧围绕“攀高争先,跨越发展”这一主题,创新发展方式,优化装备结构,扎实推进规模生产,着力打造区域特色,各项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呈现出农机化引领现代发展的喜人景象。
——科技推广步伐显著加快。积极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新增水稻插秧机4581台,落实机插秧面积255万亩,新建3个水稻工厂化育秧基地,洪泽县、清浦区建成省级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县区。玉米生产机械化取得突破,盱眙县建成全省第二个玉米生产机械化示范县。强力推进具有淮安特点的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的“2+X”模式,实施秸秆还田420万亩,新建固化利用生产线100条。高效机械化成效显著,全省渔业机械工程技术创新中心落户金湖,25个特色农机示范基地获得省、市级基地认证。
——社会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全市农机合作社达423家,三星级以上69个,分别比上年新增70家和18家。大力开展土地流转,全市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机合作社达到47个,直接流转经营面积达56503亩。组织开展“企社共建”、“银社对接”等活动,协调清拖装备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与16家合作社开展共建,帮助破解资金、技术、维修等发展难题。祥发农机合作社成功入选国家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省级项目库,清拖荣获农民用户最喜爱拖拉机品牌奖。
——农机购置补贴管理规范实施。该市向上争取农机化项目12个,资金1.68亿元,同比增长22%,总量位居全省前列。这些资金的投入,引导和带动农民和社会资本投资农机化超6亿元,受益人数近1万户。全市新增各类农机具达1.6万余台套,全市农机装备总动力达460万千瓦,比2011年底增加35万千瓦,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综合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农机管理服务有效有力。统筹协调抢收抢种工作,设立跨区作业服务站15个,开展跨区作业1万台次以上、作业收入5亿多元;与中石化淮安分公司联合开展农机用油保供行动,建立绿色加油通道70个,成立农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作业指导、机具维修等101%服务。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年”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积极开展免费实地检验试点。全面落实安全惠民政策,办理农机政策性保险2.14万单,争取财政补贴保费近500万元。积极开展送检上门服务,在涟水县、盱眙县观音寺镇设立检审服务点,定期上门服务,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创先争优工作成效彰显。李学勇、石泰峰、徐鸣等省领导,刘永忠、曲福田、练月琴、赵洪权等市领导先后调研夏收夏种和“三秋”农机服务工作,均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参与组织和承办第11届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交易会,邀请了国内外10余家一流农机企业参展,组织工作得到各级领导的好评;淮阴区惠丰农机合作社实现“供种、育秧、机插、植保、管理和收获”六统一做法,受到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宣传报道;承办了全省送农机送科技下乡暨农机化科技创新推进年活动、全省水稻生产机械化表彰会;报送的“燃油价格上涨引发农机作业成本增加”调研信息被国务院办公厅采用,得到国务院有关领导批示;《关爱机手,创新服务,平安农机创建成效凸显》等2篇综合信息得到市委刘永忠书记的批示褒奖;在“见证淮安社会管理创新大型新闻采访竞赛活动”中,两件作品分获一等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