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一种以口腔粘膜水疱性炎症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病原是一种病毒。
1.流行特点主要侵害1~3月龄的幼兔,尤以断奶后1~2周兔最为常见,成年兔很少发生。本病多发于春、秋二季。病兔是主要的传染源。本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常因饲养管理不良、喂食霉烂饲料及口腔损伤而诱发。本病死亡率较高,可达50%以上,但不感染其它畜、禽。
2.症状本病潜伏期3~4天,发病初期唇和口腔粘膜潮红、充血。继而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不等的水疱,部分外生殖器也有。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易引起继发感染,伴有恶臭。口腔中流出多量液体,唇下、颌下、颈部、胸部及前爪兔毛潮湿、结块。下颌等局部皮肤潮湿、发红、毛易脱落。患兔精神沉郁。因口腔炎症,吃草料时疼痛,多数减食或停食,常并发消化不良和腹泻,表现消瘦。常于病后2~10天死亡。
3.病理变化舌、唇、口腔粘膜发炎,局部有糜烂、溃疡。唾液腺红肿。胃内有较多的粘稠液体,肠粘膜有卡他性炎症。
4.防治目前对本病尚无特效防治方法。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禁喂霉变粗糙干草,多喂青绿饲料。发病时,及时隔离病兔,加强消毒,防止蔓延;给病兔喂以柔软易消化的饲料;用0.1%高锰酸钾溶液、2%明矾水、2%硼酸溶液或1%盐水清洗口腔并涂碘甘油,每兔用病毒灵1片、复合维生素B1片研末加水喂服。一日2次,连用数日。并用抗菌药物防止继发感染。
1.流行特点主要侵害1~3月龄的幼兔,尤以断奶后1~2周兔最为常见,成年兔很少发生。本病多发于春、秋二季。病兔是主要的传染源。本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常因饲养管理不良、喂食霉烂饲料及口腔损伤而诱发。本病死亡率较高,可达50%以上,但不感染其它畜、禽。
2.症状本病潜伏期3~4天,发病初期唇和口腔粘膜潮红、充血。继而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不等的水疱,部分外生殖器也有。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易引起继发感染,伴有恶臭。口腔中流出多量液体,唇下、颌下、颈部、胸部及前爪兔毛潮湿、结块。下颌等局部皮肤潮湿、发红、毛易脱落。患兔精神沉郁。因口腔炎症,吃草料时疼痛,多数减食或停食,常并发消化不良和腹泻,表现消瘦。常于病后2~10天死亡。
3.病理变化舌、唇、口腔粘膜发炎,局部有糜烂、溃疡。唾液腺红肿。胃内有较多的粘稠液体,肠粘膜有卡他性炎症。
4.防治目前对本病尚无特效防治方法。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禁喂霉变粗糙干草,多喂青绿饲料。发病时,及时隔离病兔,加强消毒,防止蔓延;给病兔喂以柔软易消化的饲料;用0.1%高锰酸钾溶液、2%明矾水、2%硼酸溶液或1%盐水清洗口腔并涂碘甘油,每兔用病毒灵1片、复合维生素B1片研末加水喂服。一日2次,连用数日。并用抗菌药物防止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