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类白霉病又称水霉病、霉菌病和真菌性皮炎,是真菌侵染龟体皮肤后大量繁殖引起的。
1.症状。发病初期在龟的背甲、腹甲、颈部及四肢相继出现灰白色病斑,接着长出大量灰白色絮状菌丝体。伤口处发生充血、溃烂现象,严重时菌丝体厚而密实,致病龟反应迟钝、行动缓慢、食欲减退、形体消瘦,最后衰竭而死,小龟受害尤为严重。
2.预防。对于白霉病应以预防为主,重点抓好以下几点:①在购买、捕捉或搬运过程中要小心操作,轻拿轻放,避免龟体受伤。②龟饲养池应有适当的日照,室内饲养的龟则应定期搬到室外晒晒太阳,或以紫外线照射龟体,以抑制霉菌滋生。③日粮中加入1%维生素E,可有效预防龟类白霉病的发生。④用100~150mg/kg新鲜石灰液全池均匀泼洒,消灭水体中霉菌孢子。⑤发现龟有外伤时可用1%高锰酸钾液涂抹伤口,在干燥处静养2小时后再下水,每日1~2次;用1%呋喃唑酮溶液涂抹伤口,或用20~30mg/kg呋喃唑酮溶液浸泡龟体20~30分钟,每日2次;用1.5mg/kg呋喃唑酮溶液全池均匀泼洒,既治外伤又可消灭水中霉菌孢子。
3.治疗。①将龟置于1%食盐与0.04%苏打混合液中消毒20分钟,每日1次。②将病龟集中在一小池中,用0.05%碳酸氢钠与9.05%食盐混合液全池泼洒。③用3%~5%食盐水浸泡病龟5~10分钟,每日2次。④用5%食盐水涂抹病龟患处,待患处水分干后再入池,连续用3~4次。
1.症状。发病初期在龟的背甲、腹甲、颈部及四肢相继出现灰白色病斑,接着长出大量灰白色絮状菌丝体。伤口处发生充血、溃烂现象,严重时菌丝体厚而密实,致病龟反应迟钝、行动缓慢、食欲减退、形体消瘦,最后衰竭而死,小龟受害尤为严重。
2.预防。对于白霉病应以预防为主,重点抓好以下几点:①在购买、捕捉或搬运过程中要小心操作,轻拿轻放,避免龟体受伤。②龟饲养池应有适当的日照,室内饲养的龟则应定期搬到室外晒晒太阳,或以紫外线照射龟体,以抑制霉菌滋生。③日粮中加入1%维生素E,可有效预防龟类白霉病的发生。④用100~150mg/kg新鲜石灰液全池均匀泼洒,消灭水体中霉菌孢子。⑤发现龟有外伤时可用1%高锰酸钾液涂抹伤口,在干燥处静养2小时后再下水,每日1~2次;用1%呋喃唑酮溶液涂抹伤口,或用20~30mg/kg呋喃唑酮溶液浸泡龟体20~30分钟,每日2次;用1.5mg/kg呋喃唑酮溶液全池均匀泼洒,既治外伤又可消灭水中霉菌孢子。
3.治疗。①将龟置于1%食盐与0.04%苏打混合液中消毒20分钟,每日1次。②将病龟集中在一小池中,用0.05%碳酸氢钠与9.05%食盐混合液全池泼洒。③用3%~5%食盐水浸泡病龟5~10分钟,每日2次。④用5%食盐水涂抹病龟患处,待患处水分干后再入池,连续用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