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养猪业的快速发展和饲养环境的改变,猪咬尾症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在大型饲养场更为严重。
1 病因
1.1 饲养管理不当
饲养密度过大、接触过于频繁、湿度过大、通风不良、氨气味太大、光照过强、睡眠和采食时间较短、活动时间较长、环境单调等因素都容易造成猪群应激而互相撕咬,尾巴容易被咬伤出血,出血以后更刺激其他猪只群起而攻之,导致猪咬尾症的发生。
1.2 饲料营养失衡
饲料中营养元素搭配不平衡或饲料中原料质量差而造成饲料中某种营养元素缺乏(如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容易造成猪营养代谢紊乱,发生异食癖,导致相互之间的撕咬,诱发猪只咬尾症。
1.3 寄生虫或疥癣
当猪只发生寄生虫或疥癣时,为了止痒而啃咬或摩擦,进而引起尾部出血,由此刺激其他猪发生撕咬,引发咬尾症。
2 防治措施
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找出病因、控制病因。
2.1 对咬尾症的预防
①降低饲养密度,改善饲养环境,减少应激的发生。
②在猪舍内悬挂异物,吸引猪只注意力,如悬挂青绿饲料、破轮胎、红布等。且投饲玉米芯、红土块等让其自由啃咬。
③减少光照。
④在饲料中适当添加微量元素、维生素、食盐和粗饲料。
2.2 治疗原则为消炎、止疼、控制继发感染、增强抵抗力。
①立即隔离病猪,加强饲养管理。
②肌肉注射青霉素每千克体重4万Iu,安痛定或安乃近5~10ml地塞米松2~5mg。
③伤口处涂抹2%的碘酊或红霉素软膏。
3 综合预防
3.1 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
定期消毒、清扫猪舍,尽量减少应激。在保证舍内温度的同时加强通风,保持猪舍内有一个稳定的小气候环境。
3.2 保证充足的优质饲料
根据猪群不同生长阶段的饲养标准,配制合理、优质、高效的猪饲料。
3.3合理组群
按品种、年龄、个体大小合理组群,最好采用一窝一栏。当不同来源、品种、年龄的猪组入同~栏时,易诱发咬尾或争斗,可采用气味同样化处理(如在所有猪身上喷洒来苏儿等)以有效缓解争.斗和咬尾。
3.4 定期驱虫
定期驱除内外寄生虫既可以促进生长,又可以预防咬尾的发生。
3.5 早期断尾
早期断尾是解决猪群咬尾的重要措施。可在仔猪出生后1~3天内进行断尾,保留尾长的2/3。
1 病因
1.1 饲养管理不当
饲养密度过大、接触过于频繁、湿度过大、通风不良、氨气味太大、光照过强、睡眠和采食时间较短、活动时间较长、环境单调等因素都容易造成猪群应激而互相撕咬,尾巴容易被咬伤出血,出血以后更刺激其他猪只群起而攻之,导致猪咬尾症的发生。
1.2 饲料营养失衡
饲料中营养元素搭配不平衡或饲料中原料质量差而造成饲料中某种营养元素缺乏(如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容易造成猪营养代谢紊乱,发生异食癖,导致相互之间的撕咬,诱发猪只咬尾症。
1.3 寄生虫或疥癣
当猪只发生寄生虫或疥癣时,为了止痒而啃咬或摩擦,进而引起尾部出血,由此刺激其他猪发生撕咬,引发咬尾症。
2 防治措施
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找出病因、控制病因。
2.1 对咬尾症的预防
①降低饲养密度,改善饲养环境,减少应激的发生。
②在猪舍内悬挂异物,吸引猪只注意力,如悬挂青绿饲料、破轮胎、红布等。且投饲玉米芯、红土块等让其自由啃咬。
③减少光照。
④在饲料中适当添加微量元素、维生素、食盐和粗饲料。
2.2 治疗原则为消炎、止疼、控制继发感染、增强抵抗力。
①立即隔离病猪,加强饲养管理。
②肌肉注射青霉素每千克体重4万Iu,安痛定或安乃近5~10ml地塞米松2~5mg。
③伤口处涂抹2%的碘酊或红霉素软膏。
3 综合预防
3.1 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
定期消毒、清扫猪舍,尽量减少应激。在保证舍内温度的同时加强通风,保持猪舍内有一个稳定的小气候环境。
3.2 保证充足的优质饲料
根据猪群不同生长阶段的饲养标准,配制合理、优质、高效的猪饲料。
3.3合理组群
按品种、年龄、个体大小合理组群,最好采用一窝一栏。当不同来源、品种、年龄的猪组入同~栏时,易诱发咬尾或争斗,可采用气味同样化处理(如在所有猪身上喷洒来苏儿等)以有效缓解争.斗和咬尾。
3.4 定期驱虫
定期驱除内外寄生虫既可以促进生长,又可以预防咬尾的发生。
3.5 早期断尾
早期断尾是解决猪群咬尾的重要措施。可在仔猪出生后1~3天内进行断尾,保留尾长的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