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特性
作一季中稻栽培 全生育期比“汕优63”长3天左右(在安徽种植全生育期140天左右),株高123厘米,分蘖力强,平均每穗总粒数160粒,属穗粒并重型品种,结实率85%左右,千粒重达27.5克。在江西作晚稻栽培,全生育期124.5天,株高102.3厘米。
米质优 该品种达部颁二等食用稻品质标准。
适应性广 在安徽适宜作中稻种植,在江西适宜作晚稻种植。
丰产、稳产性好 2005~2006年安徽省中籼区试和生试,平均亩产583.52~583.09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1.82%~9.6%。安徽省大面积推广种植,一般亩产600公斤以上,高产田块可达700公斤。
2004~2005年参加江西省晚籼区试,比对照汕优46增产0.28%~2.52%,达显著水平。大面积推广种植,一般亩产500公斤以上。
栽培要点
适时播种严格控制秧龄 安徽省作中稻栽培,4月底至5月初播种,秧龄30~35天为宜;作双季晚稻栽培,6月中下旬播种,秧龄控制在25~28天。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中稻栽插,每亩栽2.0万穴,每穴1~2粒谷苗;晚稻栽插规格(5寸×7寸),每亩栽足1.8万穴。
肥力促控,协调群体 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重施穗肥,酌情补施粒肥,特别注意磷、钾肥的配合施用。
科学管水,适时烤田 采取“浅水栽秧、寸水活棵、薄水分蘖、深水抽穗、后期干干湿湿”的灌溉方式。
综合防治病虫害 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病虫预报及时防治;在抽穗期防治一次稻曲病效果十分显著。作双季晚稻栽培,要注意螟虫防治。
作一季中稻栽培 全生育期比“汕优63”长3天左右(在安徽种植全生育期140天左右),株高123厘米,分蘖力强,平均每穗总粒数160粒,属穗粒并重型品种,结实率85%左右,千粒重达27.5克。在江西作晚稻栽培,全生育期124.5天,株高102.3厘米。
米质优 该品种达部颁二等食用稻品质标准。
适应性广 在安徽适宜作中稻种植,在江西适宜作晚稻种植。
丰产、稳产性好 2005~2006年安徽省中籼区试和生试,平均亩产583.52~583.09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1.82%~9.6%。安徽省大面积推广种植,一般亩产600公斤以上,高产田块可达700公斤。
2004~2005年参加江西省晚籼区试,比对照汕优46增产0.28%~2.52%,达显著水平。大面积推广种植,一般亩产500公斤以上。
栽培要点
适时播种严格控制秧龄 安徽省作中稻栽培,4月底至5月初播种,秧龄30~35天为宜;作双季晚稻栽培,6月中下旬播种,秧龄控制在25~28天。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中稻栽插,每亩栽2.0万穴,每穴1~2粒谷苗;晚稻栽插规格(5寸×7寸),每亩栽足1.8万穴。
肥力促控,协调群体 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重施穗肥,酌情补施粒肥,特别注意磷、钾肥的配合施用。
科学管水,适时烤田 采取“浅水栽秧、寸水活棵、薄水分蘖、深水抽穗、后期干干湿湿”的灌溉方式。
综合防治病虫害 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病虫预报及时防治;在抽穗期防治一次稻曲病效果十分显著。作双季晚稻栽培,要注意螟虫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