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 Frankliniella intonsa (Trybom)缨翅目,蓟马科。异名Frankliniella formosae Moulton。别名台湾蓟马。
寄主 稻、棉、甘蔗、瓜类、茄果类、豆类等。
为害特点 成虫和若虫为害作物花器,减少结实量,有时也为害幼苗嫩叶。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1.3mm,褐色带紫,头胸部黄褐色;触角较粗壮,第三节长为宽的2.5倍并在前半部有一横脊;头短于前胸,后部背面皱纹粗,颊两侧收缩明显;头顶前缘在两复眼间较平,仅中央稍突;前翅较宽短,前脉鬃20一21根,后脉鬃14―16根;第8腹节背面后缘梳完整,齿上有细毛;头、前胸、翅脉及腹端鬃较粗壮且黑。二龄若虫体长约1mm,基色黄;复眼红;触角7节,第3、4节最长,第3节有覆瓦状环纹,第4节有环状排列的微鬃;胸、腹部背面体鬃尖端微圆钝;第9腹节后缘有一圈清楚的微齿。
生活习性 在我国南方年发生11―14代,以成虫越冬。成虫有趋花性,卵大部分产于花内植物组织中,如花瓣、花丝、花膜、花柄,一般产在花瓣上。每雌产卵约180粒。产卵历期长达20―50天。
寄主 稻、棉、甘蔗、瓜类、茄果类、豆类等。
为害特点 成虫和若虫为害作物花器,减少结实量,有时也为害幼苗嫩叶。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1.3mm,褐色带紫,头胸部黄褐色;触角较粗壮,第三节长为宽的2.5倍并在前半部有一横脊;头短于前胸,后部背面皱纹粗,颊两侧收缩明显;头顶前缘在两复眼间较平,仅中央稍突;前翅较宽短,前脉鬃20一21根,后脉鬃14―16根;第8腹节背面后缘梳完整,齿上有细毛;头、前胸、翅脉及腹端鬃较粗壮且黑。二龄若虫体长约1mm,基色黄;复眼红;触角7节,第3、4节最长,第3节有覆瓦状环纹,第4节有环状排列的微鬃;胸、腹部背面体鬃尖端微圆钝;第9腹节后缘有一圈清楚的微齿。
生活习性 在我国南方年发生11―14代,以成虫越冬。成虫有趋花性,卵大部分产于花内植物组织中,如花瓣、花丝、花膜、花柄,一般产在花瓣上。每雌产卵约180粒。产卵历期长达20―5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