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来源 辽宁省农科院玉米所育成。
特征特性 该品种为中熟杂交种,春播生育期为120天(沈阳地区),夏播生育期为90-95天左右,与本育9号和郑单958相当。株高260厘米,穗位96厘米,株型紧凑,果穗筒型,穗长22厘米,穗粗5.5厘米,14―16行,千粒重450克。高抗玉米各种叶部病害及丝黑穗病、瘤黑粉病和茎腐病,抗倒伏,活秆成熟。
产量表现 适应性广,产量稳定,在国家东北早熟春玉米区域试验中,12个点平均亩产740.4公斤,比对照品种四单19增产9.1%,比本育9号增产9.7%,居全部参试组合的第2位。在辽宁省中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729.2公斤,比对照本育9号增产16.9%,全省各点均增产,居全部参试组合的第一位。
栽培要点 种植形式 适于清种,也可采用大垄双行、米麦间作或小麦下茬种植。种植密度 清种密度以每亩4000株左右为宜(1.5尺、1.7尺、1.8尺的垄距,株距分别为1.1尺、1.0尺、0.9尺)。
适宜区域 凡种植吉单180、郑单958、本育9、豫玉22的地区均可种植,如黑龙江南部、吉林中北部、辽宁东部山区、内蒙大部分地区、关内夏播区及陕西、山西等地种植。
特征特性 该品种为中熟杂交种,春播生育期为120天(沈阳地区),夏播生育期为90-95天左右,与本育9号和郑单958相当。株高260厘米,穗位96厘米,株型紧凑,果穗筒型,穗长22厘米,穗粗5.5厘米,14―16行,千粒重450克。高抗玉米各种叶部病害及丝黑穗病、瘤黑粉病和茎腐病,抗倒伏,活秆成熟。
产量表现 适应性广,产量稳定,在国家东北早熟春玉米区域试验中,12个点平均亩产740.4公斤,比对照品种四单19增产9.1%,比本育9号增产9.7%,居全部参试组合的第2位。在辽宁省中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729.2公斤,比对照本育9号增产16.9%,全省各点均增产,居全部参试组合的第一位。
栽培要点 种植形式 适于清种,也可采用大垄双行、米麦间作或小麦下茬种植。种植密度 清种密度以每亩4000株左右为宜(1.5尺、1.7尺、1.8尺的垄距,株距分别为1.1尺、1.0尺、0.9尺)。
适宜区域 凡种植吉单180、郑单958、本育9、豫玉22的地区均可种植,如黑龙江南部、吉林中北部、辽宁东部山区、内蒙大部分地区、关内夏播区及陕西、山西等地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