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曲县地处山西省中部,位于忻定和晋中盆地的脊梁地带,地域广阔,地形地貌多样,山区、坡地分布广泛,气候条件适宜,20世纪80年代国家投资建设的玉米原种场为当时全国十大制种基地之一,制种面积达667万hm2,年产优质玉米杂交种2万t,制种收益占农业总收入的35%。玉米螟俗名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害虫,在我国以亚洲玉米螟为优势种,全国除青藏高原玉米区尚未见报道外,其余各玉米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玉米螟食性很杂,是玉米的主要虫害,发生时可以为害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使受害部分丧失功能,降低了籽粒产量。一般发生年份春玉米可减产10%,特别是在玉米杂交制种过程中,如未能及时有效地预防玉米螟的危害,将造成虫蛀秆率达到90%以上,果穗被害率达79%,不但造成严重减产,而且严重影响种子的发芽率、净度和饱满度,同时,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种子外观表现。
1 形态特征
玉米螟成虫为黄褐色,雄蛾体长10-13mm,翅展20-30mm,体背黄褐色,腹末较瘦尖,触角丝状,灰褐色,前翅黄褐色,有两条褐色波状横纹,两纹之间有两条黄褐色短纹,后翅灰褐色;雌蛾形态与雄蛾相似,色较浅,前翅鲜黄,线纹浅褐色,后翅淡黄褐色,腹部较肥胖。卵扁平椭圆形,数粒至数十粒组成卵块,呈鱼鳞状排列,初为乳白色,渐变为黄白色,孵化前卵的一部分为黑褐色(为幼虫头部,称黑头期)。老熟幼虫,体长25mm左右,圆筒形,头黑褐色,背部颜色有浅褐、深褐、灰黄等多种颜色,中、后胸背面各有毛瘤4个,腹部1-8节背面有两排毛瘤,前后各两个。蛹长15-18mm,呈黄褐色,长纺锤形,尾端有刺毛5-8根。
2 习性
玉米螟的整个生长发育阶段的适宜温度为16-30℃,相对湿度为60%。如果在6-7月份雨量充足,湿度相对大,温度高,则有利于玉米螟各种虫态的发育活动,使其发生数量多,危害严重。玉米螟成虫习惯于昼伏夜出,白天躲藏在杂草或其他茂密的作物间,夜间出来活动,飞翔能力很强,具有趋光性和趋食酸甜食物的习性。一般成虫产卵成块状,不散藏、销售。
9.1 薹干加工晾晒环境要求 应选择清洁、干净的场地,离开交通干道、垃圾场、畜牧场、医院、粪池50m以上,远离喷洒农药的农田。
9.2 加工晾晒用具要求 应使用专用的不锈钢刀具,晾晒应使用直径2-4mm的清洁麻绳。
9.3 人员要求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规定,加工人员应进行健康检查,患有传染病和皮肤病者不得进行薹干加工晾晒,操作时用饮用水洗手,不得抽烟和随地吐痰。
9.4 加工晾晒技术
9.4.1 去老叶。将收获的薹干除留顶端花蕾、花穗及4-5片嫩叶外,从上到下将其余叶片用手捋去,不要多留,如根据市场需要生产无叶、无穗薹干,可将全部叶片和花穗去掉。
9.4.2 打薹脑。薹脑即根茎交界处,皮层以下尚未木质化的乳白色肉质茎部分。方法是先把根茎交界处以下的老根用刀切去,然后把根茎处的老皮及已木质化的部分掰去,注意留1-1.5cm长略带白皮的部分,保留老皮,以防止搭晒时断裂。
9.4.3 刨薹皮。用不锈钢刨子把薹干肉质茎外的皮层刨掉,达到去皮干净而厚度适中,不留老皮。操作方法:从薹茎中部开始,一般左手拿薹穗下端,右手握薹刨,自薹茎中部旋着向薹脑方向刨去薹皮,然后再掉过头刨皮,直至最近一个嫩叶处。
9.4.4 剖薹条。把已去皮后的薹干肉质茎用不锈钢利刀剖成长条状。操作方法:把薹干肉质茎平放在干净木板上,一般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拿薹脑两边,右手握刀剖条,下刀后一直往后剖开(包括花穗),要求匀、直、细、快,不能剖偏,剖好后薹条宽0.6-0.8cm,最宽处不超过1cm。凡人字形薹条,薹脑处留1.5-2cm长不剖开,以便搭晒。
9.4.5 晾晒脱水。将剖好的薹条均匀放置于架好的麻绳上,利用阳光照射和自然风使薹干水分蒸发,至薹干含水量小于16%,即成薹干。晾晒过程中应注意天气预报,如阴雨天气应及时采取炕房、烘干机等人工脱水的应对措施。
1 形态特征
玉米螟成虫为黄褐色,雄蛾体长10-13mm,翅展20-30mm,体背黄褐色,腹末较瘦尖,触角丝状,灰褐色,前翅黄褐色,有两条褐色波状横纹,两纹之间有两条黄褐色短纹,后翅灰褐色;雌蛾形态与雄蛾相似,色较浅,前翅鲜黄,线纹浅褐色,后翅淡黄褐色,腹部较肥胖。卵扁平椭圆形,数粒至数十粒组成卵块,呈鱼鳞状排列,初为乳白色,渐变为黄白色,孵化前卵的一部分为黑褐色(为幼虫头部,称黑头期)。老熟幼虫,体长25mm左右,圆筒形,头黑褐色,背部颜色有浅褐、深褐、灰黄等多种颜色,中、后胸背面各有毛瘤4个,腹部1-8节背面有两排毛瘤,前后各两个。蛹长15-18mm,呈黄褐色,长纺锤形,尾端有刺毛5-8根。
2 习性
玉米螟的整个生长发育阶段的适宜温度为16-30℃,相对湿度为60%。如果在6-7月份雨量充足,湿度相对大,温度高,则有利于玉米螟各种虫态的发育活动,使其发生数量多,危害严重。玉米螟成虫习惯于昼伏夜出,白天躲藏在杂草或其他茂密的作物间,夜间出来活动,飞翔能力很强,具有趋光性和趋食酸甜食物的习性。一般成虫产卵成块状,不散藏、销售。
9.1 薹干加工晾晒环境要求 应选择清洁、干净的场地,离开交通干道、垃圾场、畜牧场、医院、粪池50m以上,远离喷洒农药的农田。
9.2 加工晾晒用具要求 应使用专用的不锈钢刀具,晾晒应使用直径2-4mm的清洁麻绳。
9.3 人员要求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规定,加工人员应进行健康检查,患有传染病和皮肤病者不得进行薹干加工晾晒,操作时用饮用水洗手,不得抽烟和随地吐痰。
9.4 加工晾晒技术
9.4.1 去老叶。将收获的薹干除留顶端花蕾、花穗及4-5片嫩叶外,从上到下将其余叶片用手捋去,不要多留,如根据市场需要生产无叶、无穗薹干,可将全部叶片和花穗去掉。
9.4.2 打薹脑。薹脑即根茎交界处,皮层以下尚未木质化的乳白色肉质茎部分。方法是先把根茎交界处以下的老根用刀切去,然后把根茎处的老皮及已木质化的部分掰去,注意留1-1.5cm长略带白皮的部分,保留老皮,以防止搭晒时断裂。
9.4.3 刨薹皮。用不锈钢刨子把薹干肉质茎外的皮层刨掉,达到去皮干净而厚度适中,不留老皮。操作方法:从薹茎中部开始,一般左手拿薹穗下端,右手握薹刨,自薹茎中部旋着向薹脑方向刨去薹皮,然后再掉过头刨皮,直至最近一个嫩叶处。
9.4.4 剖薹条。把已去皮后的薹干肉质茎用不锈钢利刀剖成长条状。操作方法:把薹干肉质茎平放在干净木板上,一般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拿薹脑两边,右手握刀剖条,下刀后一直往后剖开(包括花穗),要求匀、直、细、快,不能剖偏,剖好后薹条宽0.6-0.8cm,最宽处不超过1cm。凡人字形薹条,薹脑处留1.5-2cm长不剖开,以便搭晒。
9.4.5 晾晒脱水。将剖好的薹条均匀放置于架好的麻绳上,利用阳光照射和自然风使薹干水分蒸发,至薹干含水量小于16%,即成薹干。晾晒过程中应注意天气预报,如阴雨天气应及时采取炕房、烘干机等人工脱水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