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姜种植年限的延长和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病虫基数的长年积累,使得生姜病虫不断加重为害,特别是病害危害,导致生姜产量大幅度下降。现将生姜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1、病虫害种类
1.1姜瘟病
危害姜株和姜块。先从姜株基部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逐渐环绕整个植株基部扩展,使地上部份失水青枯,最后变黄腐烂倒伏,地下部姜块也随之腐烂,病部有菌脓流出并发出恶臭。姜瘟病属细菌性病害,一般5月底开始发病,7―8月为发病高峰期。高温、高湿条件有利于发病,低洼、连作田块发病重。
1.2姜叶点霉病
主要危害叶片,病斑较小,呈黄白色,棱形或长圆形,病斑2―5毫米,病斑中部易破碎脱落穿孔,严重时病斑密布整个叶片,有时多个病斑融合在一起形成大病斑,影响光合作用,植株长势减弱或停止生发子姜,姜块弱小。后期病斑上着生黑色小粒点。叶点霉病属半知菌类真菌性病害,一般5月中旬始见病斑,7―8月份为发病高峰。病菌靠风、雨传播蔓延,连作地、长势较差的田块发病重。
1.3姜叶枯病
主要危害叶片,先从叶尖或叶缘产生棱形或不规则形青灰色病斑,后扩大至全叶,变灰白色萎垂干枯,导致植株早衰或死亡,后期枯叶上散生黑色小颗粒,姜叶枯病属真菌性病害,一般5月下旬始见病株,8―9月达发病高峰,适温高湿有利于发病,低洼易积水或被水淹漫过的田块发病重。
1.4姜纹枯病
主要危害叶鞘,也危害叶片,叶鞘上发生灰绿色圆形病斑,后扩大呈不规则形或长圆形,叶片上病斑水浸状,扩大后呈云纹状不规则的大型病斑,软化腐烂,湿度大时病斑处产生白色蛛丝状的菌丝体,后期菌丝集结形成菌核。姜纹枯病属真菌性病害,高温高湿利于发病,多发生于7月下旬至8月份,密植通风较差的田块发病重。
1.5姜螟
是生姜上的主要害虫,以幼虫蛀入姜株内取食为害,形成枯心,幼虫有转株为害习性,一般一头幼虫可转株为害3―5株。主要发生期在6月中下旬和8月上中旬。
1.6猿叶虫
3龄前幼虫取食嫩叶叶肉,3龄以后幼虫及成虫能将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主要发生期在6―7月。
1.7黄曲跳甲
以成虫将叶片吃成“筛孔状”,密度大时将叶肉吃光,仅留叶脉,主要发生期在5―6月。
2、综合防治方法
2.1选用抗病品种
多年来一直种植同一品种种性易严重退化,应更换高产抗病品种,有条件的情况下推广脱毒姜种。
2.2清理田园
在生姜收获后,应深耕过冬,从而减少病虫在土壤中的越冬基数,认真清除植株残体,杂草,碎姜进行烧毁或高温堆肥,从而减少初侵染来源,减轻病害发生。
2.3改善耕作制度
对重病地块实行3年以上轮作,并用生石灰进行土壤处理,将会减轻病害发生。
2.4合理施肥
生姜是典型的喜钾作物,除要满足所需氮、磷肥外,还要适当增施钾肥,一般亩施用农家肥2000―2500公斤,磷肥25公斤,钾肥25公斤作底肥,生长期间结合中耕再适量追施氮肥、钾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2.5选择肥沃的土壤栽培
生姜既怕涝又怕旱,应选择地势稍高,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的壤土进行栽培。
2.6药剂防治
2.6.1病害防治。发现中心病株,立即拨除烧毁,在周围撤施生石灰进行消毒。姜瘟选用青枯灵600―8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3000倍液喷雾或灌蔸;姜叶点霉病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加70%百菌清800液喷雾;叶枯病可选用65%代森锌600倍液或杀毒矾500倍液喷雾,纹枯病可选用70%甲托1500倍液喷雾。
2.6.2虫害防治。姜螟于6月上旬和7月下旬用25%杀虫双400倍液或40.7%乐斯本1000倍液喷雾防治,猿叶虫和黄曲跳甲可选用90%敌百虫或50%辛硫磷1000倍液防治。
1、病虫害种类
1.1姜瘟病
危害姜株和姜块。先从姜株基部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逐渐环绕整个植株基部扩展,使地上部份失水青枯,最后变黄腐烂倒伏,地下部姜块也随之腐烂,病部有菌脓流出并发出恶臭。姜瘟病属细菌性病害,一般5月底开始发病,7―8月为发病高峰期。高温、高湿条件有利于发病,低洼、连作田块发病重。
1.2姜叶点霉病
主要危害叶片,病斑较小,呈黄白色,棱形或长圆形,病斑2―5毫米,病斑中部易破碎脱落穿孔,严重时病斑密布整个叶片,有时多个病斑融合在一起形成大病斑,影响光合作用,植株长势减弱或停止生发子姜,姜块弱小。后期病斑上着生黑色小粒点。叶点霉病属半知菌类真菌性病害,一般5月中旬始见病斑,7―8月份为发病高峰。病菌靠风、雨传播蔓延,连作地、长势较差的田块发病重。
1.3姜叶枯病
主要危害叶片,先从叶尖或叶缘产生棱形或不规则形青灰色病斑,后扩大至全叶,变灰白色萎垂干枯,导致植株早衰或死亡,后期枯叶上散生黑色小颗粒,姜叶枯病属真菌性病害,一般5月下旬始见病株,8―9月达发病高峰,适温高湿有利于发病,低洼易积水或被水淹漫过的田块发病重。
1.4姜纹枯病
主要危害叶鞘,也危害叶片,叶鞘上发生灰绿色圆形病斑,后扩大呈不规则形或长圆形,叶片上病斑水浸状,扩大后呈云纹状不规则的大型病斑,软化腐烂,湿度大时病斑处产生白色蛛丝状的菌丝体,后期菌丝集结形成菌核。姜纹枯病属真菌性病害,高温高湿利于发病,多发生于7月下旬至8月份,密植通风较差的田块发病重。
1.5姜螟
是生姜上的主要害虫,以幼虫蛀入姜株内取食为害,形成枯心,幼虫有转株为害习性,一般一头幼虫可转株为害3―5株。主要发生期在6月中下旬和8月上中旬。
1.6猿叶虫
3龄前幼虫取食嫩叶叶肉,3龄以后幼虫及成虫能将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主要发生期在6―7月。
1.7黄曲跳甲
以成虫将叶片吃成“筛孔状”,密度大时将叶肉吃光,仅留叶脉,主要发生期在5―6月。
2、综合防治方法
2.1选用抗病品种
多年来一直种植同一品种种性易严重退化,应更换高产抗病品种,有条件的情况下推广脱毒姜种。
2.2清理田园
在生姜收获后,应深耕过冬,从而减少病虫在土壤中的越冬基数,认真清除植株残体,杂草,碎姜进行烧毁或高温堆肥,从而减少初侵染来源,减轻病害发生。
2.3改善耕作制度
对重病地块实行3年以上轮作,并用生石灰进行土壤处理,将会减轻病害发生。
2.4合理施肥
生姜是典型的喜钾作物,除要满足所需氮、磷肥外,还要适当增施钾肥,一般亩施用农家肥2000―2500公斤,磷肥25公斤,钾肥25公斤作底肥,生长期间结合中耕再适量追施氮肥、钾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2.5选择肥沃的土壤栽培
生姜既怕涝又怕旱,应选择地势稍高,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的壤土进行栽培。
2.6药剂防治
2.6.1病害防治。发现中心病株,立即拨除烧毁,在周围撤施生石灰进行消毒。姜瘟选用青枯灵600―8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3000倍液喷雾或灌蔸;姜叶点霉病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加70%百菌清800液喷雾;叶枯病可选用65%代森锌600倍液或杀毒矾500倍液喷雾,纹枯病可选用70%甲托1500倍液喷雾。
2.6.2虫害防治。姜螟于6月上旬和7月下旬用25%杀虫双400倍液或40.7%乐斯本1000倍液喷雾防治,猿叶虫和黄曲跳甲可选用90%敌百虫或50%辛硫磷1000倍液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