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豆又叫豌豆、青荷兰豆、小寒豆、淮豆、麻豆、青小豆、留豆、金豆、回回豆等,是豆科中以嫩豆粒或嫩豆荚供菜食的蔬菜。
(一)起源与分布 荷兰豆起源中心有人认为是埃塞俄比亚、地中海和中亚,演化次中心为近东;也有人认为起源于高加索南部至伊朗。荷兰豆由原产地向东首先传入印度北部、经中亚细亚到中国,16世纪传入日本,新大陆发现后引入美国。荷兰豆是古老的作物,公元前7000年前的瑞士人遗址中即发现荷兰豆种子。早期栽培的荷兰豆都为粮用荷兰豆,16世纪时欧洲栽培的荷兰豆开始分化出矮生、蔓生和荚用品种,而且较早普及菜用荷兰豆的栽培。
目前,荷兰豆在世界上分布很广,主要在亚洲和欧洲栽培。中国种植荷兰豆最迟在汉朝,距今已2000余年。荷兰豆在中国分布很普遍。由于荷兰豆生长期短,成熟早,耐寒,故在中国高纬度地区亦有种植。过去北方地区种植荷兰豆,多为受灾后的救荒作物,或为饲料,或为利用其根瘤菌作绿肥种植,均以收成熟的豆粒为主。
中国南方主要食用嫩梢、嫩荚和嫩籽以作菜用。近年来北方开始作蔬菜食用。过去菜用荷兰豆主要是露地栽培的粒用荷兰豆,软荚荷兰豆的种植不多。近年来,荷兰豆生产发展迅速,已培育和引进不少经济性状优良的各类品种,满足了不同栽培目的的需要。
(二)营养价值与用途 荷兰豆是营养价值较高的豆类蔬菜之一。其嫩梢、嫩荚、籽粒,质嫩清香极为人们所喜食。
豌豆是营养价值较高的豆类蔬菜之一。其嫩梢、嫩荚、籽粒,质嫩清香极为人们所喜食。据分析,每1千克豌豆苗,含蛋白质4.9克、脂肪3克、碳水化合物26克、胡萝卜素15.9毫克、硫胺素1.5毫克、核黄素1.9毫克、尼克酸6毫克、维生素C520毫克。每千克鲜豌豆粒,蛋白质含量72克、碳水化合物120克。钙170毫克、磷900毫克、铁8毫克、胡萝卜素1.5毫克、硫胺素5.4毫克、核黄素0.9毫克、尼克酸28毫克、维生素C140毫克。豌豆的食用方法多样,其嫩荚、嫩籽可炒、煮等,目前可制罐头或速冻供出口。
荷兰豆的食用方法多样,其嫩荚、嫩籽可炒、煮、汤食等,目前可制成罐头或速冻食品供出口。
在80年代以前,荷兰豆在北方以其生育周期短,多在受水、旱灾后,在较短的栽培时间内,作救荒作物栽培。近年来,因其产量低,干籽经济价值不高,很少大面积栽培,荷兰豆作为粮食栽培已处于很次要的地位。南方地区荷兰豆作蔬菜栽培一直很普遍,这一习惯逐渐传至北方各大城市近郊。所以菜用荷兰豆在中国慢慢发展起来。
罐藏和冷藏的荷兰豆在欧美各国和日本是重要的豆类蔬菜。
随着中国开放改革的发展,荷兰豆逐渐成为出口产品。荷兰豆多以嫩荚速冻方式销往国外,数量虽不大,但中国以低廉的劳动力,较低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有足够的能力争夺一席之地。1982年中国出口荷兰豆2006吨,换外汇116万美元,1983年出口1058吨,换外汇1269万美元,以后几年出口量不大,但发展前景还是广阔的。
(三)特征特性 荷兰豆为豆科荷兰豆属一年生或两年生攀缘草本植物。
1.形态特征
(1)根系为直根系,侧根少。直根深入土中1~2米,侧根分布在20厘米的土层内,吸收难溶性化合物的能力较强。根部有根瘤菌,多集中在土壤表层1米以内。对土壤贫瘠有较强的忍耐能力。幼苗期根系生长比较慢,开始分化花芽时,根系生长达到高峰期,开花前根系长势迅速减弱,豆荚发育时稍有增强,到豆荚膨大时趋于停止。
(2)茎叶茎为近圆形或近四方形,中空而脆嫩。矮生种节间短,直立,分枝2~3个。蔓生种节间长,半直立或缠绕,需立支架,分枝性强。
叶互生,淡绿至浓绿色,或兼有紫色斑纹,具有蜡质或白粉。为偶数羽状复叶,小叶1~2对,顶端1~2对小叶,退化成卷须,能互相缠绕。叶柄与茎相联处,附生有大的叶状托叶两片,包围茎部。
(3)花始花节位,矮生种3~5节,蔓生种10~12节,高蔓种17~21节,始花后一般每节都有花。花白色或紫色,单生或对生于叶腋处,亦有短总状花序,着生1~3朵花。花蝶形,上面一片花瓣最阔,向外翻转,如同扬开之旗帜,称为旗瓣;两侧的2片向两面张开,酷似蝴蝶的双翅,称为翼瓣;下方的2片更小,其边缘联合,包裹覆盖着雌雄蕊,其形状宛如舟船之龙骨,叫龙骨瓣。
天然自花授粉,在干燥和炎热条件下能杂交,异交率10%左右。
(4)荚、种子荚果浓绿色或黄绿色,圆棍长扁形。豆荚内果皮含叶绿素。荚长5~10厘米,宽2~3厘米。种子球形,单行互生于果荚腋缝两侧,依品种有皱粒和光滑两种,色泽有黄、白、紫、绿、黑等,每荚有种子4~5粒或更多。
2.生长发育特性荷兰豆的生长发育过程分为如下阶段:
发芽期:从种子萌动到第一真叶出现。
幼苗期:从真叶出现到抽蔓前。
抽蔓期:植株茎蔓不断伸长,并陆续抽发侧枝。矮生和半蔓生类型的抽蔓期很短或无抽蔓期。
开花结荚期:从始花到豆荚采收结束。
3.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荷兰豆为喜冷凉耐寒、不耐热的作物。皱粒种子的发芽始温为3~5℃;圆粒种1~2℃,发芽适温为18~20℃。幼苗期能耐-4~5℃的低温。茎蔓生长适温为9~23℃,-5℃即受冻害。开花期适温15~18℃,结荚期适温18~20℃,不耐冻。温度超过25℃,受精率降低,结荚少,产量低。
荷兰豆为长日照植物,有些品种在长、短日照下都能开花。多数品种的生育期在北方表现比南方短。南方品种北移可提早开花结荚,这与北方春播缩短了在南方越冬的幼苗期有关。
荷兰豆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新垦地上均可栽植,但以疏松含有机质较高的中性(pH6~7.2)土壤为宜,中性土中有利于出苗和根瘤的发育。在酸性土壤中栽培易生病害,降低结荚率。
荷兰豆根系深,稍耐旱,而不耐湿。幼苗期排水不良易烂根。花期应适当多浇水,否则会受精不良,形成空荚、秕荚而导致减产。
(四)类型与品种 栽培的荷兰豆有三个变种:粮用荷兰豆、菜用荷兰豆、软荚荷兰豆。按茎的生长习性分为蔓生、半蔓生和矮生三种类型。按豆荚结构分为硬荚和软荚两类。硬荚类荷兰豆内果皮的厚膜组织发达,荚不可食用,以青豆粒供食;软荚类荷兰豆内果皮的厚膜组织发生迟,纤维少,可采收嫩荚食用。目前出口常用的有以下品种。
1.小青荚由国外引入,原名阿拉斯加。植株半蔓生,高66~100厘米,叶小,淡绿色,花白色,荚硬而薄,荚粒大,结荚多,产量高,成熟早。种子淡绿色,种皮皱缩,质糯味甜,每荚种子4~7粒。嫩荚与种粒皆可供食,品质优良。该品种属硬荚类,为罐头和冷冻出口的优良品种。在上海郊区及东南各省大城市郊区均有栽培。
2.大荚荷兰豆又名荷兰豆。由国外引进。蔓生种,茎叶粗大,株高200多厘米。第一花在17~19叶腋,花紫红色,荚特大,长12~14厘米,宽3~4厘米,淡绿色,凹凸皱弯不平滑。每荚种子5~7粒。鲜荚和豆粒均可供菜用,荚脆、清甜、纤维少。荚粒特大,品质极佳。该品种属软荚类,耐寒性差,每公顷产鲜豆荚15000~22500千克,干豆粒3000~3750千克,是速冻出口品种。广东中部及北方一带栽培普遍。
3.脆甜软荚荷兰豆80-11为美籍华裔专家赠给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品种,它曾获美国国家金质奖。株高180厘米,茎粗0.8厘米。白花,青荚肥厚,双荚率高,单株分枝5个,每荚平均粒数3.6粒,百荚鲜重410克,种子百粒重18.45克,种子绿色皱粒,鲜荚品质优良。该品种抗病、耐寒、适应性广,每公顷产鲜荚8000千克,可食率97.6%。适应性广,南北均有栽培。
4.法国大荚由法国引进的品种。植株蔓生,茎粗叶大,株高2~3米,第十五至第十七节开始着生花序,花白色。嫩荚淡绿色,凹凸皱弯,不平滑。荚长6~7厘米,宽3~4厘米,脆嫩清甜,纤维少,品质佳。每荚有种子5~6粒,种粒特大。晚熟,结荚期长,从清明前后播种,直到霜降前后植株还枝叶繁茂。每公顷产鲜荚22500~30000千克。适于北方地区栽培。
5.白花小荚从日本引入的优良品种。植株蔓生,株高1.3米左右。花白色。嫩荚绿色,荚长7厘米左右,宽1.4~1.5厘米,每荚有种子7粒左右。种子成熟呈黄白色,圆形,千粒重200克左右。嫩荚质地柔软,品质佳,商品性好,是江浙地区速冻荷兰豆出口的主栽品种。早熟,抗寒,抗热,抗病虫能力强。冬播10月底至11月上旬播种,4月中旬至5月底收获。春播于2月下旬播种,4月下旬开始采收嫩荚。适于上海、浙江、江苏等地栽培。
6.草原21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畜牧研究所选育的食荚品种。植株半蔓生,株高80~100厘米,分枝力中等,结荚部位60厘米左右。每株结荚12~13个。花白色。嫩荚浅绿色,荚长10厘米,宽2.5厘米,品质鲜嫩,风味佳,可炒食,也可速冻加工。3月上旬直播,5月中旬采收嫩荚,每公顷产11250~15000千克。适于北京地区栽培。
7.赤花绢荚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从日本引进的品种。植株矮生,株高25~35厘米。茎四棱形,中空。始花着生在第十至第十五节。花紫色,荚绿色,长5~6厘米,宽1.3~1.5厘米。嫩荚质地细嫩,香甜,品质优良。适于江浙及长江以南其他地区秋冬栽培。
8.白玉江苏省南通地方品种。植株蔓生,株高1~1.2米,分枝性强。第10至12节开始着生花,节节开花,花白色。荚扁长形,长5.10厘米,宽1.2厘米,每荚有种子5~10粒,种子圆球形,嫩时浅绿色,成熟时黄白色,光滑。可采收嫩梢或鲜籽粒供食用,或以鲜豆粒速冻,制罐。较耐寒,适应性强。8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9月下旬至翌年4月上旬,可多次采收嫩梢,5月上中旬采收青荚。适于江苏省及华东部分地区。
9.台中11福建省农业优良品种开发公司从亚洲蔬菜研究发展中心引入的品种。植株蔓生,蔓长1.6米,节间短,分枝多。花为淡红色。大部分花序只结一荚,荚形较平直整齐,荚长7.5厘米,宽1.3~1.6米,厚0.3~0.6厘米,单荚重约1.6克。嫩荚肥厚多汁,口感清脆香甜,别具风味。晚秋播每公顷产4500~6000千克,高产栽培可达6000千克以上。在福建省从8月中旬至11月中旬都是适宜播种时间,能充分利用冬闲田种植。是福建省荷兰豆速冻出口的主栽品种,适于福建及华南沿海地区栽培。
10.京引8625从欧洲引进的品种选育而成。植株矮生,株高60~70厘米,分枝1~3个。始花节位在第七至八节。嫩荚圆柱形,肉厚而爽脆,品质极佳。荚长约6厘米,宽1.2厘米,每荚有种子5~6粒,紧密排列,成熟种子绿色。近正方体,千粒重200克左右。露地春播从出苗到始收嫩荚约70天,夏秋播为45天,延续采收20天。冬季保护地栽培于9月上旬播种,11月上旬开始采收嫩荚,可延续到翌年1月。适应性很强。全国各地均可栽培,并可排开播种。
11.松岛30日从日本引进的品种。植株蔓生,蔓长1.5米左右。花白色,双花双荚。嫩荚绿色,呈较直的圆棍形。品质好,耐贮藏,加工后外形美观,商品性好。荚型中等,长约8厘米,宽1.5厘米。抗逆性强,尤其耐热,在高温下能正常开花,并坐荚良好,适于夏季栽培。全国各地均可种植。
(五)越冬栽培技术 荷兰豆在秋季播种,冬季收获的栽培方式为越冬栽培。这种方式在北方需要保温性能良好的日光温室,生产成本较高,所需技术复杂。但是,上市期正值寒冬少菜,价格昂贵时期,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也是荷兰豆全年供应的重要环节之一。近年来,随着保护地生产的迅速发展,这种栽培方式在北方迅速发展起来。在南方,冬季温暖,荷兰豆可以露地越冬,越冬栽培一直是传统的栽培方式之一。
1.栽培设施及时间中国西南地区荷兰豆一般于8月上旬播种,10月下旬至1月采收。华南地区从9月中旬至11月底均可播种,从11月至翌年3月均可采收。上述地区均为露地栽培。华北及东北地区必须利用保温性能良好的日光温室,于10月上中旬播种;育苗时,于11月上中旬定植,于12月下旬开始采收,春季拉秧。由于荷兰豆生长期可耐0℃以下的低温,所以日光温室必须保持冬季最寒冷季节在0℃以上的室温。在山东省一般的日光温室均能满足此条件。
2.品种选择越冬栽培应选用耐低温、弱光的品种。同时,应根据需要选用食荚、食粒、食嫩苗的适宜品种。由于中国北方栽培荷兰豆时间短,品种较少,尚没有专用品种供选择。所介绍的品种均可采用。
3.整地作畦荷兰豆有根腐菌,可分泌多种有机物。这些有机物质积累多了,能直接渗入植物体内造成中毒,导致生长不良。所以,荷兰豆忌连作,一般应2~3年轮作一次。
整地时,每公顷施腐熟的有机肥15000千克,加入过磷酸钙750千克,草木灰1500千克。深翻,耙平。南方低洼地区,宜做成高畦,以利排水。北方可做成1.2~1.5米的宽的平畦。
4.播种育苗播种前,种子应进行粒选和盐水选种,选饱满充实的籽粒作种用。有条件时,可用二硫化碳熏杀,预防病虫害。
为了促进根瘤菌的迅速发生,增加固氮能力,一般行根瘤菌接种。接种方法是:在前茬荷兰豆采收豆荚前,选无病、根瘤多的植株连根挖出,洗净后置于30℃以下的温室里风干,然后装袋贮藏于干燥处。在播种前用这种植物残体和根瘤的混合物接种。接种时,将这种混合物用水浸湿与种子搅拌均匀,每公顷用量375~450千克。
荷兰豆在低温条件下通过春化阶段,才能在长日照条件下开花结实。春化阶段对低温条件要求不严,一般在0~5℃下经10~20天即可。为了促进通过春化阶段,迅速开花,降低花序着生节位,达到早熟和高产的目的,播前应进行低温处理。方法是:用冷水浸种2小时,使种子充分湿润,至种皮发涨后取出,用纱布包好,置于15~20℃的常温下,每2小时用冷凉的井水浇一次,约经20小时种子开始萌动。待胚芽露出后,放在0~5℃的低温下(可在家庭用的电冰箱中处理)处理10余天,便可取出播种。
播种育苗:荷兰豆一般采用直播的方法。直播有条播和穴播两种。栽植密度因品种和栽培目的而不同。采收嫩梢栽培时,种植较密,可采用宽幅条播,行距28~33厘米,幅宽10厘米,每公顷播种量150~225千克;也可采用丛播,行距23~26厘米,每丛4~5粒种子。以采收嫩荚和种子为目的时,可采用穴播。矮生品种穴播的行距为40厘米,穴距6.6~10厘米,每穴播2~3粒;蔓生种行距为70~75厘米,穴距26~30厘米,每穴播3~4粒。一般矮生种每公顷用种225~300千克,蔓生种每公顷用种110~150千克。播前浇足底水,或保证墒度,播深2~3厘米。
为了照顾前茬作物的收获,充分利用保护地的时问,荷兰豆也可用营养钵育苗的方法。营养钵可用塑料筒、废报纸等制成,高8~10厘米,直径8~10厘米,内装入营养土。每钵放2~3粒种子,灌水,水渗下后覆土1~2厘米深。
荷兰豆秧苗的适宜苗龄为4~6片真叶,日历苗龄在适温条件下为25~30天,在低温条件下为30~40天。荷兰豆为直根作物,主根入土深,断根后再生能力差。因此,苗龄不宜过大,否则会造成缓苗慢,早衰,降低产量。苗龄过小会延缓采收期。
5.田间管理荷兰豆越冬栽培在华北地区播种后,早霜即降临。为了保持适宜的温度条件,应立即把日光温室的塑料薄膜扣上,白天大通风,夜间扣严塑料薄膜,保持温度在15~18℃,以促进迅速出苗。
出苗后,白天保持20℃左右,温度超过25℃即应放风,避免30℃的高温。夜间保持10~15℃。在荷兰豆的幼苗期和抽蔓期正值10~11月,华北地区气温不十分低,只要及时揭盖、覆盖塑料薄膜即可保持棚室内适宜的温度。此期应注意白天通风,防止温度过高,造成植株徒长。
荷兰豆在开花结荚期白天应保持15~20℃,夜间12~16℃。此期正值12月至1月寒冷时期,外界气温很低,应采取一切措施保持温度。白天扣严塑料薄膜,夜间加盖草苫子,防止寒潮侵袭造成冻害。在晴朗的白天,也应注意通风,防止25℃以上的高温。
在越冬栽培中,气温较低,温室中蒸发量较小,无需多浇水。一般结合追肥浇水。直播时,在苗高6~10厘米时可酌情浇一次水。育苗定植时,浇足底水。一般于现蕾前不浇水,以促进根系发育,保证植株健壮。当植株开始现蕾时,可进行第一次追肥和灌水,每公顷追复合肥225~300千克,也可每公顷施人粪尿7500~10000千克。此后直至植株开始结荚,应以控秧促荚为主,进行中耕保墒。当植株开始结荚后,必须给以充足的水肥,以促进结荚和幼荚迅速生长。一般每20天浇一次水,在开花结荚盛期每公顷施复合肥225~300千克。
荷兰豆生长期需要勤中耕。从苗期至开花前,以中耕保墒为主,一般每7~10天中耕一次,以促进根系生长。待开花后停止中耕,避免伤根。最后一次中耕,应进行培土护根。
栽培蔓生荷兰豆应进行插架。当植株卷须出现时开始插架。在温室内多用塑料扁丝作支架。由于荷兰豆不能自行缠绕,应每隔40~50厘米,用人工绑缚一次,使其分布均匀,通风透光,易于结荚。
荷兰豆生长期亦需充足二氧化碳供应,在越冬栽培中,二氧化碳亏缺问题也是很突出的。为此,也有必要进行二氧化碳施肥。
6.采收荷兰豆的采收期按食用部分而异。食用嫩梢者,在苗具有8~10片叶、16~20厘米高时,开始用剪或刀,割取上部10~15厘米长的顶梢上市。越冬栽培一般7~10天采收一次。采收嫩荚时,在开花后12~14天,即谢花后8~10天,豆荚停止生长采收。采收过迟,则豆粒淀粉增多,豆荚纤维增加,品质变劣。采收鲜豆粒供食时,在开花后的14~18天,荚仍为深绿或开始变为浅绿色,豆粒长到饱满时为采收适期。
采收每3~5天一次,分批采摘上市。采摘时应小心,不可弄断枝蔓,碰掉小花、幼荚。
(六)春早熟栽培技术 荷兰豆在冬季或初春播种,于春末或夏初收获的栽培方式为春早熟栽培。这种栽培方法使用的保护设施较简单,生产成本较低。收获季节在春淡季,对解决蔬菜周年均衡供应有一定作用。其生长期温度由低渐高,日照由短渐长,非常适宜荷兰豆的需要。因此,产量最高。由于以上原因,春早熟栽培一直是传统的面积最大的栽培方式。特别是广大的北方地区,是主要的生产方式。
1.栽培设施及时间华北地区荷兰豆的春早熟栽培一般于1月上旬至3月上旬在保护地播种育苗,2月中旬至4月上旬定植在保护地或露地,3月下旬至5月下旬开始采收。从3月上旬以后,即可露地直播,于5月初开始采收。在东北地区,可于春季露地直播,夏季采收。
春早熟栽培的初期在冬末春初,外界温度虽低,但已度过了冬季最严寒的季节,加上荷兰豆的耐寒力较强。因此,一般不需要保温性能太强的日光温室。在播种较早时,可用保温性能较差的日光温室;稍晚些播种,可用有草苫子覆盖的塑料中棚、小棚、风障阳畦栽培。在2月底至3月初播种,可用无草苫子覆盖的塑料大棚、中棚、小棚栽培。亦可利用风障阳畦或塑料大棚、中棚育苗,定植于露地进行栽培。
2.整地作畦为了提早播种,早收获,争取更高的经济效益,春早熟栽培应及早整地。在1月播种时,如无前茬,可在头年秋季施肥深翻;如有前茬,前茬收后,应立即每公顷施腐熟的有机肥45000千克,深翻,做成平畦。整地注意事项同越冬栽培。
在播种前15~20天,应把保护设施的塑料薄膜扣严,夜间加盖草苫子,尽量提高保护地内的地温,以利早播种,早出苗。
3.品种选择绝大多数的荷兰豆品种都适于春早熟栽培。在选择品种时,可根据栽培的目的,选用荚用、籽用或采嫩梢用的不同品种。
4.播种育苗在春早熟栽培中,播种后外界气温很低,很易通过春化阶段。因此,种子处理时,无需进行低温处理。可在浸种后,把种子置于18℃左右的温度条件下,经一昼夜,种子萌动后即可播种。也可干籽直播。
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播种时,由于外界气温低,为便于保温,可在温度条件较好的保护设施内育苗,再定植在保温条件稍差的保护设施内。在3月上旬以后定植在露地的栽培中,可在风障阳畦内育苗,而后定植在露地上。其他栽培时间可直接播种在保护设施中,无需育苗。华北地区,一般行直播,不进行育苗。育苗、播种方法参照越冬栽培。
5.田间管理春早熟栽培中,播种后,外界气温很低,不利于荷兰豆的出苗和幼苗生长发育,应采取一切措施保持温度。白天扣严塑料薄膜,夜间加盖草苫子,保持白天15~20℃,夜间12~16℃,防止冻害的发生。在2月以后,晴天的中午保护设施内往往出现短时间的25~30℃以上的高温,应及时通风降温,防止高温引起徒长,影响产量和质量。此期,应及时通过揭盖草苫子,及时揭盖塑料薄膜通风,保证保护设施内既不能遭受冻害,又不能遭受热害。到3月下旬至4月上旬后,外界气温渐高,适宜荷兰豆的生长发育时,逐渐撤除草苫子,进行昼夜大通风,直至撤除塑料薄膜,使之处于露地条件下栽培。
出苗后应中耕1~2次,尽量提高地温,促进幼苗生长。尽量少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在苗高6~10厘米时,进行第一次浇水和追肥,每公顷施复合肥100~150千克。在现蕾前追第二次肥,每公顷施复合肥150~225千克。始花期控制浇水、追肥,促进结荚。当植株开始结荚后,给予充足的水肥。此时外界气温已高,蒸发量渐大,可每10~15天浇一次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每20~30天追一次水,肥量同上。
采收嫩梢者应增施氮肥,每采收2~3次,每公顷施尿素150千克。
其他管理参照越冬栽培。
6.采收在春早熟栽培中,采收上市越早,价格越高,经济效益越显著。因此,应适期早采收。采收时间参照越冬栽培。
(七)秋延迟栽培技术 利用简易的保护设施,在秋中播种,初冬收获上市的荷兰豆栽培方式为秋延迟栽培。这种方式的上市期在初冬蔬菜淡季,经济效益较高,而生产成本较低,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栽培方式。秋延迟栽培的前期外界气温较高,而后期开花结荚时气温较低,环境条件不太适宜荷兰豆的生长发育,如果不加人工控制,产量不高。因而,需要细致的人工管理。
1.栽培设施及时间秋延迟栽培的采收上市期是入冬开始,寒冬即结束。因此,一般不用保温性能特别好的日光温室,而用造价稍低,保温性能稍差的塑料大棚、中棚、小棚;或保温性能稍差的温室、改良阳畦等。山东地区多于8月中下旬播种,10月下旬至11月初开始采收,直至12月下旬结束。如果有草苫子覆盖,可一直采收到翌年3月下旬。
2.整地作畦在整地时,如果大棚己建好,可直接在大棚内施肥深翻。如果塑料大棚未建好,整地时应预留出建塑料大棚的位置来。一般每公顷施腐熟的有机肥30000~45000千克,混人重合肥450千克。深翻25~30厘米。可做成15~20厘米的高畦,也可做成平畦,畦宽100~120厘米。
3.播种蔓生种一般采用穴播的方法。行距为50~60厘米,穴距20厘米,每穴2~3粒,覆土厚2~3厘米。底墒不足的情况下,挖穴后先浇水,待水渗下后再播种。
4.田间管理秋延迟播种期正值中秋高温季节,播种后土壤极易干燥,致死种苗。为此,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一般3~4天浇一次小水。5~7天即可齐苗。
出苗后要保持土壤湿润,及时中耕除草,雨天注意排水,切忌积水。苗期病虫害十分严重,应及时防治,详见病虫害部分。
齐苗后10天,结合浇水每公顷施复合肥150千克。促进幼苗生长。在第一花序刚结荚时,结合浇水,每公顷施复合肥300千克。在第一次采收后,已进入初冬,温度逐渐降低,应减少浇水次数,一般每20天浇一次水。深冬,如果土壤不过分干燥,可不用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如浇水,可追复合肥300千克。进入冬季,如果不浇水追肥,为保证产量可进行根外追肥。一般用0.3%磷酸二氢钾,或叶面宝、丰产素的1/5000液,或0.15%硼砂加植宝素、爱多收的1/5000液,每7~10天喷雾一次。
进入盛花期,如发现落花严重,可用5毫克研的防落素加2毫克/升的赤霉素混合喷花保荚。
10月中下旬,外界气温逐渐下降,应扣上塑料大棚的薄膜保温。扣膜初期,白天加大通风,夜间密闭。随着外界温度下降,逐渐减少通风。至外界结冻后,可在大棚上加盖草苫子保温。结荚期白天可控制在18~20℃,夜间12~15℃。在深冬,这一温度很难保持。在棚内温度降至0℃时,拉秧。
5.采收秋延迟栽培中,采收上市越晚,价格越高。因此,适当晚采收上市,经济效益越显著。一般开花后8~12天采收。采收标准是荚长6~7厘米,厚0.55厘米,鲜嫩、青绿、不露仁、无畸形、无虫口、无病斑、无机械损伤、荚蒂长不超过1厘米。采收时蔓基部的豆荚要分批采摘干净,以免遗漏后,植株养分转入种子生长,造成上部落花,影响嫩荚发育,影响产量。
(八)荷兰豆苗采食栽培技术 采摘荷兰豆苗的嫩梢供食用的栽培方式过去在江南地区很盛行,近年来在北方地区也流行起来。北方一般于11月上旬至翌年4月上旬在阳畦或温室里播种,南方多采用秋播冬收。行距30厘米,播幅16~18厘米,每公顷用种150~225千克。在幼芽1~2厘米时浅松土。幼苗高3~5厘米,2~3片真叶时,可整株采收,也可在苗高16~18厘米时采摘顶端嫩梢。共可收4~8次。
生长期经常浇小水,保持土壤湿润,每次采收后追施尿素,每公顷用量150千克。北方阳畦或温室内保持15~20℃。
(一)起源与分布 荷兰豆起源中心有人认为是埃塞俄比亚、地中海和中亚,演化次中心为近东;也有人认为起源于高加索南部至伊朗。荷兰豆由原产地向东首先传入印度北部、经中亚细亚到中国,16世纪传入日本,新大陆发现后引入美国。荷兰豆是古老的作物,公元前7000年前的瑞士人遗址中即发现荷兰豆种子。早期栽培的荷兰豆都为粮用荷兰豆,16世纪时欧洲栽培的荷兰豆开始分化出矮生、蔓生和荚用品种,而且较早普及菜用荷兰豆的栽培。
目前,荷兰豆在世界上分布很广,主要在亚洲和欧洲栽培。中国种植荷兰豆最迟在汉朝,距今已2000余年。荷兰豆在中国分布很普遍。由于荷兰豆生长期短,成熟早,耐寒,故在中国高纬度地区亦有种植。过去北方地区种植荷兰豆,多为受灾后的救荒作物,或为饲料,或为利用其根瘤菌作绿肥种植,均以收成熟的豆粒为主。
中国南方主要食用嫩梢、嫩荚和嫩籽以作菜用。近年来北方开始作蔬菜食用。过去菜用荷兰豆主要是露地栽培的粒用荷兰豆,软荚荷兰豆的种植不多。近年来,荷兰豆生产发展迅速,已培育和引进不少经济性状优良的各类品种,满足了不同栽培目的的需要。
(二)营养价值与用途 荷兰豆是营养价值较高的豆类蔬菜之一。其嫩梢、嫩荚、籽粒,质嫩清香极为人们所喜食。
豌豆是营养价值较高的豆类蔬菜之一。其嫩梢、嫩荚、籽粒,质嫩清香极为人们所喜食。据分析,每1千克豌豆苗,含蛋白质4.9克、脂肪3克、碳水化合物26克、胡萝卜素15.9毫克、硫胺素1.5毫克、核黄素1.9毫克、尼克酸6毫克、维生素C520毫克。每千克鲜豌豆粒,蛋白质含量72克、碳水化合物120克。钙170毫克、磷900毫克、铁8毫克、胡萝卜素1.5毫克、硫胺素5.4毫克、核黄素0.9毫克、尼克酸28毫克、维生素C140毫克。豌豆的食用方法多样,其嫩荚、嫩籽可炒、煮等,目前可制罐头或速冻供出口。
荷兰豆的食用方法多样,其嫩荚、嫩籽可炒、煮、汤食等,目前可制成罐头或速冻食品供出口。
在80年代以前,荷兰豆在北方以其生育周期短,多在受水、旱灾后,在较短的栽培时间内,作救荒作物栽培。近年来,因其产量低,干籽经济价值不高,很少大面积栽培,荷兰豆作为粮食栽培已处于很次要的地位。南方地区荷兰豆作蔬菜栽培一直很普遍,这一习惯逐渐传至北方各大城市近郊。所以菜用荷兰豆在中国慢慢发展起来。
罐藏和冷藏的荷兰豆在欧美各国和日本是重要的豆类蔬菜。
随着中国开放改革的发展,荷兰豆逐渐成为出口产品。荷兰豆多以嫩荚速冻方式销往国外,数量虽不大,但中国以低廉的劳动力,较低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有足够的能力争夺一席之地。1982年中国出口荷兰豆2006吨,换外汇116万美元,1983年出口1058吨,换外汇1269万美元,以后几年出口量不大,但发展前景还是广阔的。
(三)特征特性 荷兰豆为豆科荷兰豆属一年生或两年生攀缘草本植物。
1.形态特征
(1)根系为直根系,侧根少。直根深入土中1~2米,侧根分布在20厘米的土层内,吸收难溶性化合物的能力较强。根部有根瘤菌,多集中在土壤表层1米以内。对土壤贫瘠有较强的忍耐能力。幼苗期根系生长比较慢,开始分化花芽时,根系生长达到高峰期,开花前根系长势迅速减弱,豆荚发育时稍有增强,到豆荚膨大时趋于停止。
(2)茎叶茎为近圆形或近四方形,中空而脆嫩。矮生种节间短,直立,分枝2~3个。蔓生种节间长,半直立或缠绕,需立支架,分枝性强。
叶互生,淡绿至浓绿色,或兼有紫色斑纹,具有蜡质或白粉。为偶数羽状复叶,小叶1~2对,顶端1~2对小叶,退化成卷须,能互相缠绕。叶柄与茎相联处,附生有大的叶状托叶两片,包围茎部。
(3)花始花节位,矮生种3~5节,蔓生种10~12节,高蔓种17~21节,始花后一般每节都有花。花白色或紫色,单生或对生于叶腋处,亦有短总状花序,着生1~3朵花。花蝶形,上面一片花瓣最阔,向外翻转,如同扬开之旗帜,称为旗瓣;两侧的2片向两面张开,酷似蝴蝶的双翅,称为翼瓣;下方的2片更小,其边缘联合,包裹覆盖着雌雄蕊,其形状宛如舟船之龙骨,叫龙骨瓣。
天然自花授粉,在干燥和炎热条件下能杂交,异交率10%左右。
(4)荚、种子荚果浓绿色或黄绿色,圆棍长扁形。豆荚内果皮含叶绿素。荚长5~10厘米,宽2~3厘米。种子球形,单行互生于果荚腋缝两侧,依品种有皱粒和光滑两种,色泽有黄、白、紫、绿、黑等,每荚有种子4~5粒或更多。
2.生长发育特性荷兰豆的生长发育过程分为如下阶段:
发芽期:从种子萌动到第一真叶出现。
幼苗期:从真叶出现到抽蔓前。
抽蔓期:植株茎蔓不断伸长,并陆续抽发侧枝。矮生和半蔓生类型的抽蔓期很短或无抽蔓期。
开花结荚期:从始花到豆荚采收结束。
3.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荷兰豆为喜冷凉耐寒、不耐热的作物。皱粒种子的发芽始温为3~5℃;圆粒种1~2℃,发芽适温为18~20℃。幼苗期能耐-4~5℃的低温。茎蔓生长适温为9~23℃,-5℃即受冻害。开花期适温15~18℃,结荚期适温18~20℃,不耐冻。温度超过25℃,受精率降低,结荚少,产量低。
荷兰豆为长日照植物,有些品种在长、短日照下都能开花。多数品种的生育期在北方表现比南方短。南方品种北移可提早开花结荚,这与北方春播缩短了在南方越冬的幼苗期有关。
荷兰豆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新垦地上均可栽植,但以疏松含有机质较高的中性(pH6~7.2)土壤为宜,中性土中有利于出苗和根瘤的发育。在酸性土壤中栽培易生病害,降低结荚率。
荷兰豆根系深,稍耐旱,而不耐湿。幼苗期排水不良易烂根。花期应适当多浇水,否则会受精不良,形成空荚、秕荚而导致减产。
(四)类型与品种 栽培的荷兰豆有三个变种:粮用荷兰豆、菜用荷兰豆、软荚荷兰豆。按茎的生长习性分为蔓生、半蔓生和矮生三种类型。按豆荚结构分为硬荚和软荚两类。硬荚类荷兰豆内果皮的厚膜组织发达,荚不可食用,以青豆粒供食;软荚类荷兰豆内果皮的厚膜组织发生迟,纤维少,可采收嫩荚食用。目前出口常用的有以下品种。
1.小青荚由国外引入,原名阿拉斯加。植株半蔓生,高66~100厘米,叶小,淡绿色,花白色,荚硬而薄,荚粒大,结荚多,产量高,成熟早。种子淡绿色,种皮皱缩,质糯味甜,每荚种子4~7粒。嫩荚与种粒皆可供食,品质优良。该品种属硬荚类,为罐头和冷冻出口的优良品种。在上海郊区及东南各省大城市郊区均有栽培。
2.大荚荷兰豆又名荷兰豆。由国外引进。蔓生种,茎叶粗大,株高200多厘米。第一花在17~19叶腋,花紫红色,荚特大,长12~14厘米,宽3~4厘米,淡绿色,凹凸皱弯不平滑。每荚种子5~7粒。鲜荚和豆粒均可供菜用,荚脆、清甜、纤维少。荚粒特大,品质极佳。该品种属软荚类,耐寒性差,每公顷产鲜豆荚15000~22500千克,干豆粒3000~3750千克,是速冻出口品种。广东中部及北方一带栽培普遍。
3.脆甜软荚荷兰豆80-11为美籍华裔专家赠给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品种,它曾获美国国家金质奖。株高180厘米,茎粗0.8厘米。白花,青荚肥厚,双荚率高,单株分枝5个,每荚平均粒数3.6粒,百荚鲜重410克,种子百粒重18.45克,种子绿色皱粒,鲜荚品质优良。该品种抗病、耐寒、适应性广,每公顷产鲜荚8000千克,可食率97.6%。适应性广,南北均有栽培。
4.法国大荚由法国引进的品种。植株蔓生,茎粗叶大,株高2~3米,第十五至第十七节开始着生花序,花白色。嫩荚淡绿色,凹凸皱弯,不平滑。荚长6~7厘米,宽3~4厘米,脆嫩清甜,纤维少,品质佳。每荚有种子5~6粒,种粒特大。晚熟,结荚期长,从清明前后播种,直到霜降前后植株还枝叶繁茂。每公顷产鲜荚22500~30000千克。适于北方地区栽培。
5.白花小荚从日本引入的优良品种。植株蔓生,株高1.3米左右。花白色。嫩荚绿色,荚长7厘米左右,宽1.4~1.5厘米,每荚有种子7粒左右。种子成熟呈黄白色,圆形,千粒重200克左右。嫩荚质地柔软,品质佳,商品性好,是江浙地区速冻荷兰豆出口的主栽品种。早熟,抗寒,抗热,抗病虫能力强。冬播10月底至11月上旬播种,4月中旬至5月底收获。春播于2月下旬播种,4月下旬开始采收嫩荚。适于上海、浙江、江苏等地栽培。
6.草原21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畜牧研究所选育的食荚品种。植株半蔓生,株高80~100厘米,分枝力中等,结荚部位60厘米左右。每株结荚12~13个。花白色。嫩荚浅绿色,荚长10厘米,宽2.5厘米,品质鲜嫩,风味佳,可炒食,也可速冻加工。3月上旬直播,5月中旬采收嫩荚,每公顷产11250~15000千克。适于北京地区栽培。
7.赤花绢荚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从日本引进的品种。植株矮生,株高25~35厘米。茎四棱形,中空。始花着生在第十至第十五节。花紫色,荚绿色,长5~6厘米,宽1.3~1.5厘米。嫩荚质地细嫩,香甜,品质优良。适于江浙及长江以南其他地区秋冬栽培。
8.白玉江苏省南通地方品种。植株蔓生,株高1~1.2米,分枝性强。第10至12节开始着生花,节节开花,花白色。荚扁长形,长5.10厘米,宽1.2厘米,每荚有种子5~10粒,种子圆球形,嫩时浅绿色,成熟时黄白色,光滑。可采收嫩梢或鲜籽粒供食用,或以鲜豆粒速冻,制罐。较耐寒,适应性强。8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9月下旬至翌年4月上旬,可多次采收嫩梢,5月上中旬采收青荚。适于江苏省及华东部分地区。
9.台中11福建省农业优良品种开发公司从亚洲蔬菜研究发展中心引入的品种。植株蔓生,蔓长1.6米,节间短,分枝多。花为淡红色。大部分花序只结一荚,荚形较平直整齐,荚长7.5厘米,宽1.3~1.6米,厚0.3~0.6厘米,单荚重约1.6克。嫩荚肥厚多汁,口感清脆香甜,别具风味。晚秋播每公顷产4500~6000千克,高产栽培可达6000千克以上。在福建省从8月中旬至11月中旬都是适宜播种时间,能充分利用冬闲田种植。是福建省荷兰豆速冻出口的主栽品种,适于福建及华南沿海地区栽培。
10.京引8625从欧洲引进的品种选育而成。植株矮生,株高60~70厘米,分枝1~3个。始花节位在第七至八节。嫩荚圆柱形,肉厚而爽脆,品质极佳。荚长约6厘米,宽1.2厘米,每荚有种子5~6粒,紧密排列,成熟种子绿色。近正方体,千粒重200克左右。露地春播从出苗到始收嫩荚约70天,夏秋播为45天,延续采收20天。冬季保护地栽培于9月上旬播种,11月上旬开始采收嫩荚,可延续到翌年1月。适应性很强。全国各地均可栽培,并可排开播种。
11.松岛30日从日本引进的品种。植株蔓生,蔓长1.5米左右。花白色,双花双荚。嫩荚绿色,呈较直的圆棍形。品质好,耐贮藏,加工后外形美观,商品性好。荚型中等,长约8厘米,宽1.5厘米。抗逆性强,尤其耐热,在高温下能正常开花,并坐荚良好,适于夏季栽培。全国各地均可种植。
(五)越冬栽培技术 荷兰豆在秋季播种,冬季收获的栽培方式为越冬栽培。这种方式在北方需要保温性能良好的日光温室,生产成本较高,所需技术复杂。但是,上市期正值寒冬少菜,价格昂贵时期,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也是荷兰豆全年供应的重要环节之一。近年来,随着保护地生产的迅速发展,这种栽培方式在北方迅速发展起来。在南方,冬季温暖,荷兰豆可以露地越冬,越冬栽培一直是传统的栽培方式之一。
1.栽培设施及时间中国西南地区荷兰豆一般于8月上旬播种,10月下旬至1月采收。华南地区从9月中旬至11月底均可播种,从11月至翌年3月均可采收。上述地区均为露地栽培。华北及东北地区必须利用保温性能良好的日光温室,于10月上中旬播种;育苗时,于11月上中旬定植,于12月下旬开始采收,春季拉秧。由于荷兰豆生长期可耐0℃以下的低温,所以日光温室必须保持冬季最寒冷季节在0℃以上的室温。在山东省一般的日光温室均能满足此条件。
2.品种选择越冬栽培应选用耐低温、弱光的品种。同时,应根据需要选用食荚、食粒、食嫩苗的适宜品种。由于中国北方栽培荷兰豆时间短,品种较少,尚没有专用品种供选择。所介绍的品种均可采用。
3.整地作畦荷兰豆有根腐菌,可分泌多种有机物。这些有机物质积累多了,能直接渗入植物体内造成中毒,导致生长不良。所以,荷兰豆忌连作,一般应2~3年轮作一次。
整地时,每公顷施腐熟的有机肥15000千克,加入过磷酸钙750千克,草木灰1500千克。深翻,耙平。南方低洼地区,宜做成高畦,以利排水。北方可做成1.2~1.5米的宽的平畦。
4.播种育苗播种前,种子应进行粒选和盐水选种,选饱满充实的籽粒作种用。有条件时,可用二硫化碳熏杀,预防病虫害。
为了促进根瘤菌的迅速发生,增加固氮能力,一般行根瘤菌接种。接种方法是:在前茬荷兰豆采收豆荚前,选无病、根瘤多的植株连根挖出,洗净后置于30℃以下的温室里风干,然后装袋贮藏于干燥处。在播种前用这种植物残体和根瘤的混合物接种。接种时,将这种混合物用水浸湿与种子搅拌均匀,每公顷用量375~450千克。
荷兰豆在低温条件下通过春化阶段,才能在长日照条件下开花结实。春化阶段对低温条件要求不严,一般在0~5℃下经10~20天即可。为了促进通过春化阶段,迅速开花,降低花序着生节位,达到早熟和高产的目的,播前应进行低温处理。方法是:用冷水浸种2小时,使种子充分湿润,至种皮发涨后取出,用纱布包好,置于15~20℃的常温下,每2小时用冷凉的井水浇一次,约经20小时种子开始萌动。待胚芽露出后,放在0~5℃的低温下(可在家庭用的电冰箱中处理)处理10余天,便可取出播种。
播种育苗:荷兰豆一般采用直播的方法。直播有条播和穴播两种。栽植密度因品种和栽培目的而不同。采收嫩梢栽培时,种植较密,可采用宽幅条播,行距28~33厘米,幅宽10厘米,每公顷播种量150~225千克;也可采用丛播,行距23~26厘米,每丛4~5粒种子。以采收嫩荚和种子为目的时,可采用穴播。矮生品种穴播的行距为40厘米,穴距6.6~10厘米,每穴播2~3粒;蔓生种行距为70~75厘米,穴距26~30厘米,每穴播3~4粒。一般矮生种每公顷用种225~300千克,蔓生种每公顷用种110~150千克。播前浇足底水,或保证墒度,播深2~3厘米。
为了照顾前茬作物的收获,充分利用保护地的时问,荷兰豆也可用营养钵育苗的方法。营养钵可用塑料筒、废报纸等制成,高8~10厘米,直径8~10厘米,内装入营养土。每钵放2~3粒种子,灌水,水渗下后覆土1~2厘米深。
荷兰豆秧苗的适宜苗龄为4~6片真叶,日历苗龄在适温条件下为25~30天,在低温条件下为30~40天。荷兰豆为直根作物,主根入土深,断根后再生能力差。因此,苗龄不宜过大,否则会造成缓苗慢,早衰,降低产量。苗龄过小会延缓采收期。
5.田间管理荷兰豆越冬栽培在华北地区播种后,早霜即降临。为了保持适宜的温度条件,应立即把日光温室的塑料薄膜扣上,白天大通风,夜间扣严塑料薄膜,保持温度在15~18℃,以促进迅速出苗。
出苗后,白天保持20℃左右,温度超过25℃即应放风,避免30℃的高温。夜间保持10~15℃。在荷兰豆的幼苗期和抽蔓期正值10~11月,华北地区气温不十分低,只要及时揭盖、覆盖塑料薄膜即可保持棚室内适宜的温度。此期应注意白天通风,防止温度过高,造成植株徒长。
荷兰豆在开花结荚期白天应保持15~20℃,夜间12~16℃。此期正值12月至1月寒冷时期,外界气温很低,应采取一切措施保持温度。白天扣严塑料薄膜,夜间加盖草苫子,防止寒潮侵袭造成冻害。在晴朗的白天,也应注意通风,防止25℃以上的高温。
在越冬栽培中,气温较低,温室中蒸发量较小,无需多浇水。一般结合追肥浇水。直播时,在苗高6~10厘米时可酌情浇一次水。育苗定植时,浇足底水。一般于现蕾前不浇水,以促进根系发育,保证植株健壮。当植株开始现蕾时,可进行第一次追肥和灌水,每公顷追复合肥225~300千克,也可每公顷施人粪尿7500~10000千克。此后直至植株开始结荚,应以控秧促荚为主,进行中耕保墒。当植株开始结荚后,必须给以充足的水肥,以促进结荚和幼荚迅速生长。一般每20天浇一次水,在开花结荚盛期每公顷施复合肥225~300千克。
荷兰豆生长期需要勤中耕。从苗期至开花前,以中耕保墒为主,一般每7~10天中耕一次,以促进根系生长。待开花后停止中耕,避免伤根。最后一次中耕,应进行培土护根。
栽培蔓生荷兰豆应进行插架。当植株卷须出现时开始插架。在温室内多用塑料扁丝作支架。由于荷兰豆不能自行缠绕,应每隔40~50厘米,用人工绑缚一次,使其分布均匀,通风透光,易于结荚。
荷兰豆生长期亦需充足二氧化碳供应,在越冬栽培中,二氧化碳亏缺问题也是很突出的。为此,也有必要进行二氧化碳施肥。
6.采收荷兰豆的采收期按食用部分而异。食用嫩梢者,在苗具有8~10片叶、16~20厘米高时,开始用剪或刀,割取上部10~15厘米长的顶梢上市。越冬栽培一般7~10天采收一次。采收嫩荚时,在开花后12~14天,即谢花后8~10天,豆荚停止生长采收。采收过迟,则豆粒淀粉增多,豆荚纤维增加,品质变劣。采收鲜豆粒供食时,在开花后的14~18天,荚仍为深绿或开始变为浅绿色,豆粒长到饱满时为采收适期。
采收每3~5天一次,分批采摘上市。采摘时应小心,不可弄断枝蔓,碰掉小花、幼荚。
(六)春早熟栽培技术 荷兰豆在冬季或初春播种,于春末或夏初收获的栽培方式为春早熟栽培。这种栽培方法使用的保护设施较简单,生产成本较低。收获季节在春淡季,对解决蔬菜周年均衡供应有一定作用。其生长期温度由低渐高,日照由短渐长,非常适宜荷兰豆的需要。因此,产量最高。由于以上原因,春早熟栽培一直是传统的面积最大的栽培方式。特别是广大的北方地区,是主要的生产方式。
1.栽培设施及时间华北地区荷兰豆的春早熟栽培一般于1月上旬至3月上旬在保护地播种育苗,2月中旬至4月上旬定植在保护地或露地,3月下旬至5月下旬开始采收。从3月上旬以后,即可露地直播,于5月初开始采收。在东北地区,可于春季露地直播,夏季采收。
春早熟栽培的初期在冬末春初,外界温度虽低,但已度过了冬季最严寒的季节,加上荷兰豆的耐寒力较强。因此,一般不需要保温性能太强的日光温室。在播种较早时,可用保温性能较差的日光温室;稍晚些播种,可用有草苫子覆盖的塑料中棚、小棚、风障阳畦栽培。在2月底至3月初播种,可用无草苫子覆盖的塑料大棚、中棚、小棚栽培。亦可利用风障阳畦或塑料大棚、中棚育苗,定植于露地进行栽培。
2.整地作畦为了提早播种,早收获,争取更高的经济效益,春早熟栽培应及早整地。在1月播种时,如无前茬,可在头年秋季施肥深翻;如有前茬,前茬收后,应立即每公顷施腐熟的有机肥45000千克,深翻,做成平畦。整地注意事项同越冬栽培。
在播种前15~20天,应把保护设施的塑料薄膜扣严,夜间加盖草苫子,尽量提高保护地内的地温,以利早播种,早出苗。
3.品种选择绝大多数的荷兰豆品种都适于春早熟栽培。在选择品种时,可根据栽培的目的,选用荚用、籽用或采嫩梢用的不同品种。
4.播种育苗在春早熟栽培中,播种后外界气温很低,很易通过春化阶段。因此,种子处理时,无需进行低温处理。可在浸种后,把种子置于18℃左右的温度条件下,经一昼夜,种子萌动后即可播种。也可干籽直播。
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播种时,由于外界气温低,为便于保温,可在温度条件较好的保护设施内育苗,再定植在保温条件稍差的保护设施内。在3月上旬以后定植在露地的栽培中,可在风障阳畦内育苗,而后定植在露地上。其他栽培时间可直接播种在保护设施中,无需育苗。华北地区,一般行直播,不进行育苗。育苗、播种方法参照越冬栽培。
5.田间管理春早熟栽培中,播种后,外界气温很低,不利于荷兰豆的出苗和幼苗生长发育,应采取一切措施保持温度。白天扣严塑料薄膜,夜间加盖草苫子,保持白天15~20℃,夜间12~16℃,防止冻害的发生。在2月以后,晴天的中午保护设施内往往出现短时间的25~30℃以上的高温,应及时通风降温,防止高温引起徒长,影响产量和质量。此期,应及时通过揭盖草苫子,及时揭盖塑料薄膜通风,保证保护设施内既不能遭受冻害,又不能遭受热害。到3月下旬至4月上旬后,外界气温渐高,适宜荷兰豆的生长发育时,逐渐撤除草苫子,进行昼夜大通风,直至撤除塑料薄膜,使之处于露地条件下栽培。
出苗后应中耕1~2次,尽量提高地温,促进幼苗生长。尽量少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在苗高6~10厘米时,进行第一次浇水和追肥,每公顷施复合肥100~150千克。在现蕾前追第二次肥,每公顷施复合肥150~225千克。始花期控制浇水、追肥,促进结荚。当植株开始结荚后,给予充足的水肥。此时外界气温已高,蒸发量渐大,可每10~15天浇一次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每20~30天追一次水,肥量同上。
采收嫩梢者应增施氮肥,每采收2~3次,每公顷施尿素150千克。
其他管理参照越冬栽培。
6.采收在春早熟栽培中,采收上市越早,价格越高,经济效益越显著。因此,应适期早采收。采收时间参照越冬栽培。
(七)秋延迟栽培技术 利用简易的保护设施,在秋中播种,初冬收获上市的荷兰豆栽培方式为秋延迟栽培。这种方式的上市期在初冬蔬菜淡季,经济效益较高,而生产成本较低,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栽培方式。秋延迟栽培的前期外界气温较高,而后期开花结荚时气温较低,环境条件不太适宜荷兰豆的生长发育,如果不加人工控制,产量不高。因而,需要细致的人工管理。
1.栽培设施及时间秋延迟栽培的采收上市期是入冬开始,寒冬即结束。因此,一般不用保温性能特别好的日光温室,而用造价稍低,保温性能稍差的塑料大棚、中棚、小棚;或保温性能稍差的温室、改良阳畦等。山东地区多于8月中下旬播种,10月下旬至11月初开始采收,直至12月下旬结束。如果有草苫子覆盖,可一直采收到翌年3月下旬。
2.整地作畦在整地时,如果大棚己建好,可直接在大棚内施肥深翻。如果塑料大棚未建好,整地时应预留出建塑料大棚的位置来。一般每公顷施腐熟的有机肥30000~45000千克,混人重合肥450千克。深翻25~30厘米。可做成15~20厘米的高畦,也可做成平畦,畦宽100~120厘米。
3.播种蔓生种一般采用穴播的方法。行距为50~60厘米,穴距20厘米,每穴2~3粒,覆土厚2~3厘米。底墒不足的情况下,挖穴后先浇水,待水渗下后再播种。
4.田间管理秋延迟播种期正值中秋高温季节,播种后土壤极易干燥,致死种苗。为此,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一般3~4天浇一次小水。5~7天即可齐苗。
出苗后要保持土壤湿润,及时中耕除草,雨天注意排水,切忌积水。苗期病虫害十分严重,应及时防治,详见病虫害部分。
齐苗后10天,结合浇水每公顷施复合肥150千克。促进幼苗生长。在第一花序刚结荚时,结合浇水,每公顷施复合肥300千克。在第一次采收后,已进入初冬,温度逐渐降低,应减少浇水次数,一般每20天浇一次水。深冬,如果土壤不过分干燥,可不用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如浇水,可追复合肥300千克。进入冬季,如果不浇水追肥,为保证产量可进行根外追肥。一般用0.3%磷酸二氢钾,或叶面宝、丰产素的1/5000液,或0.15%硼砂加植宝素、爱多收的1/5000液,每7~10天喷雾一次。
进入盛花期,如发现落花严重,可用5毫克研的防落素加2毫克/升的赤霉素混合喷花保荚。
10月中下旬,外界气温逐渐下降,应扣上塑料大棚的薄膜保温。扣膜初期,白天加大通风,夜间密闭。随着外界温度下降,逐渐减少通风。至外界结冻后,可在大棚上加盖草苫子保温。结荚期白天可控制在18~20℃,夜间12~15℃。在深冬,这一温度很难保持。在棚内温度降至0℃时,拉秧。
5.采收秋延迟栽培中,采收上市越晚,价格越高。因此,适当晚采收上市,经济效益越显著。一般开花后8~12天采收。采收标准是荚长6~7厘米,厚0.55厘米,鲜嫩、青绿、不露仁、无畸形、无虫口、无病斑、无机械损伤、荚蒂长不超过1厘米。采收时蔓基部的豆荚要分批采摘干净,以免遗漏后,植株养分转入种子生长,造成上部落花,影响嫩荚发育,影响产量。
(八)荷兰豆苗采食栽培技术 采摘荷兰豆苗的嫩梢供食用的栽培方式过去在江南地区很盛行,近年来在北方地区也流行起来。北方一般于11月上旬至翌年4月上旬在阳畦或温室里播种,南方多采用秋播冬收。行距30厘米,播幅16~18厘米,每公顷用种150~225千克。在幼芽1~2厘米时浅松土。幼苗高3~5厘米,2~3片真叶时,可整株采收,也可在苗高16~18厘米时采摘顶端嫩梢。共可收4~8次。
生长期经常浇小水,保持土壤湿润,每次采收后追施尿素,每公顷用量150千克。北方阳畦或温室内保持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