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杉雪枯病_云杉种植技术

2013-01-06
【分布及危害】国外分布在北美、北欧及中亚地区,为害欧洲云杉(Piceaabies)、白云杉(P.glauca)、黑云杉(P.mariana)等。在我国分布在天山、阿尔泰山、准噶尔西部山地和昆仑山。为害雪岭云杉(P.schrenkiana)、西伯利亚云杉(P.obovata)、青海云杉(P.crassifolia)和四川云杉(P.balfouria7la)。50年代后期,营林活动刚开始时,此病仅在天然林中零星发生。现在该病在连作苗圃中已普遍发生,有些地区且爆发成灾,更新幼林中也广泛传播,有发展蔓延之势。各地人工更新幼林平均发病率10%~43%,严重时高达88%。

【症状】发病初期在雪下面针叶呈暗灰绿色,水烫状,表面产生污白到浅褐色菌丝或菌膜,并可见许多深褐色到红褐色的小菌核,经月余,在针叶两面可见近1mm,中央呈暗褐色的隆肿斑,有时溢泌污白色胶滴或卷须。后期病叶沿气孔线出现暗褐色线点,后来连接成线段,由凹陷变平展,进而隆起,外观泡状、稻草色,前一年的老病叶为灰褐色,皮层多处断续破裂。

【病原】病原菌为北方顶裂盘菌(LophtphacodiumhyperboreumLagerb)。子座叶背面生或周生,以背面较多,前期埋生,分散到群集,500~1000μm×200~500μm,常常几个子座融合,长度达数毫米,有些几乎与针叶等长。直观气孔线呈断续的黑点或线段。子座皮层内生,成熟后隆起。子囊盘纵长,泡状,稻草色,顶部或侧方纵向开裂。假盘被是由寄主和真菌组织共同组成的覆盖层。外层为褐色,球形的拟薄壁细胞,内层近无色。内侧上缘生不规则分枝的拟周丝,40μm×2.5~4μm。壁光滑,有隔膜,顶部中央具暗褐色、紧密的球形细胞组成的核状结构,40~150μm×20~50μm。子实层草黄色,含胶质。子囊棒状,89~22μm×14~19μm,含8个孢子,双列,顶部孔口遇碘液变蓝。子囊孢子长卵圆形到纺锤形,直或略弯,常常一边肿大,含2~3个油滴,14~21μm×5~7μm,近无色。侧丝多,线形,90~130μm,2~4个隔膜,有时分枝。无性阶段属座壳孢属(Apostrasseria)。分生孢子器的子座,叶背面生或周生,多数在叶背面,分散,有时群集。常与有性子座连生,埋生针叶皮层内。成熟时顶部微隆起,200~500μm×130~220μm,近球形到扁球形,或底部凹人,呈不规则形。单腔室,或呈迷宫状的假多腔室,器壁由褐色拟薄壁细胞组成,15~20μm,富含胶质,有时向外溢泌白色胶滴或卷须。产孢细胞葫芦形到近筒形,无色,壁光滑,9~15μm×2~3μm,瓶梗产孢。分生孢子浸没在胶质中,不易分散,无色,单细胞,纺锤形到椭圆形,2.5~40μm×1~1.5μm,长宽比2.5~2.7:1,顶端有不规则的胶质附属物。表生的絮状菌丝或菌膜中,含生黑褐色小菌核,多在叶正面。直立单生,有时群集,每个针叶10~25个,融雪后易脱落。小菌核长形、粒状,顶端或基部略弯,表面粗糙,由褐色纵长、具隔膜的厚壁菌丝集结成束状,轻压易散开,80~320μm×40~120μm。

【发病规律】病原菌,危害云杉属植物。冬季长期保持稳定的积雪(40~50cm以上)是发病的主导生态条件,对引种栽培在乌鲁木齐市内的天山云杉进行人工堆雪接种,也能发病,由于感病的寄主雪岭云杉和西伯利亚云杉是新疆山地森林中的广布种,使病原菌在生态和寄主两个方面都具有适存和适生性,因而云杉雪枯病在新疆成为广泛分布的多发病。凡障碍物多、低洼背风的谷地、积雪深厚、融雪晚,融雪期长的地区发病重。云杉雪枯病和雪霉病经常在同一地区和同一植株上同时发生,雪霉病多在植株下部发生。

【防治措施】

1.严禁用病苗换床移植、出圃造林和将其调运到外地。

2.铲除发病中心,于6―7月份及时清除病株。重病株全部拔除,轻病株剪除病枝。其他各项营林防治和化学防治技术见“云杉雪霉病”。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