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Hog cholera,HC;Swine fever,SF,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HC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国际兽医局16种A类法定传染病之一,也是我国法定的一类传染病。近些年来,HC的流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频发的大流行转变为周期性、波浪式的地区散发性流行,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由典型转为非典型,并出现了亚临床感染、母猪繁殖障碍和新生仔猪先天性感染等。在加大免疫密度,超量、超前免疫、增加免疫次数的情况下,仍不能有效控制HC的流行,这些现象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及兽医行政管理、防疫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拟对近些年来猪瘟的流行趋势以及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1 流行新趋势
1.1 非典型猪瘟 非典型猪瘟又叫温和性猪瘟,发病率、病死率比典型猪瘟低,多发生于11周龄以下(特别是2~4周龄发病多,其次是5~11周龄),而且多呈散发或在局部地区的少数养猪场发生,流行速度缓慢。患猪体温41℃左右,大多数腹下有轻度瘀血或四肢下部发绀,耳尖、尾尖呈紫黑色,出现干耳、干尾现象,甚至耳壳脱落。患猪有食欲,但采食量下降,精神欠佳。少数病猪皮肤有出血点,有些有神经症状或腹泻,病程较长。许多病猪抗生素治疗无效。大多数病猪病理变化不太明显,无猪瘟的典型病变。主要变化是:扁桃体充血、出血,化脓溃疡;胆囊肿大,胆汁浓稠;胃底呈片状充血或出血,有的有溃疡;淋巴结肿大,多数见不到大理石样的出血性病变;肾脏,膀胱出血不明显,有的肾脏只能看到散在的小出血点。
1.2 繁殖障碍型猪瘟 主要发生于生产母猪,其本身呈隐性感染,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能通过垂直传播危害下一代,导致胚胎死亡和仔猪的成活率下降。根据感染仔猪日龄的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
1.3 带毒母猪综合症 带毒母猪综合症又叫猪瘟胎盘感染,感染隐性猪瘟的带毒母猪,病毒能通过胎盘屏障传给不同时期的胚胎,产出木乃伊胎、死胎和弱仔。有的仔猪出生后精神沉郁、震颤、间歇性腹泻;有的发生呕吐和运动失调,皮肤出现出血斑块,皮下水肿的症状。病仔猪常在2~3天内死亡,致死率很高。一般不发生水平传播,发病率的高低与带毒母猪的多寡有关。该病的剖检病变与典型猪瘟有相似之处,但病变程度较轻。典型病变出现的概率较少,如在咽喉、肾、膀胱黏膜等处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小点,淋巴结出血、充血和水肿;胃肠道有出血、充血和水肿,有出血性炎症。
1.4 晚期侵袭性猪瘟 晚期侵袭性猪瘟感染隐性猪瘟的母猪所产的仔猪。这种仔猪出生后的一段时期内表现健康,在哺乳期内生长良好,一旦断奶后,仔猪即连续出现病状。表现为体温升高41℃左右,厌食。特征性的症状是顽固性腹泻,粪便由褐色变成黄色。后期由于肛门失禁,粪便沿着后腿淌下,恶臭异常。病猪迅速消瘦,腹下部及耳根皮肤呈紫红色瘀血。治疗无效,疗程1周左右,以死亡而告终。剖检的主要病变是胃肠道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大肠段有溃疡,全身淋巴结水肿、充血和出血,仅有部分病猪的肾、膀胱黏膜出血。
2 流行病因
当前典型猪瘟并不多见,但在一些地区和猪群中却出现了一种表现形式多样的非典型猪瘟。其发生原因虽不尽相同,但有关专家学者分析认为,发生这种非典型猪瘟的可能原因为:
2.1 疫苗的质量问题 猪瘟兔化弱毒株(C株)是国际公认的最佳疫苗株,很多欧洲国家采用此苗有效地控制了HC的流行,但我国近年来常有免疫失败的报道,其原因很多,其中疫苗质量有很重要的影响。疫苗免疫效果通常以防止临床感染为标准。有部分的猪免疫后,抗体水平不能防止亚临床感染,该种猪如果感染强毒,可引起亚临床感染,终身带毒或散毒,为HCV的主要贮存宿主。因此,专家指出,疫苗应以能防止亚临床感染为标准。目前欧洲为消灭HC亚临床感染,多采用加大免疫剂量的方法。欧洲药典规定用C株疫苗免疫时,肌肉注射剂量为400RID。我国猪瘟细胞苗出厂时检验以5万倍稀释能致兔体热反应为合格,及每毫升原液含5万RID。规定的免疫剂量为
150RID,这一剂量远低于国际标准,不能有效阻止HC亚临床感染。
2.2 HCV毒力的变异 目前认为HCV只有1个血清型,但致病力有强弱之分。有人从慢性猪瘟病例中分离出低毒力的毒株,在将这种毒株连续传过8代易感猪体后,则可使毒力恢复到强毒。这一现象可以说明,猪瘟病毒与只有部分免疫力的猪体相互作用,也不排除猪瘟病毒在免疫压力下改变其毒力和抗原特性的可能。
2.3 感染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 BVDV与HCV有一定的同源性,都可归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具有共同的抗原,猪能自然感染这种病毒。用这种病毒的抗血清与HCV做中和试验,可将HCV分为B、H两个群。B群能被牛黏膜病病毒的抗血清中和,为弱毒株,可引起慢性猪瘟。H群为强毒株,不能被中和,用BVDV免疫的猪,能抵抗B群病毒的攻击,但对H群的攻击则无保护力。值得重视的是,在我国一些地区的牛群中,查出BVDV抗体的比例较高,可以推测其病原感染猪的可能是存在的。
2.4 免疫程序问题 免疫程序的关键是排除母源抗体干扰,确定合适的首免日龄。猪瘟疫苗的仔猪首免日期最好选定在仔猪持有的母源抗体不会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而又能防御病毒感染的期间。
据报道,吃到初乳1日龄的仔猪,中和抗体滴度高达1∶512以上,10日龄降至1∶128,15日龄降至1∶64,以上中和抗体滴度对猪可达到100%的保护。20日龄降至1∶32,尚能达到75%的保护率,30日龄降至1∶16以下,即不能保护仔猪。目前国内推荐使用的仔猪免疫程序有3种:第一种是仔猪断乳后到65日龄一次性免疫2~4头份;第二种是20日龄首免2头份,60日龄加强免疫2头份或4头份;第三种是超前免疫(亦称乳前免疫、零时免疫),即仔猪出生后注苗2头份,注苗2小时后让其吃初乳。实践证明,以上3种免疫程序中,在猪瘟流行期间使用前2种不甚可靠,只有超前免疫在猪瘟流行时适用。但也有超前免疫发生免疫失败的报道,主要原因是多数母猪在夜间分娩,饲养员和管理人员没有给仔猪注苗,致使部分仔猪已吃过初乳,而又照例进行乳前免疫,往往导致部分仔猪的免疫失败。尤其是规模化猪场,由于产仔母猪多,施行超前免疫对管理人员和饲养人员来说均难以准确把握。只要于母猪配种前免疫4头份疫苗,然后在25、40日龄时间隔15天进行2次基础免疫,60日龄时加强免疫即可安全保护仔猪出栏。
2.5 猪体免疫功能下降 一些疾病如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等在猪群中存在,会使猪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影响HC的免疫保护力。滥用某些药物,如链霉素、氯霉素及磺胺类等药物,以及长期或大量饲喂霉变饲料,管理不良,环境污染等因素,也都能导致猪体的免疫功能下降,对HE的易感性增加。
针对以上情况,养猪场应该加强猪瘟的免疫监测,随时掌握猪群的免疫状态,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并随时淘汰免疫耐受猪,保持猪群的整体健康。此外,结合HCV抗原监测,应坚决淘汰隐性感染或潜伏感染的种公猪和母猪,消除引起仔猪先天感染和免疫耐受的传染源。
1 流行新趋势
1.1 非典型猪瘟 非典型猪瘟又叫温和性猪瘟,发病率、病死率比典型猪瘟低,多发生于11周龄以下(特别是2~4周龄发病多,其次是5~11周龄),而且多呈散发或在局部地区的少数养猪场发生,流行速度缓慢。患猪体温41℃左右,大多数腹下有轻度瘀血或四肢下部发绀,耳尖、尾尖呈紫黑色,出现干耳、干尾现象,甚至耳壳脱落。患猪有食欲,但采食量下降,精神欠佳。少数病猪皮肤有出血点,有些有神经症状或腹泻,病程较长。许多病猪抗生素治疗无效。大多数病猪病理变化不太明显,无猪瘟的典型病变。主要变化是:扁桃体充血、出血,化脓溃疡;胆囊肿大,胆汁浓稠;胃底呈片状充血或出血,有的有溃疡;淋巴结肿大,多数见不到大理石样的出血性病变;肾脏,膀胱出血不明显,有的肾脏只能看到散在的小出血点。
1.2 繁殖障碍型猪瘟 主要发生于生产母猪,其本身呈隐性感染,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能通过垂直传播危害下一代,导致胚胎死亡和仔猪的成活率下降。根据感染仔猪日龄的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
1.3 带毒母猪综合症 带毒母猪综合症又叫猪瘟胎盘感染,感染隐性猪瘟的带毒母猪,病毒能通过胎盘屏障传给不同时期的胚胎,产出木乃伊胎、死胎和弱仔。有的仔猪出生后精神沉郁、震颤、间歇性腹泻;有的发生呕吐和运动失调,皮肤出现出血斑块,皮下水肿的症状。病仔猪常在2~3天内死亡,致死率很高。一般不发生水平传播,发病率的高低与带毒母猪的多寡有关。该病的剖检病变与典型猪瘟有相似之处,但病变程度较轻。典型病变出现的概率较少,如在咽喉、肾、膀胱黏膜等处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小点,淋巴结出血、充血和水肿;胃肠道有出血、充血和水肿,有出血性炎症。
1.4 晚期侵袭性猪瘟 晚期侵袭性猪瘟感染隐性猪瘟的母猪所产的仔猪。这种仔猪出生后的一段时期内表现健康,在哺乳期内生长良好,一旦断奶后,仔猪即连续出现病状。表现为体温升高41℃左右,厌食。特征性的症状是顽固性腹泻,粪便由褐色变成黄色。后期由于肛门失禁,粪便沿着后腿淌下,恶臭异常。病猪迅速消瘦,腹下部及耳根皮肤呈紫红色瘀血。治疗无效,疗程1周左右,以死亡而告终。剖检的主要病变是胃肠道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大肠段有溃疡,全身淋巴结水肿、充血和出血,仅有部分病猪的肾、膀胱黏膜出血。
2 流行病因
当前典型猪瘟并不多见,但在一些地区和猪群中却出现了一种表现形式多样的非典型猪瘟。其发生原因虽不尽相同,但有关专家学者分析认为,发生这种非典型猪瘟的可能原因为:
2.1 疫苗的质量问题 猪瘟兔化弱毒株(C株)是国际公认的最佳疫苗株,很多欧洲国家采用此苗有效地控制了HC的流行,但我国近年来常有免疫失败的报道,其原因很多,其中疫苗质量有很重要的影响。疫苗免疫效果通常以防止临床感染为标准。有部分的猪免疫后,抗体水平不能防止亚临床感染,该种猪如果感染强毒,可引起亚临床感染,终身带毒或散毒,为HCV的主要贮存宿主。因此,专家指出,疫苗应以能防止亚临床感染为标准。目前欧洲为消灭HC亚临床感染,多采用加大免疫剂量的方法。欧洲药典规定用C株疫苗免疫时,肌肉注射剂量为400RID。我国猪瘟细胞苗出厂时检验以5万倍稀释能致兔体热反应为合格,及每毫升原液含5万RID。规定的免疫剂量为
150RID,这一剂量远低于国际标准,不能有效阻止HC亚临床感染。
2.2 HCV毒力的变异 目前认为HCV只有1个血清型,但致病力有强弱之分。有人从慢性猪瘟病例中分离出低毒力的毒株,在将这种毒株连续传过8代易感猪体后,则可使毒力恢复到强毒。这一现象可以说明,猪瘟病毒与只有部分免疫力的猪体相互作用,也不排除猪瘟病毒在免疫压力下改变其毒力和抗原特性的可能。
2.3 感染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 BVDV与HCV有一定的同源性,都可归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具有共同的抗原,猪能自然感染这种病毒。用这种病毒的抗血清与HCV做中和试验,可将HCV分为B、H两个群。B群能被牛黏膜病病毒的抗血清中和,为弱毒株,可引起慢性猪瘟。H群为强毒株,不能被中和,用BVDV免疫的猪,能抵抗B群病毒的攻击,但对H群的攻击则无保护力。值得重视的是,在我国一些地区的牛群中,查出BVDV抗体的比例较高,可以推测其病原感染猪的可能是存在的。
2.4 免疫程序问题 免疫程序的关键是排除母源抗体干扰,确定合适的首免日龄。猪瘟疫苗的仔猪首免日期最好选定在仔猪持有的母源抗体不会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而又能防御病毒感染的期间。
据报道,吃到初乳1日龄的仔猪,中和抗体滴度高达1∶512以上,10日龄降至1∶128,15日龄降至1∶64,以上中和抗体滴度对猪可达到100%的保护。20日龄降至1∶32,尚能达到75%的保护率,30日龄降至1∶16以下,即不能保护仔猪。目前国内推荐使用的仔猪免疫程序有3种:第一种是仔猪断乳后到65日龄一次性免疫2~4头份;第二种是20日龄首免2头份,60日龄加强免疫2头份或4头份;第三种是超前免疫(亦称乳前免疫、零时免疫),即仔猪出生后注苗2头份,注苗2小时后让其吃初乳。实践证明,以上3种免疫程序中,在猪瘟流行期间使用前2种不甚可靠,只有超前免疫在猪瘟流行时适用。但也有超前免疫发生免疫失败的报道,主要原因是多数母猪在夜间分娩,饲养员和管理人员没有给仔猪注苗,致使部分仔猪已吃过初乳,而又照例进行乳前免疫,往往导致部分仔猪的免疫失败。尤其是规模化猪场,由于产仔母猪多,施行超前免疫对管理人员和饲养人员来说均难以准确把握。只要于母猪配种前免疫4头份疫苗,然后在25、40日龄时间隔15天进行2次基础免疫,60日龄时加强免疫即可安全保护仔猪出栏。
2.5 猪体免疫功能下降 一些疾病如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等在猪群中存在,会使猪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影响HC的免疫保护力。滥用某些药物,如链霉素、氯霉素及磺胺类等药物,以及长期或大量饲喂霉变饲料,管理不良,环境污染等因素,也都能导致猪体的免疫功能下降,对HE的易感性增加。
针对以上情况,养猪场应该加强猪瘟的免疫监测,随时掌握猪群的免疫状态,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并随时淘汰免疫耐受猪,保持猪群的整体健康。此外,结合HCV抗原监测,应坚决淘汰隐性感染或潜伏感染的种公猪和母猪,消除引起仔猪先天感染和免疫耐受的传染源。